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侃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35(1):38-43,127
延展心智论题认为,心智与外部世界相互“耦合”构成一个认知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类的心智从大脑跨越到了外部世界.因此,外部世界成为心智的一部分.延展心智论题希望通过这个假设,把自己与“消极的外在主义”和“颅内主义”相区别开,它力图改造认知仅仅发生在大脑神经系统中的观点.颅内主义对延展心智论题的激进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以大脑神经系统为基础的正统认知主义明确了认知是什么以及认知是如何发生的.本文对延展心智论题的提出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刻画了其主要论证策略和框架,解读了延展心智论题的论证策略,并分析了颅内主义反驳延展心智论题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知识与理解关系业已成为知识论与科学哲学共同关心的话题。“理解的知识理论”受到一些德性知识论学者的质疑。例如,普理查德就主张理解并不必像知识那样满足安全性条件,即可以与某种认知运气相容。对这一相容性论题的批评表明,如果以“说明评价的可靠性”来界定安全性条件,则理解与知识一样都不相容于认知运气。这种不相容性归根到底根源于科学理解的形成必须以相关机制的知识为前提。因此,科学理解的机制论概念支持了“理解的知识理论”,拒斥理解与认知运气的相容性论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心智是我们处理和运用他人信息的能力。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社会心智的情境性特征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然而,“情境”不仅涉及个体行动和与他人交互的具体语境,还涉及更为广阔和根本的文化境遇。从知觉的认知可渗透性视角看,文化以内生的方式渗透到对他人的知觉经验中,影响甚至“改写”个体对他人的理解和判断;从预测加工的视角看,文化不但作为先验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社会性预测的起点,而且作为降低错误预测的调节参数渗透在大脑的层级预测结构中。由此,文化对社会心智的建构不但能够在认识论上得到辩护,同时在经验上也能够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4.
知识论析取主义是当代知识论的新思潮。该理论汲取了知识论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的元素,并且以此为基础尝试解决知识论的一些核心问题。新恶魔论题是外在主义理论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因此该论题也不可避免地会成为知识论析取主义要面对的问题。基于行动哲学中对行动理由的讨论,在知识论领域也可区分出辩护性认知理由、动机性认知理由和解释性认知理由。在此基础上,知识论析取主义者获得了回应新恶魔论题的一种方法。在回应怀疑论攻击的过程中,认知行为与认知结果之间的规范性关系也得到了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从隐私论题出发,本文将精神事件定义为从内在的观点所得到的知觉,把物理事件定义为从外在的观点所得到的知觉,并以此为起点发展出一个关于心灵的知觉二元论。本文还试图以此理论来说明心灵哲学领域长期存在的心-物互动问题,试图恢复并证明笛卡尔和莱布尼兹曾经达到的某些观察和结论。知觉是心灵最本质的特征,本文在用知觉来定义精神事件和物理事件的同时也发展出一个关于知觉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6.
汉字词认知过程中整体与部分关系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回顾了认知过程中整体与部分的作用争论的历史,重点讨论了整体与部分关系在汉字词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作者认为,汉字词的部分与部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知觉的认知中有重要作用。关系不同,认知过程和认知策略也不同。不存在一种一成不变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方式,人在认知时采用何种加工方式和策略视汉字词的部分与部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定。  相似文献   

7.
科学可视化在科学史上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认知优势,并启发了大量的科学成果,但其如何形成这一认知优势可分解为三个认识论问题。本研究基于所有认知行为都是基于大脑内部的认知机制这一前提,认为科学可视化是通过外部视觉刺激影响内部认知,并在这个研究思路上,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与建模,构建了三个模型分别回答三个认识论问题:解释视知觉创造力的“意象-图式-表征”模型、解释外部视觉刺激带来认知优势的三要素解释框架、解释注意力与先验知识参与的双向模型。  相似文献   

