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汤茜  高永慧 《松辽学刊》2008,29(4):102-104
本研究采用超声-Fenton试剂高级氧化工艺处理甲基橙染料模拟废水,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单独作用下甲基橙溶液几乎没有脱色效果;超声波与Fenton试剂对甲基橙溶液的脱色有耦合作用,超声功率在160W条件下,超声-Fenton法处理甲基橙溶液的脱色效率较单纯Fenton法高20%左右,溶液脱色率在30min内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 油脂脱色的方法通常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和化学法等。对于食用植物油脂的脱色,工业广泛采用吸附法,此法常用活性白土、活性炭作吸附剂,在一定的操作温度、压力、时间和混合条件下对油脂进行吸附脱色。活性炭的吸附力强,脱色效果好,但由于它的价值昴贵,且吸油率高,在油脂脱色工程中很少单独使用活性炭。活性白土对油脂中的色素和胶态物质有较强的吸附力,食用油脂精炼目前普遍采用活性白土作脱色吸附剂。但是,经活性白土脱色后的油脂中,产生了许多含醛基的物质,能闻出一股醛腥味来,且有过氧化值升高的现象。对脱色油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用活性白土作吸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菠萝粗多糖的纯度及品质.研究了粉末型活性炭和壳聚糖对菠萝粗多糖脱色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两种脱色剂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1.0%、脱色液pH值3.0、脱色时间0.5h,多糖回收率和色素吸附率分别为93.09%和86.5%;用壳聚糖脱色,而壳聚糖用量5%,脱色时间0.75h,脱色温度45℃,多糖回收率和色素吸附率分别为95.23%和74.3%.  相似文献   

4.
改性δ-MnO2对刚果红溶液吸附脱色的动力学和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改性δ-MnO2对刚果红溶液的脱色动力学和有关限速步骤的机理。考察了振荡频率、MnO2投量、温度、pH值和刚果红初始浓度对脱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符合表观二级动力学方程,活化能为5·1kJ·mol-1。吸附过程的限速步骤为内部微孔扩散。较大的吸附容量和较快的吸附速率使改性δ-MnO2具有潜在的印染废水脱色能力。  相似文献   

5.
膨润土对水溶性染料的脱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秉涛  邵坚 《河南科技》1999,(10):16-16
一、前言我国的印染废水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水质变化大等特点。一般染色废水的治理途径是先通过物理和化学预脱色处理,去除部分生物毒性污染物,然后再通过生化处理,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目前,预脱色处理常用吸附脱色和混凝脱色,可作为吸附剂的有活性炭、天然矿物、煤渣等。膨润土是一种天然无机矿物,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可作为水的净化处理剂。笔者将膨润土简单焙烧后,得到活性更强的改性膨润土,探讨它在处理印染废水中的可能性。二、研究方法我们选用河南信阳膨润土,在马福炉中650℃焙烧2小时,冷却后过2…  相似文献   

6.
信息博览     
高效脱色吸附剂高效脱色吸附剂是信阳易林工业粘土厂研制开发的新一代活性白土,该项目利用膨润土水解的特性,采用直接活化法,按水、土、酸加料顺序,控制温度和铝离子的析出,通过离子交换和加酸技术,以氢离子取代钙离子和镁离子,显著提高了活性度,同传统产品相比,具有高脱色、高吸附的特点,并通过了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测试和河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的查新,其技术指标高于产品标准,在国内同类文献中未有该产品技术指标的相同报导,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全国多家油脂加工企业应用反映良好,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信阳市科委陈宝鸡…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的包埋栽体和方法,将青霉X5进行包埋固定,并作染料脱色实验,研究各种栽体的优缺点和不同方法固定菌体的活性,结果表明:使用4.5%海藻酸钠,7.5%活性炭粉和3%CaCl2的包埋方法较易操作,菌体的物理强度较好,菌体表现为较好活性,对50mg/L的蒽醌染料的脱色率可达94.31%。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微生物菌丝球生长的物理化学因素和控制菌丝球大小的规律以及对染料脱色效果,对青霉菌X5呈球状体生长和用此菌丝球对染料脱色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温度、pH、培养时间、摇床转速和表面活性剂对菌丝球成球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pH为3.0~4.0,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50 r/min,不加表面活性剂,培养时间为3 d所形成平均球径为0.80~1.00 mm左右的菌丝球对染料脱色具有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电解法对染料废水进行处理,主要研究了影响去除效果的因素以及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的pH为5~7,电压6.5V,时间40min时,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色度去除率可达69%以上.  相似文献   

10.
实验研究了MgSO4·7H2O处理印染废水的pH值、投加量、处理时间对脱色率的影响.讨论了MgSO4·7H2O的吸附等温线,并对实际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以MgSO4·7H2O处理酸性印染废水,脱色率达99.1%,CODCr去除率达78.9%.  相似文献   

