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文佑 《科学通报》1963,8(6):29-29
地貭科学研究工作的目的在于认识地貭现象、了解地貭发展过程、掌握地貭作用的规律和成因,以服务于地下资源开发和地面工程建设。研究地貭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和成因、规律的地貭科学基础学科主要有矿物学、岩石学、沉积学、地层学、构造地貭学和地貌学等;研究地下资源开发和地面工程建设的学科主要有探矿工程学和采冶工程学,以及土木工  相似文献   

2.
現代物理的重大发現一直对許多化学領域起着革命性的作用。理論和实驗物理的新观点,原子和分子結构的揭露,使我們能够洞察化学現象的內部世界。目前出現了一門新学科——化学物理学,即化学过程物理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探討分子內部联結原子的化学鍵的性貭,研究化学过程的詳細机理,建立在化学反应中出現的許多現象的內在規律。  相似文献   

3.
杨敏之 《科学通报》1964,9(3):256-256
我們在进行某鉛—鋅矿床野外地貭工作时,在鉛—鋅矿体的氧化带内采到一种未知的无色透明矿物,經室内实驗,确定为异极矿。异极矿在該矿床内的出現,为氧化带矿物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資料。  相似文献   

4.
我国偏岭地方产一种洁白、灰白及灰色的单矿粘土岩,过去被称为“长石”及頁岩。經我們一年来比較詳細的研究,认为是一种单矿的粘土沉积岩。其組成的粘土矿物无論从結晶性貭、化學物理性貭及成因等方面来看,都与已知的粘土矿物有所不同,可以确定为一个粘土矿物新种——偏岭石。茲将我們初步研究結果簡要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葛紹岩 《科学通报》1959,4(17):561-561
工业热能是研究动力、冶金、化学、石油等工业中各項热能設备的热力系統及其工艺过程的一門科学技术。它主要是研究热能設备的强化、二次能源利用和燃料的綜合利用等,以提高大型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热能使用效率。因此它在国民經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工业热能的基本研究中,传热和传貭是两个重要的問題。传热是研究热传递的一門科学,其基本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輻射。它和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都有密切关系,尤其在一些尖端科学(如动力反应堆的放热和噴气技术中某些部件的冷却等)的发展和实际应用中,传热更是一个关鍵性的問题。传貭是研究热与物貭在介貭中的传递現象。传貭現象比传热还要复  相似文献   

6.
大地构造学是一門高度綜合性和理論性的科学。它往往涉及地貭科学中的一些带根本性的問題,因而与哲学問題具有特別密切的关系,而尤以表現在关于地壳发展規律問題上,最为明显。由于地壳发展規律問題既是大地构造学的基本問題,又是涉及其他各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1959,4(21):740-740
一年多来,我們与北京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組共同創立了对神經衰弱結合心理治疗的集体綜合快速疗法,先后与北京大学、石景山鋼铁厂、北京医学院精神科門診,以及解放軍某部的医务人員协作,在学生、工人、干部和部队共283个病人中反复进行了四次实驗,証明了結合心理治疗的集体綜合快速治疗,对各种不同工作性貭的神經衰弱病人的疗效很高。对神經衰弱結合心理治疗的快速疗法是大跃进的产物。它具有三个显明的特点:一、疗程短;二、治愈率高;三、疗效巩固。从疗程方面說,集体綜合快速治疗所需时間(整个疗程)只需24—30天。同时,  相似文献   

8.
彭志忠 《科学通报》1964,9(1):73-73
硼镁石是一种重要的內生硼酸盐旷物,但在結晶学方面研究得很不够。在一般矿物学手册中认为它可能属于斜方晶系;竹內庆夫根据粉末图和貭量不高的华盛堡照片亦确定硼鎂石—白硼錳矿系列的矿物属斜方晶系,并且測出了这一类貭同  相似文献   

