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协和式超音速喷气客机或许终有一天会陈列在博物馆中,然而,人类对超音速空中旅行的梦想仍然会继续下去。现今,正在研制的用于太空飞机的强有力火箭引擎能够以飞快的速度运送我们,并将以创新的方式将燃油重量限制到最低。科学家们正在研发可重复使用且强有力的火箭引擎。通常,亚轨道运行的太空飞机能够在四个小时内从伦敦飞到悉尼,包括使用普通喷气引擎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以2马赫(即两倍声速)速度飞行,而带有新型引擎的太空飞机其飞行速度将达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大陆诞生了一种至今也无可超越的民航客机——由法国和英国设计师合作研制的“协和”超音速客机,当它于1969年首次做原型样机试飞时,立即将人们的目光全都吸引了过去,因为其飞行速度甚至可与高速飞行的子弹的速度相当。 然而,200年7月25日那场发生在法国巴黎上空的空难,却几乎将人类对高速的痴迷彻底扼杀了:英国和法国航空公司的13架“协和”式客机全都被勒令停航了。 “协和”起飞 法国和英国联合研制成功的“协和”式4发动机超音速民航客机在2000年之前一直风调雨顺。1956~1961年,英法两国都提出了研制超音速民航客机的设想,经过专家的努力,到1961年,两国各提出了一套速度、航程相近,而且气动布局都十分相似的初步设计方案——“布列斯托尔”和“超快帆”。  相似文献   

3.
<正>两小时横穿美国并非想象,而是现实。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工程师设计了一款名为"N+2"的商用超音速喷气式飞机,该飞机可搭载80名乘客,时速约为2100千米,这一速度约为音速的2倍。"N+2"配备了一套新型的推进系统,由3个喷气装置组成。其中发动机位于飞机主体上方,其余两个分别装于左右机翼下方。不过,超音速飞机在飞行时  相似文献   

4.
航空与航天     
在1962年以来的航天史上,人类首次造访月球的确是一个重要事件。许许多多无人飞行已经探测了我们这个太阳系的几乎全部行里。前苏联的联盟-礼炮号空间站的长期飞行和美国航天飞机的点火发射是近地球探测的里程碑. 航空科技也得到了重大进步。超音速军用飞机的发展推动了商业超音速运输机(SST)。尽管在协和飞机的研究和开发项目开始后不久,美国就退出了,但在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快车 美国将着手研制超超音速飞机——“新东方快车”。随后,英国宣布将实施同样的计划。这有可能使今后20年成为自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以来航空界变化最大的20年。  相似文献   

6.
介绍激波管     
一引言航空的发展不过是本世纪开端以来的事,年轻的航空技术成长很快,大约每十年就有一次划时代的进步。飞机已突破音速障碍而发展到超音速,有些先进国家正试造两倍音速的飞机(即飞行马赫数为2的飞机)。由于火箭及飞机等的速度愈来愈高,新的现象与困难也不断地产生。例如在高速飞行中,由于高速空气的动能在机身表面附近很薄的一层转变为热能,使飞机表面发高热:在两倍音速飞行时,机表面的温度已达300℃左右,而且机表面温度的增加是与飞行马赫数的平方成正比的,所以更进一步提高飞行  相似文献   

7.
新知短信     
超音速列车不是梦超音速20余倍的列车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们看来并非是科幻。他们正着手研制“行星列车”——地下真空磁悬浮超音速列车。这种“行星列车”设计最高时  相似文献   

8.
崔凯  杨国伟 《科学通报》2006,51(24):2830-2837
以CFD计算为分析工具, 在6马赫飞行速度、0°飞行攻角和30 km飞行高度的设计条件下, 综合分析了23种源自不同锥体流场所获乘波体的性能. 分析结果表明, 基本锥体的截面形状及截面宽高比均对乘波体性能有较大影响; 当基本锥体的宽高比变化时, 相应乘波体几何参数和升力系数的变化基本与之呈正比关系, 而阻力系数及升阻比则出现极值. 此外, 我们发现在此飞行状态下, 综合考虑乘波体底部阻力及计算误差等因素, 当基本锥体为椭圆锥, 且截面椭圆宽高比在1.5~1.618时, 所获得的乘波体具有最大的升阻比; 而当截面椭圆宽高比约为1:1.5时, 所获得乘波体阻力最小. 依据所得的计算结果, 对于乘波飞行器的实际设计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封二图1是1962年2月20日绕地球飞行的第一个美国人约翰·格林。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图3)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他把2只狗(图2)带入“东方号”(图4)一起飞行。图5是第一个在空间行走的美国人。阿波罗计划在1968年10月到1972年12月获得成  相似文献   

10.
正1937年7月2日晨,阿米莉亚·埃尔哈特一定遇到了不对劲的事。大约19个小时前,她从巴布亚新几内亚驾机起飞,前往豪兰德岛——位于夏威夷和澳大利亚之间、面积仅1.8平方千米的的一个小岛。她已经绕赤道飞行了3.54万千米,与环球飞行最长距离纪录只差1.13万千米。不幸的是,她没有打破这一纪录,也没有归来。阿米莉亚失踪后,美国政府巨额悬赏——400  相似文献   