8.
观察理论化是当代科学哲学比较流行的理论思潮。观察理论化的主要命题包括“观察渗透理论”、“观察依赖理论”、“理论决定观察”、“理论先于观察”、“观察是主观的、非中立的”等。它存在取消观察、理论、推理并导致非理性主义、主观主义、相对主义、保守主义、神秘主义科学观的困境。从认识论上看,它的困境在于错误地处理了经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从哲学根源上看,它的困境在于把比较狭隘的语境中的观察用法误用到通用的、哲学的语境中,混淆了语言分析与认知过程分析。走出困境就应把观察确定为获得经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关于信息的表征,知觉符号理论不仅体现了具身认知的特点,而且强调空间经验在表征中的作用。然而,知觉符号理论既没能解释空间经验,其基于相似性和图解式概念的核心解释也不完善。大量相关研究在证实知觉符号理论合理性的同时,也证实了心理空间的存在。若将知觉符号置入心理空间的认知语境中,则不仅使该理论的表征相似性转向空间语境同一性,解答了一系列疑惑,而且借用心理空间的拓扑性,知觉表征也更加符合心理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哲学中,汉森曾提出观察负载理论论题。然而,汉森的观点与当前知觉哲学的相关性则通常被忽视。因此文章将从知觉与知识的关系的角度对汉森的观点做一个再考察。汉森的观点蕴含知觉与知识之间具有一种双向的概念关联性:一方面,如观察负载理论现象所显示,观察者的知识对其知觉内容具有规范作用;另一方面,与此形成互补,知觉经验对于知识具有辩护和调整功能。这一考察显示了汉森的观点与当前知觉哲学中的知觉内容、概念论、知觉辩护等主题之间的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12.
长期以来,人们都无视身体的认知功能和价值,只把认知归功于大脑。其实,正是人的整体性身体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身体场、知觉场、实践场、身体的意向性、认知冲动、探索行为、身体的感知力、认知的超越功能、概念化和范畴化作用等身体要素、身体智能和身体思维,一起构成认知和才智的源泉。因此身体才是人类从事社会实践、获得知识、创造历史的根本,只有把人的身体放在第一位,才更有利于推动人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学研究的技术中介日益加重,作者以康德的认识论为参照论述了技术介入后的科学认识的三种变化:一是人对观察的认知体验与对观察的信念巨大的分离;二是科学知识的判断过程完全走向工具的外化阅读之上;三是康德那里自然的合目的性先天调节原则因科学的技术基础的复杂化而转化为技术进化本身的目的性,造成科学变革受技术基础的牵制.  相似文献   

14.
Leibniz’s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 i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his theory of cognition. Without symbols or characters it would be difficult for the human mind to define several concepts and to achieve many demonstrations. In most disciplines, and particularly in mathematics, the mind must then focus on symbols and their combinatorial rules rather than on mental contents. For Leibniz, mental perception is most of the time too confused for attaining distinct notions and valid deductions.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the functions of symbolization differ depending upon the kind of concepts that are replaced with characters. In my view, most commentators did not sufficiently underlin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wo main functions of formal substitution in Leibniz’s characteristic: either increasing our knowledge or simply structuring it. In the first case, we complete our knowledge because formal substitution makes sensible and imaginary concepts more distinct. In the second case, symbolization helps to organize contents that are already conceived of by reason. Thus the process of substitution is not always identically applicable, for symbols replace different types of concepts.  相似文献   

15.
自然认知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自然认知的反思与重塑是人类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从殖民时代到独立运动再到全球化时代,拉美地区的自然认知经历了三次转变,分别对应于与身份认同的疏离、重逢与融合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既体现了当地居民如何透过自然认知去认识和构建自我,也体现了随认知变化的人与自然关系。了解拉美地区自然认知的转变为重塑自然认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全球化浪潮中探索自身的发展模式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种以"预测加工"为核心的社会认知观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其基本主张为:社会认知过程就是两个大脑之间持续进行双向预测,实现错误预测最小化并最终达致某种动态耦合的过程。一方面,这种新兴的预测理论在脑与神经科学层面澄清了关于社会感知的机制问题;但另一方面,它还不能构成对社会认知的完备解释,因为社会认知作为一个异常复杂的社会性理解过程,不仅仅是两个大脑之间的双向神经建构的结果,还需要通过主体间动力交互的意义-建构过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现象学是理解涉身认知交互本质以及建构相应交互哲学的重要进路。当代美国哲学家肖恩.加拉格尔通过建设性地解读和利用现象学为我们探索交互认知和建构交互哲学提供了重要启示。加拉格尔从方法上廓清了一种建设性现象学的存在,建构了一种基于现象学的整体涉身性理论框架,尝试通过整体涉身性框架对认知科学研究进行了科学解释,并且透过交互主体性互动理论展示了一种可能的交互哲学。他的探索既具价值又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一向以"他者"的眼光主导传统意义上非西方民族及其文化的研究。这种研究原本是以他者来认识他者,然而在观照他者的同时,"自我"也映现其中。就传统科学文化而言,他者的眼光不仅重新审视了西方的科学理性,加速了本质主义、普遍主义的解构,而且促成了科学哲学的人类学转向。那种把科学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类"地方性知识",一项"实践性"活动的观点,对传统科学文化的哲学反思,应当说是有启迪性的。  相似文献   

19.
隐喻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不管是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中,还是在科学共同体面向社会公众的传播中,隐喻认知的存在都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它常常以多种形式的隐喻性语言表现出来。隐喻认知的重要价值在于以一种兼具经济性和启发性的方式改变了科学传播受众的认知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知识张力和知识鸿沟。为了更好地提高科学传播的效率,科学传播的施众需要通过类似于生物进化的选择过程,在特定的语境下对各类科学传播隐喻语言的适应性做出判断,并选择出具有最佳个体关联性的源域。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commentary on Don Ihde’s paper “Stretching the in-between: embodiment and beyond” I argue that perceptions and observations are based on tacit frames and these frames are expressed through pre-reflexive intuitions thus giving meaning to the perceived content of observations. However, if the objective or given information in perception is incomplete or missing our brain and nervous system will intuitively and unconsciously fill in the missing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act—these particular pieces of added information may not be relevant to the decoding of the given content of perception at a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