9.
陈其英 《科学通报》1959,4(12):400-400
黑龙江流域綜合考察队小兴安岭地貭队的考察工作开始于1956年,考察地区包括东經127度以东、132度以西、黑龙江以南、哈尔滨-牡丹江-密山铁路綫以北地区。面积达九万平方公里。我們經过两年多的工作,对这幅员广大的地貭空白区获得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划分了各个时代的地层和岩浆活动,初步闡明了該区地貭結构和地貭发展史,对于各种矿产的分布規律也获得了初步結論。研究地区位于中朝地台的东北部分(东北台块和张广才岭准褶皺带)。区内最古老的元古代地层,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东部兴东、依兰、樺川、勃利、麻山和牡丹江一带。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元古界(黑龙江系)分布于古老复背斜的軸部,主系各种片岩、片麻岩和角閃岩,頂部有白云貭大理岩,可見厚度达8000—9000公尺。从岩石的区域变貭程度、岩石組合和构造情况来看,黑龙江系相当于辽宁的鞍山系和山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59,4(20):702-702
磷矿是最重要的农肥矿物原料,它对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对磷矿的研究,虽然在1956年即曾进行了一些零星的工作,但正式工作却是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开始的。当时我們分析了中国磷矿资源的現状,发現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地区不平衡,首先应在华北广大农业地区找出磷矿。要解决这个問题,第一、要明确到那里去找,第二、要拟定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間內取得成果的工作方法。当时我們信为,要解决到那里去找的問題,就必須掌握切合中国实际地貭情况的成矿理論,有了成矿理論的指导,然后就能有方向。于是我們决定先摸成矿理論,再进行找矿。在我們研究了已有的不同成矿理論,拟定了我們的工作假說之后,便馬上出发到各个已有的矿点去实践和驗証。由于事先有准备,心中有数,我們对成矿理論的研究在短短的时間內得到了不少成果。但时間究竟过去了不少,当我們考虑到北  相似文献   

11.
顧功叙 《科学通报》1959,4(20):678-678
十年来地球物理採矿工作在我国无論是規模的扩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探矿实际效果的增长,都是非常迅速的。这門在旧中国几乎已被遺弃了的冷門科学技术,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土地上得到了更生,蓬勃地成长起来,充分体現了党与政府对新兴科学技术的关怀与支持。地球物理探矿是地貭找矿工作的新技术新工种,是利用物理科学来帮助地貭科学仅凭地表直接观察发現不了的、陷藏于地下的矿床和地貭情况,否則人們所能找到的矿物原料一定是极有限度的。因此它应該是現代地貭找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旧中国反动政权不可能重視和发展这种工作。在漫长的一段时期里虽然石油勘探部門、地貭調查和物理学研究机构,也曾枝枝节节进行过微不足道的工作,由于規模太小,技术落后,沒有发揮任何有益于地貭採矿的作用。解  相似文献   

12.
孫玉科 《科学通报》1959,4(17):535-535
祖国的大跃进,在我們青年工作者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1958年大跃进中,我們参加了史无前例的西北干旱区引洮上山的水利工程工作,对引水渠道通过复杂地貭地区所需解决的工程地貭問題,如百余公尺高的岩石渠道边坡的稳定問題、大孔隙黄土渠道的湿陷及渗漏問題等开展了研究。并且采用工程地貭条件对比法,完成了600余公里引水渠道設計所需要的边坡稳定系数的初步研究,克服了目前尚不能采用理論計算方法来設計的困难。对各种类型的黄土湿陷性做了預測,对两个水庫及坝址的选定工作做了結論,其中有一个已經开始施工了。这些成果。沒有党的領导和大跃进的形势推动,青年工作者在一年  相似文献   