11.
GC-MS法对葡萄籽中脂肪酸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混合溶剂抽提葡萄籽中的脂肪酸,BF3-CH3OH酯化,GC-MS法测定了葡萄籽中脂肪酸组成、分布,鉴定出42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全部脂肪酸的73.28%,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2.38%,油酸含量为7.88%。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不同的脱色剂和絮凝剂,以及试剂的用量,进行实验室废水脱色对比实验,筛选出比较理想实验室废水脱色方案,既经济又能达到脱色的效果,在解决废水色度问题的同时,能进一步降低废水的CODCr值.  相似文献   

13.
负载于普通载玻片的纳米二氧化钛/普通二氧化钛被用于处理甲基红模拟染料废水,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的脱色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的二氧化钛,浓度为10~20mg/L的甲基红溶液中,放置3片纳米TiO2负载量为1.0mg/cm^2的载玻片,每150mL溶液中加入3—5mL ClO2和H2O2,紫外光照60min后,甲基红溶液脱色率达到99.2%.  相似文献   

14.
对制备的游离漆酶和固定化漆酶进行模拟靛蓝染料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游离漆酶处理的废水的脱色率达到了90%;经过5批次连续试验,固定化漆酶酶活保留80%,废水脱色率达到60%。由此说明,游离漆酶经过固定化延长了漆酶的使用寿命,扩大了漆酶的使用范围,为今后的实际应用处理染料废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Ti O2负载的光催化剂Si W11/Ti O2,在紫外光照射下,研究了其对模拟染料废水结晶紫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的反应,讨论了结晶紫溶液的酸度、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以及催化剂投加量等对结晶紫溶液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加入量为3 mg,结晶紫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5 mg/L,p H=6时,脱色率达到87.08%.  相似文献   

16.
单分子层油酸包覆Fe3O4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共沉淀——溶液吸附法制备单分子层油酸包覆Fe3O4超微粒子的方法,并采用透射电镜比表面测定,差热和热重,X光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等对其颗粒的形状、大小和结构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颗粒度和油酸吸附量的简易估算和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负载铁分子筛降解活性艳红KE-3B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负载三价铁离子分子筛对活性艳红KE-3B配置的废水进行了脱色研究。染料初始浓度200mg·L-1、催化剂50H用量是40g·L-1、初始pH值为4,H2O2质量浓度为1153mg·L-1,反应温度在80℃时,脱色反应速率常数达到0.2663min-1,半衰期为2.6min,反应活化能Ea为4.27kJ.mol-1。  相似文献   

18.
以粉煤灰对维多利亚蓝B进行吸附试验,探讨了吸附时间、温度、粉煤灰投加量及溶液的pH对维多利亚蓝B吸附的影响.对于1L浓度为40mg/L的维多利亚蓝B溶液,粉煤灰投加量为10g,常温条件下,吸附时间为20min时,维多利亚蓝B脱色率达92.37%.碱性条件下的脱色率优于酸性条件.利用Freundlich等温式和Langmuir等温式对其吸附行为进行了描述,表明粉煤灰易于吸附维多利亚蓝B,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由于水性油墨废水色度高、化学需氧量高且难生物降解,需对其脱色及生物处理工艺进一步进行研究。针对某水性油墨废水(色度为1 000倍,pH值为6.5~7.5,COD为1 609 mg/L)使用硫酸亚铁、壳聚糖分别作为混凝剂和助凝剂对其进行脱色处理,同时为解决传统铁盐混凝剂使用后出现的溶液“泛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方法】在混凝剂投加量为1 000 mg/L、助凝剂投加量为0.7 mg/L、pH值为8.0左右,总反应时间为8.5 min条件下,使用有效氯含量(以Cl计)达到6%,并用7 mL/L的次氯酸钠溶液对试验体系进行优化。【结果】油墨废水脱色率可达98%左右,在保证脱色效果的前提下采用优化方法可将混凝剂投加量降至500 mg/L,且能有效解决“泛黄”问题。【结论】针对脱色后无法去除的COD(725 mg/L左右),通过“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可将COD降至103 mg/L,符合企业排污许可证的排放标准,提出的解决常见的铁盐混凝剂“泛黄”问题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3,6-二羟基邻苯二甲腈为原料合成金属酞菁α-苄氧基酞菁铜,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制备的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光催化性能,考察了该催化剂用量、H_2O_2浓度对亚甲基蓝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强度500 W,催化剂用量为0.6 g/L,H_2O_2浓度为0.6 mmol/L,80 min后亚甲基蓝的脱色效果可达98.4%.该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k=0.039 min~(-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