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优化了2,4-双(4-二甲胺基-2-二羟苯基)方酸分子的三种氢键结构,计算了分子激发态能量、单光子吸收振子强度和双光子吸收截面,应用洛仑兹展宽模拟了双光子吸收光谱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氢键对分子双光子吸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氢键可以促进分子内电荷转移,从而显著提高分子双光子吸收强度。  相似文献   

2.
在密度泛函理论水平上计算了一系列以三苯胺为中心的衍生分子的单光子和双光子吸收性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分子枝链数目的增加,分子的最大单光子吸收强度增强,相对应的吸收波长发生了红移,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增加.分f枝间的耦合效应有利于提高分子的光学性质.理论研究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实验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密度泛函理论水平上,利用响应函数方法,研究了(E)4,4'-二[二苯基氨基]苯乙烯(BDPAS)及其一系列衍生物的双光子吸收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都具有较好的双光子吸收特性,且具有多支结构的分子比具有单支结构的分子有更强的双光子吸收强度.计算数值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地较好.  相似文献   

4.
报道短波长双光子吸收的新咪唑类化合物的光物理特性与结构的关系.实验研究表明:蓝光波段的双光子吸收有机分子通常共轭链短,增强端基拉电子基的强度是增大双光子吸收的关键.即电荷转移偶极矩的大小决定了分子双光子吸收的强弱.实验还研究了这批新分子的蓝光荧光量子产率与结构的关系.这批新蓝光发射化合物中,最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高达252.1GM;最大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96.5%.  相似文献   

5.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水平下的响应场方法,研究了新近合成的双光子有机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该类分子具有较好的双光子吸收特性,分子的官能团供需电子的能力、分子的平面性都是影响分子双光子吸收特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类新型2CTσ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型双电荷转移结构(简称2CTσ)的有机化合物,实验显示此类化合物在600-1300nm范围内无明显吸收,可望在此波段内产生双光子行为,对该组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显示双光子吸收峰值波长在960-970nm范围内,而吸收截面达10^-48cm^4s数量级,具备了双光子器件要求强吸收的条件,并分析了吸收截面随C原子σ键数目增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新型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双光子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一种席夫碱配体及其与锌、镉形成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应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现代分析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单光子荧光性质和双光子吸收性质上的差别,结果表明功能性有机配体形成的金属配合物具有大的非线性光学响应。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HBT)分子的激发态质子转移(ESPT)动力学过程及其其非线性光学特性.理论推导并求解了HBT分子在其双光子吸收区的双光子吸收系数、非线性折射率以及三阶非线性极化率;重点研究532 nm皮秒脉冲光激励下HBT分子双光子诱导ESPT过程对其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影响,分析了四能态粒子分布,并建立了双光子诱导ESPT动力学模型,基于此模型确立了HBT分子烯醇式构型基态的双光子吸收截面.本文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此类材料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无机/有机杂化光功能材料,包括配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无机/有机复合物等材料.该类材料兼具有无机和有机材料的优点,已成为非线性光学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和热点课题.近年来,在材料的多种非线性光学效应中,双光子吸收效应的研究及应用备受关注.双光子吸收(two photon absorption,简称TPA)是指一个分子或原子可以在同一个量子过程同时吸收两个光子到达激发态,该过程以其特有的三维处理和极高的空间分辨特性、长波激发、短波发射等优点,在三维光信  相似文献   

10.
八极分子具有非偶极非中心对称结构,通常表现出优良的双光子吸收性能.作为双光子吸收材料,在许多高新科技领域都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文中介绍了具有优良双光子吸收性能的八极体系有机化合物和配位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分别综述了它们作为光学材料的特点和性能.对目前该研究领域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给出了评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