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结合前期有关煤矸石原材性能的研究,验证鹤壁掘进煤矸石在路面工程水稳基层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拟定8组水泥稳定碎石煤矸石混合料配合方案,水泥剂量为5.8%,并对混合料开展击实试验、抗压强度及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击实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煤矸石被碎化。【结果】研究表明:方案6#、7#、8#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均能满足技术细则中强度不小于5.0 MPa的规定;方案8#更接近水泥稳定碎石-煤矸石的最优级配。【结论】推荐方案8#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煤矸石配合比应用到水稳基层当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掌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双层连续摊铺施工技术,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双层连续摊铺施工工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方法】本研究就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双层连续摊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双层连续摊铺施工技术的优缺点,通过对比验证双层连续摊铺的特点,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双层连续摊铺施工提供技术支持。【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双层连续摊铺施工技术,不但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节约资源成本,更能在摊铺过程中,降低病害概率,提高摊铺路面整体结构强度、承载力、层间黏结性和稳定性。【结论】本研究可以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水泥稳定碎石路面结构在河南省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常规细集料石屑的质量难以控制,容易造成路面基层水稳性能差,易出现早期渗水、冒浆等病害。本文通过室内抗冲刷试验,对掺加石屑、砂等不同细集料时,分别对结构水稳性能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更适合水稳碎石结构质量控制的细集料掺加方式。  相似文献   

4.
周欢 《河南科技》2024,(2):75-79
【目的】为研究速强常温沥青混合料在低等级公路养护中作为结构层混合料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施工相结合的方法,从速强常温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制备和优选、配合比设计、性能试验及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速强常温沥青混合料AC-13的生产配合比1#∶2#∶3#∶细集料∶矿粉=38∶16∶10∶34∶2,油石比为5.7%(复合改性乳化沥青10%),用水量2.4%,固化剂2.0%。混合料的成型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及水稳定性能基本达到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水平,满足提前开放交通的要求。【结论】提出了速强常温沥青混合料罩面施工工艺流程,工后检测均满足规范要求。速强常温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低等级公路养护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蔡隆文  刘同  陈峰 《河南科技》2023,(14):82-86
【目的】研究地基处理采用的水泥土在海水侵蚀环境影响下的力学性能,为沿海地区地基处理工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复合镍铁渣粉以等质量替代的方式掺入到水泥土中,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进行抗侵蚀系数分析。【结果】海洋环境对水泥土的强度具有劣化作用,而掺入复合镍铁渣粉能提升水泥土的强度性能,缓解海洋环境对其强度的劣化作用。【结论】复合镍铁渣粉能起到微集料效应、形貌效应和活性效应,提升水泥土的密实程度,对水泥土的性能产生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拌和方式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均匀性影响,首先进行配合比设计,然后对拌缸搅拌、振动搅拌、无振搅拌三种不同拌和方式采用筛分试验、EDTA滴定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关键筛孔通过率、水泥EDTA滴定结果变异系数排序均为:拌缸搅拌>无振搅拌>振动搅拌,其中水泥滴定结果显示拌缸搅拌与无振搅拌相差不大,且振动搅拌变异系数较二者减小约50%结果表明:相较传统拌缸搅拌工艺,采用振动搅拌可有效提高水稳混合料的级配均匀性,且未开振的无振搅拌较传统拌缸搅拌均匀性仍有调高;而振动搅拌只有在开振作用下才能有效提高水泥在混合料中的拌和均匀性振动搅拌可有效改善混合料强度形成均匀性,减少由于强度不均匀导致的裂缝产生  相似文献   

7.
<正>一、项目概况某项目合同段基层、底基层所采用的混合料类型均为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结构为骨架密实型结构。矿料级配设计主要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中提出的骨架密实型集料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8.
沥青混凝土的混合料设计的合理性,关系着路面的质量,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时,应考虑抗滑性、抗裂性、稳定性、耐久性、抗疲劳性等,利用最大密度计算沥青混凝土的混合料,探讨细集料规格。  相似文献   

