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以前,我不喜欢读书,觉得阅读是浪费时间。很偶然的一次,我陪好朋友去书店,一本书吸引了我的眼球。它有精美的封面,更重要的是,它的标题吸引我翻开这本书——《我讨厌书》。正如标题所指,最开始,书中的主人公米娜十分讨厌书。但是,后来,她对书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神奇的是,随着米娜越来越喜爱读书,我也有了改变。至少,我第一次领悟一个道理:不要在没有真正体会过书的美好时,便  相似文献   

2.
<正>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动物,它们各具特色。有人喜欢调皮的小狗,有人喜好可爱的小猫,我却不一样——我喜欢狼。小时候,我不喜欢狼,总觉得它们很可怕。但是,那一天后,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暑假的一天,我来到熙熙攘攘的新华书店,四处张望后,我被一本叫《狼王梦》的书吸引了。我心想:咦,童话里会吃人的狼竟然成了主角?我毫不犹豫地买了这本书,回到家,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一翻开书,我就被里面的故事情节吸引了,茶饭不思,只想一口气把书看完。我看完最后一段后,不  相似文献   

3.
在2002年快要结束的时候,陈宝森教授新著《剖析美国“新经济”》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一拿到这本书,不禁想起几天前,偶遇一位在出版社工作的朋友,问起他以前谈到的一本关于“新经济”的外版书版权谈判的情况,谁知他竟不屑一顾地说:“我早就放弃了。‘新经济’衰退得一塌糊涂,而且,有没有‘新经济’还得另说,这时出这类书,还不等着赔?!”一想到这儿,不免有点担心:陈教授这本书的发行会不会“遭遇冬天”?人们大都喜欢看涨潮:惊涛拍岸,气势磅礴;而退潮,多少会让人感到有些“灰溜溜”。然而,正是这一涨一退,才构成了…  相似文献   

4.
《日子》(倪萍著) 我喜欢这本书里写到的母亲,它像一缕阳光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灵。它让我感动和流泪,让我想起自己的妈妈。当我阅读的时候,我就和书里面的故事连在一起,我把自己的感情融汇到里面,“日子”,我也喜欢这个名字,它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态度,渴望生命,不愧对这两个字。——刘秀丽  相似文献   

5.
还记得刚刚发下《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我们便领了一个任务:写“序言”读后感。序言中李镇西老师平凡而细腻的笔触.让我认定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于是我便一口气读完它。书中处处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让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教育大家的风范.  相似文献   

6.
书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的海洋,可以打开人们心灵的大门。假期,我看了很多书,有科学类、文化类,还有历史类。其中有一本书让我铭记于心,它就是《我不是讨厌鬼》。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叫方耀,他以前是一个不懂得尊重人、凡事都不在乎的小孩。他在学校里用泥巴弄脏同学的衣服,在家里对家人说话没大没小,从不用"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因此受到同学和家人批评。  相似文献   

7.
刘畅 《少儿科技》2014,(1):42-42
走在街头,耳边传来一阵甜甜的歌声:“妈妈妈妈是一本书,妈妈的眼睛是一本书……”我跟着低声吟唱,眼前浮现出妈妈勤劳、朴实的形象。是呀,妈妈不正是一本厚厚的书吗?  相似文献   

8.
记得一位外国学者说过,当他得到一部好书的时候,他必须洗净双手,穿戴整齐,然后正襟危坐地去读这部书。当我拿到雅克·巴尔赞的《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一书时,就有类似的感觉。有人评论此书时说:“大书回来了。”雅克·巴尔赞将自己漫长的一生所做的思考都写进这本包罗万象的巨著中,这也是此书最吸引人之处。“我认为我们漫长的历史中有一些事件和人物与以前人们所了解的不同,所以我必须以我自己的名义发表意见并提出理由说明我为何持不同看法。我希望这样文责自负不会使一些评论家们因此而把这本书定为‘一本固执…  相似文献   

9.
历史研究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研究一样,也有一个科学方法问题,要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找出可以用之于社会科学的规律。过去,爱因斯坦曾告诉他的学生三句话:一、因果律不能颠倒;二、时间不能倒过去;三、将来不能影响到现在。凡是搞科学研究的人,都要牢牢掌握这三点。我想学历史也是这样:一、因果关系不能颠倒;二、时间先后不能错乱;三、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不能用后来的发展附会当时。  相似文献   