11.
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忽然你听见震人欲聋的轰鸣声,以为那是喷气机从头上呼啸而过。不,那不是飞机,而是超音速喷气汽车发出的声音!这里是内华达州黑礁石沙漠,美国赛车手克雷格·布里德洛夫正在这北美最大的干湖里准备重上赛场。他要成为在陆地上第一个比音速行得快的人。 1996年秋天,布里德洛夫差点成为被正式承认的地球上行的最快的人——这一头衔他几次失而复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坐在船上,在海上航行的时候,突然看见了海盗的旗帜,那你可就要大难临头了。俄罗斯有一种很有威慑力的轰炸机——图-160,北约组织给它起了一个绰号:“海盗旗”。从这个绰号上人们就可以看出这种轰炸机的厉害。那么,图-160到底有多厉害呢? 图-160是一种4发变后掠翼多用途超音速远程战略轰炸机,它既能在高空、超音速的情况下作战,发射具有火力圈外攻击能力的巡航导弹;又可以以亚音速低空突防,用核炸弹或导弹攻击重要目标;还可进行防空压制,发射短距攻击导弹。它的两个武器舱内可以挂旋转  相似文献   

13.
明年,就是米格-21战斗机飞行50周年了。它是一种著名的超音速战斗机。米格-21一直在许多国家的空军中作为主力战机长期服役。时至今日,许多米格-21或它的改进型号依然翱翔蓝天,竟然毫无退意。在航空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种米格-21现象堪称奇迹。  相似文献   

14.
2.约定论和“空穴概念”致使爱因斯坦离开马赫和转向石里克的不只是哲学上的变幻莫测。1915年,一个至关重要的哲学问题的解决,使得爱因斯坦易于接受石里克的约定论立场;这就是“空穴概念”(“Lochhetrachang”),即the problemof the “hole argument”。早在1913年,爱因斯坦就曾考虑过这种正确的广义协变场方程——广义相对论的数学核心,但他拒绝接受它们,因为这种协变场方程对于“空穴”,即没有  相似文献   

15.
论马赫的知识进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概述了马赫的知识进化观的主要内容,接着分析了这一思想的科学基础以及与他的方法论现象主义的关系,指出马赫的知识进化观中含有很强的工具主义倾向,而且在马赫本人的科学实践中,他从知识进化的立场出发,批判了牛顿的时空观,并否认原子的实在性。  相似文献   

16.
<正>1967年10月3日午后,一个冲压发动机从加利福尼亚南部的天空坠落。片刻之前,它还附着在火箭推进式飞行器X-15试验机的下腹部,美国宇航局(NASA)的工程师把这个虚拟发动机嫁接到X-15上,测试增加的重量是否会影响飞行器的高速操纵。截至当时,X-15型飞行器已经进行过100多次试飞,好几次试飞的速度超过5马赫,这是公认的高超声速飞行的临界值。那天,那架X-15的飞行员威廉·奈特(William"Pete"Knight)把飞行速度提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韩桂来近日在中国科学院格致论道讲坛说,位于北京的JF-22风洞建成后,能产生10千米/秒的超高速气流,相当于音速的30倍。JF-22风洞用的是爆轰驱动方法,简单来说,就是用化学爆炸的方法产生高速气流,当燃料燃烧速度比普通燃气灶快1亿倍时,会产生类似于喷气式飞机在超高速飞行时所经历的冲击波。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超音速风洞,领先西方20~30年。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月2日,飞行已久的美国星尘号彗星探测器在绕日进行第三圈飞行时以6.1千米/秒的相对速度与怀尔德2号彗星交汇,因而受到航天界和天文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9.
1993年美国航天飞机计划飞行8次,次数与去年一样多,是历年来的最高纪录。为实施这8次飞行任务,约有1万人参与,并耗资约40亿美元。这8次飞行的安排如下: (1)1月13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开始1993年的首次飞行,也是“奋进”号的第3次上天。在6天的飞行中释放了美国宇航局的一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为了准备未来建造空间站,宇航员第一次作了一系列的真正太空行走(generic spacewalks)。 (2)3月13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14次飞行。9天中的重要使命是释放第2颗德国空间实验室(spacelab)。机组中的2名德国宇航员,将在密封的实验室里进行材料和生命科学的实验。  相似文献   

20.
冰山奇闻录     
<正>说起冰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世界著名沉船事件——"泰坦尼克"号的故事,这艘当时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因撞击冰山而沉没。实际上,除了威胁与灾难之外,关于冰山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与故事。错把冰山当小岛1948年,苏联一位飞行员在北冰洋上空执行飞行任务时,发现海洋中有一块长约32千米,宽约28千米,高出海平面约20米左右的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