9.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trix Asphalt,简称SMA)是一种由沥青、少量的细集料、纤维稳定剂和矿粉组成的沥青混合料。由于SMA在抗车辙、抗裂和耐久性等方面具有的优良性能,因而近些年来,这种路面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广泛推广,我省也于2003年在许昌至漯河高速改造工程中首次大面积使用。下面就SMA路面的施工工艺作一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制备不同纳米二氧化硅掺量的复合改性沥青来研究纳米二氧化硅对聚乙烯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劲度模量试验、间接拉伸强度试验来分析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当纳米二氧化硅掺量从1%增加到4%时,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劲度模量和间接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纳米二氧化硅掺量为3%时,混合料在20℃和30℃时的疲劳性能均最优;当纳米二氧化硅掺量为2%时,劲度模量和间接拉伸强度最优,且短期老化后的间接拉伸强度降幅最小。【结论】综合考虑各项性能指标,纳米二氧化硅的最佳掺量为2%~3%,此时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和力学性能可提高4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废旧聚乙烯塑料(Polyethylene,PE)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耐老化性能。【方法】通过车辙试验、单轴贯入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来评价老化前后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短期和长期老化后,PE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和贯入强度的增加幅度分别为12%~18%、25%~35%,水稳定性能和低温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和贯入强度增加幅度分别为30%~35%、60%~70%。只有短期老化后的水稳定性能和低温性能才能满足要求。【结论】PE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耐老化性能基本相当,且明显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PE改性剂可抑制或减少自由基的产生,能显著减缓改性沥青的氧化老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废旧沥青混合料掺量的水泥稳定碎石进行振动击实试验研究,测定其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干缩试验,确定最佳水泥掺量并对比分析废旧沥青混合料掺量对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确定最优混合料掺量,研究其抗压强度、温缩等长期性能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30%废旧沥青混合料掺量和5%水泥掺量的水泥稳定碎石,不仅可以保证基层的强度,有利于基层早期强度形成,而且具有较好的抗温缩性能,可以作为基层铺设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CFG桩+振冲碎石桩可提高原始地基承载力,并达到消除土体液化之目的。【方法】选择开封地区的粉土地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FG桩+振冲碎石桩组合型地基的处理方法,通过现场试验验证处理效果。【结果】结果表明:经过CFG桩+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后的粉土地基强度显著提高,并且强度变得略微均匀一些,液化基本得到消除。【结论】采用该方法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从桩间土的75 kPa,增至复合地基的300 kPa,满足荷载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路面基层结构国,它具有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稳定性高等突出优点。为了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本文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各类纤维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纤维作为一种新兴的水泥基增强材料,由于其在抗裂、防渗、增强、增韧等方面的优异表现,近些年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综述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各类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效果。【结果】当纤维本身有着较高强度和弹模,在掺入水泥基体中后便会有较好的增强增韧效果;当纤维本身不具有较高强度及弹模时,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增韧和变形上。【结论】不同种类的纤维以及不同长度、不同掺量的同种纤维都会对水泥基体的力学性能造成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根据消石灰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分析了消石灰的用量对沥青混合料抵抗水损害的影响以及消石灰的用量与沥青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对比证明消石灰的加入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性能,提高沥青与集料间的粘结强度.消石灰的掺入量在1%~2%之间为宜,消石灰的加入,还须增加相应的沥青用量,提高油石比.  相似文献   

17.
受矿料资源短缺和建筑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困扰,废旧道路材料再生利用成为道路建设行业的一个新方向。为研究再生骨料和沥青路面铣刨料混合再生应用于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材料中的力学性能,共设计了6组不同材料掺量组合方案,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和弯拉强度试验,分别测试混合再生水稳碎石材料7 d、14 d、28 d和90 d龄期下性能的变化差异。研究表明:再生骨料的掺入会削减水稳碎石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而沥青路面铣刨料的掺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削弱幅度。合理设计旧料的掺配组合方案可实现其与普通基层材料在力学性能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优化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笔者提出了积极应用集料试验检测技术的建议。文章在讨论集料试验检测基本流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对桥梁中集料试验检测的常用技术类型与应用要点作出了分条探究,并对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控制方法作出探究。希望与工程集料检测技术人员共同分享经验,共同优化集料试验检测质量,推动公路桥梁工程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今,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但是,路面基层早期损坏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公路的使用耐久性需要不断地提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基层级配碎石不均匀、水泥搅拌不匀及含水率稳定等影响基层质量的不稳定因素,我们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定期以小组研讨会的形式共同探索和研究,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提高水泥稳定风化砂掺碎石混合料强度有着积极意义,有利于提高公路使用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海水侵蚀环境下水泥土所表现出的抗拉强度劣化特性。【方法】选用镍铁渣粉和矿渣作为复合外掺料,通过开展劈裂间接抗拉试验,研究不同镍铁渣粉掺量、不同养护环境(清水与海水)对水泥土的抗拉强度、表观侵蚀以及破坏性状的影响。【结果】清水环境和海水环境水泥土中掺入镍铁渣粉,可提升其抗拉强度,其抗拉强度随掺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优镍铁渣粉掺量为45%,且两种养护条件下均表现为脆性破坏。【结论】研究成果可为沿海地区软基处理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