13.
变高岭石(Metakaolinite)的强非均质性及2V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齡 《科学通报》1963,8(10):63-63
高岭石加热脫結构水后的相变問題,是国內外实驗矿物学与工艺界极为重视和久經研究的一个課題。大致可将前人的学說归納为两种不同的見解: 1.非晶貭混合物说:主张这一說法的人认为其在X-射线粉末照相中为非晶貭,就把它作为主要依据,特别是院士认为高岭石脫水后形成非晶貭Al_2O_3和SiO_2的混合物,并測得其折光率为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1959,4(20):698-698
祁連山位于我国西北部,跨越甘、青两省,它是巨大的中亚高原的一个重要的組成部分。东西长約800~1000公里,南北寬300~500公里,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山脉和谷地組成,山区內部的高度,一般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山峯(疏勒面山)达6300米。解放以前,这一巨大的山系无論在地貭上和地理上都基本上是空白地区。解放以后,随着国家对內地开发和建設工作的发展,需要在西北区找出大量的各种矿产资源。因而在祁連山曾展开了較大規模的普查勘探工作。但是,祁連山地区十分辽闊,地貭构造复杂,因而极需要对它来进行較系統的区域地貭特点和成矿規律的研究,同时对祁連山进行綜合地貭研究,还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可以补正我国过去对西部地槽地区研究的不足,从而比較全面地了解我国一个地  相似文献   

15.
缪富恩 《科学通报》1963,8(4):39-39
煤地貭学早在19世紀末叶就已从整个地貭科学中分支出来,成为一門完整的学科了。在我国,煤地貭学的实践和理論研究虽亦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但在解放以前,它基本上是一門記述含煤岩系、煤层与煤田构造的描述性学科,而对基本理論与成煤規律的系統研究却很少,远不能同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的同期水平相比拟。解放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經济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內开展了大規模的煤田地貭勘探工作;十几年来,一系列新煤田的发現和煤矿勘測资料的大量积  相似文献   

16.
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谷德振 《科学通报》1963,8(10):23-23
在工程建設的实践中,我們遇到了許多复杂的工程地貭問題,其中以地貭构造問題最为突出,也比較难以解决,往往因此拖延施工期限并增加投資,若处理措施不善,还会出現一些工程事故,因之就有必要研究工程建設中的构造地貭問題。工程建設仅仅涉及到地壳結构的表层,但它仍是地壳結构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反映  相似文献   

17.
孟憲民 《科学通报》1963,8(1):28-28
一矿床成因的爭論研究矿床的成因,以及如何找矿是地貭学者、矿床学者的首要任务。但长时期来,在矿床学研究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爭論問題,例如在研究地貭学的早期(十八世紀末),德国科学家魏尔納提出了水成說的看法,他认为地球表面曾經被一个水圈全面地包围着,  相似文献   

18.
尹赞勳 《科学通报》1959,4(9):297-297
1958年,中国科学院在地学领域內的工作,无論是地貭、地理、地球物理、古生物或者測量制图,都完成了許多重要任务,获得了許多科学成果,出現了大丰收大跃进的局面。我們的确可以說:工作規模之大,进度之快,在中国地学发展史上是沒有前例的。通过这些工作,通过学习八届六中全会的文件,通过貫彻上海会議的精神,我們在思想认识方面也得到了大丰收大跃进,开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明确了政  相似文献   

19.
一般規律与特殊規律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两个同时并存的趋向:一个是学科的分化越来越細,譬如生物学就分化成植物、动物、微生物、形态、分类、細胞、遺传、……等;一个是各种学科互相渗透,出現很多所謂边緣学科,如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以及生物物理化学等。人类对自然界认識的系統知識,从原始的无所不包的自然哲学到分门別类的科学,再进一步向更高一水平綜合,是一个辯証的发展过程,一个必然的趋向。物理学研究物貭的一般結构和它运动的規律,生物学研究特殊物貭(即带有生命活力的物貭)的結构和它运动的規律。但物貭世界的各种規律都相互联系相互制約,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对各个学科的观念絕对化了,不看到它們之間的联系,就会妨害自然科学的  相似文献   

20.
张宗炳 《科学通报》1957,2(12):376-376
根据Friend等(1956)和Sedee(1954)对于种蝇(Hylemyia antiqua)及丽蝇(Calliphora erythrocephala)的营养需要,我們拟制了以下的綜合化学飼料(每毫升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