10.
福柯注意细节的、具体的权力运作,他称之为“微观物理学”。“微观权力”有如下内涵:权力是行使中的不是被占有的;权力不只压抑,而会发生权力关系的颠倒;权力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有无数的作用点。本文以福柯的“微观权力”观点解读卡夫卡的《城堡》,分析权力的无处不在、权力压抑和制造的双重性及权力双方的较量。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精神自我实现的辩证法颠倒为人的自我实现的辩证法,把承认的辩证法颠倒为创造的辩证法,其表层逻辑是从精神到人的颠倒,深层逻辑却是把基督教的爱的和解通过犹太教精神的中介颠倒为普罗米修斯主义的创造性的自我实现。之所以要进行这种颠倒与马克思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密切相关,其背后则有马克思作为一个犹太人的文化背景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时某公司准备新上市的冰激凌设计三种评价指标:外观、口感、价格,顾客的评判分为:很喜欢、比较喜欢、一般喜欢、不喜欢,然后做试用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用模糊综合评判给出顾客对该冰激凌的喜欢程度,从而帮助公司做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3.
我对作者写这本书一直有些疑惑,也问过作者两个问题:为什么与?给谁看? 作者很老实地回答:“没想过……” 在这个充满功利主义气氛的社会里,还有人不为什么就花好几年时间写一本也许根本没人看的书? 我很好奇,于是认真通读了一遍《密码传奇》。  相似文献   

14.
智囊读书会     
《三千亿传奇——郭台铭的富士康》本书在大陆企业界和普通读者中引起不小的轰动,许多看过此书的企业界人士对书中的主要人物郭台铭产生了敬佩之情,对他从30万台币创业起家一直做到市值3000亿规模的艰险旅程非常“感叹”,也对书中提供的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和做大的经验兴趣倍增,特别是他如何面对全球经济不景气情况还能逆势成长奇迹,更是吸引了广大企业家的兴趣。这本书渐渐地有了“华人世界的杰克·韦尔奇自传”的美誉。张成谊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书友观点中小企业生存之道□ 梅梅郭台铭说:在我的领域,没有竞争对手。这是郭台铭…  相似文献   

15.
书讯     
海南大学李仁君教授近期出版了其博士后学术专著:《价值理论——一个对劳动价值论的寻求合乎逻辑的解释》.这本书构建了一个严谨的理论体系,从历史分析、逻辑分析和数理分析的角度全方位地揭示了劳动价值的理论演进.这对喜欢理论思考的读者来说应该是个福音;尽管该书的数学的使用没有超过基本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知识,但对于不喜欢数学的读者而言,阅读本书时完全可以跳过数学部分而不至于漏掉本书的主要思想;对于急切想了解本书主要观点和意义的读者,建议先读该书的最后一章,因为在这一章系统而简洁地总结全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正>爸爸送给我一本《李四光传》,我翻阅着这本书,渐渐地了解了您。您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根据您的研究成果,我国先后建成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为什么您能打开科学的大门,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呢?我想寻找原因,在书中找啊找,发现您一直拥有一把金钥匙。您从小就有爱动脑、勤钻研的好习惯。您喜欢做各种各样的木头小船和小汽车,而您的全部工具是一把刀子、一把剪子和一把锥子。  相似文献   

17.
我是书迷     
正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家有一位小书迷,那就是我!很久以前,姐姐送给我一本书——《安徒生童话》。那时,我还不识字,于是缠着妈妈给我读里面的故事,每次我都听得入了迷。后来,我学了拼音,就闹着让妈妈给我买注音版的书。自己独立看完一本书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我爱上了看书,爱上了书中一个又一个新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需要有一桶水。我的许多知识获得首先是通过大量读书,最多的时候我一年读了200多本书,有些书我没时间就雇人替我看,看完后让他们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向我介绍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这样我有时一个下午就能“读”5-10本书。我还花大量的时间去听课,这是提高最快、吸收率最高的方法。其次,因为培训的课程是综合性内容,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要有耐心、愿意去做,一个顶尖的培训师还要有强烈的使命感。 ——易发久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本《少年百科知识问答》,它是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非常喜欢这本书。这本书封面很漂亮,天蓝色的塑皮面上画着九个打着"?"号的盒子,盒子上有动物、植物、昆虫、机器人、机械、星体等九种物体:背面画有一只装着鲸的盒子和一只小老鼠。这本书的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这本书具有儿童情趣,每一个问题答完后就有一  相似文献   

20.
发现的激情     
这是一本使人着迷的书,书中汇集了一些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们的精彩故事。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把科学家生活的趣味和受历史影响的生活方式呈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深切地了解在探求科学的道路上所发生的令人震惊和引人注目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