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信息化》2010,(9):88-88
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尼尔森近日在沪最新发布的中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中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比例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报告对全国范围内19个城市中近5000名15岁及以上的消费者进行研究。据抽样调查结果,目前中国有38%的手机用户使用手机上网,  相似文献   

2.
中国作为信息化大国的事实已经毋庸置疑,而且还有相当的发展空间,以手机为例,目前中国手机普及率仅11%。IDG 预测,2004年全球 IT 市场回暖,中国IT 市场的增长将是全球增长速度的4倍。 CCID(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 PC出货量超过1000万台,占亚太市场(日本除外)的40%:手机用户数达到3亿,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手机消费的第一大国:中国手机的产能达到了2.5亿部,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CNNIC 统计报告同时显示,2003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8000万,首次超过美国成世界第一大国。中国作为信息化大国的事实已经毋  相似文献   

3.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竞争的加剧驱使全球企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单个企业通过提高生产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采用先进技术而带来的利润越来越有限,企业间的竞争正逐渐演变为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能够充分发挥个体潜能、整体成本最低的供应链管理作为一个热点为各企业重视成为必然。本文通过考察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模式(SCM)带给企业的优势及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供应链的特点及供应链对油田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秋末冬初,发布手机仅三年的小米又创下一项新记录——第三季度出货量超越LG、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颇具戏剧性的是,这一骄人战绩仅维持了8个小时即被另一中国厂商打破——联想集团宣布完成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收购,并藉此超越小米、荣登全球季军宝座。智能手机市场争夺之激烈由此可见一斑,而白热化的竞争背后,中国手机制造的全球破局态势隐现峥嵘……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第三季度,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苹果销量仅占8.4%,已退出前三名阵营。OPPO、VIVO双双超越华为和小米,勇夺智能手机销量冠亚军宝座。特别是OPPO异军突起,从去年三季度9.9%的市场份额猛增至16.6%,而VIVO也是齐头并进,以16.2%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苹果手机销量遭遇滑铁卢,三星手机"连环炸",国产手机弯道超车一举成为全球手机市场的领头羊,仿佛天时地利人和都注定了国产手机的完美逆袭。然而,国产手机的崛起也并非一日之功",应时而变"才是其转型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6.
三星手机虽起于世界手机列强的夹缝之中,但仍凭其出色且富有创新性的供应链体系而占稳市场。韩国人的经验也许可以给中国同行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制造的出现,供应链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并在各个行业,特别是制造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为了确保供应链管理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建立科学、全面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与问卷调查法对绩效评价的指标进行降维与筛选,运用改进的灰关联法对供应链绩效进行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8.
李强 《世界博览》2010,(13):21-21
“北京将取代华盛顿,成为全球政治中心。上海将取代纽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中国股票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并影响其他股市。”这就是美国人盖保德(Albert Keidel)眼中2035年的全球经济格局。2008年,他在《中国经济崛起的现实与虚构》报告中预言,2035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9.
马思聪 《科技信息》2007,(16):143-14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在加入WTO后,将直接面临跨国公司的竞争与挑战,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跨国公司供应链管理正日益成为跨国公司管理的核心内容。当今物流进入供应链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成为供应链的竞争。建立有效的供应链战略,成为企业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的企业必须加强供应链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随着新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供应链管理在企业内的角色和地位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市场交易总额跃居全球第二;纯艺术品拍卖收益位列全球第一;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大都市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新中心……2010年,中国艺术品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全面确立新的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尚未企稳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凭借技术熟练的劳动力供应、良好的基础架构、具有前瞻性的政府支持、低廉的成本以及高科技应用,而迅速发展壮大成为IT离岸目的地。大量跨国软件外包企业,正在逐步将全球外包中心向中国转移,其目标是把中国发展成大规模全球外包中心。他们相信:印度和中国这两大新兴市场有能力养活数以亿计的人口,也拥有成为全球外包中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许华 《广东科技》2014,(12):10-11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电力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发展核心的竞争力,一体化的产业供应链管理成为当前市场发展的主流。电力企业面临的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改进服务等任务的完善都离不开供应链之间的相互协作。电力企业的成功已不能单单依靠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还要依靠供应链团队的竞争,在最经济合理的运行状态下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中国移动通讯产业飞快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市场和销售市场。该论文基于2008年以来,苹果手机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分析,运用营销学理论得出苹果公司取得成绩的原因及经验,并给我国国产手机公司以借鉴和指导。该文首先对苹果公司采用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包括产品营销策略和体验式营销方式,了解了苹果手机是如何在中国市场进行营销的,同时分析苹果公司是如何抓住顾客购买心理的;其次总结苹果公司的竞争优势与竞争劣势;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对国产手机品牌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常浩 《当代地方科技》2011,(15):101-101
全球市场范围内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这激烈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提升企业价值链,实施供应链管理成为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闻短播     
《广东科技》2008,(17):34-34
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在深圳召开全国移动电话生产企业会议,宣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南方分院(中国南方手机检测中心)正式开展手机进网检测业务。这标志着深圳成为惟一拥有国家级手机检测中心的地方中心城市,能够为周边企业的手机进网、国际认证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大缩短了深圳及南方地区手机企业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时间,节省了检测费用,进而整体提升深圳手机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手机日渐普及。作为全球市场容量最大、最有潜力的中国市场,国产品牌手机与洋品牌手机在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展开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时移势易,这场“战役”进展如何呢?广东现代市场研究  相似文献   

17.
魏崴 《华东科技》2010,(7):60-61
国产手机生产商通过其灵活多变的特点以及对中国用户的了解,向类似于索爱、摩托罗拉等跨国知名手机巨头发起挑战。这些物美价廉,功能多样的手机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手机市场里赢得了更多份额。  相似文献   

18.
张莉 《科技信息》2010,(9):143-144
A公司是成立于1993年的中外合资企业,总投资额为一亿美元,外方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之一。随着业务的不断重组,目前A公司能够提供全系列的端到端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已经成为外方总部全球六大系统集成中心之一。A公司全球设计中心也成为总部15个直属全球设计中心之一,服务部门成为总部的全球服务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前,手机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但是手机技术基础薄弱以及业务应用开发不足等问题依然阻碍其发展。随着3G时代的临近,手机产业必须抓住这个突破口,发挥其对技术和业务的推动作用,实现成功转型。手机发展势头渐旺手机作为重要的移动通信终端和新型消费类电子产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得到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球手机总销量达到6亿部,比2003年增长25%,成为2000年以来全球市场增长最为显著的一年,有效刺激了全球通讯市场的复苏。而我国的手机产业起步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在各方支持下,手机产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据统计,1996…  相似文献   

20.
《上海信息化》2006,(8):95-95
全球移动通信业公司LG移动电话近日宣布,该公司推出的巧克力手机新款将亮相国际市场。自从巧克力手机在全球市场上市以来,8周的销售已突破百万大关。在中国,自4月中LG率先进行巧克力手机海外市场首发之后,LG巧克力5月的销量就比4月增长了300%,在许多地区超过了摩托罗拉和三星同期推出的系列明星产品。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对巧克力手机的钟爱,LG将在下半年在全球推出白色和粉色系列的彩色巧克力手机系列,以及全新具有独特的设计和增强的技术性能“高端”巧克力手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