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移动荷载识别(MFI)技术是通过采集桥梁动态响应来识别桥上动态车载时程的。由于车桥系统矩阵是不适定的,MFI需要求解这一典型结构动力学第二类逆问题。【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共轭梯度最小二乘(CGLS)法和奇异值分解(SVD)法识别移动荷载的效果特征,总结CGLS法和SVD法识别移动荷载的适用范围。CGLS法为典型的迭代线搜索法,SVD法为直接正则化法,通过MATLAB软件数值模拟对比CGLS法与SVD法识别移动荷载的效果差异。【结果】CGLS法除上下桥时的误差较大外,其他时段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而SVD法在仅有单车轴在桥上时误差小。【结论】CGLS法识别多轴荷载更具优势,SVD法能有效识别单轴荷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RPC盖板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价值,进行RPC130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盖板的对比试验。【方法】试验采用液压千斤顶进行盖板的逐级加载,根据荷载—应变曲线,辅之以荷载—挠度曲线和肉眼观察判断盖板开裂情况,对比分析RPC130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板的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判断其安全状况。【结果】由于适量钢纤维的存在,RPC盖板的破坏过程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板相似,呈现适筋梁破坏特征;RPC130盖板开裂应变明显大于钢筋混凝土盖板,具有更好的韧性和延性;相对于设计荷载1.5 kN,RPC130盖板和钢筋混凝土盖板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的平均安全系数均大于2,承载能力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但RPC盖板重量不到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板的1/3,采用RPC盖板可大幅降低安装劳动强度,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结论】通过增加RPC盖板中钢纤维的含量,可提高RPC盖板的抗弯极限承载力;RPC130盖板开裂应变平均值明显大于钢筋混凝土盖板,说明相比于普通混凝土,RPC材料具有更好的韧性和延性;RPC盖板的重量约为26 kg,不到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板重量的1/3,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情况下,采用RPC盖板可大幅降低安装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轴向荷载作用下的单桩工作特性,基于荷载传递法,采用了描述桩-土相互作用特性的双折线荷载传递函数,得到了针对桩-土变形全过程的单桩荷载-沉降关系解析解.利用该解析解,计算了具体案例,讨论了模型参数的取值范围,计算结果与实验曲线吻合较好.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较好地描述单桩荷载传递过程,根据静载实验获得的具体参数,计算轴向荷载作用下单桩荷载-沉降关系,并估算单桩的承载力,为桩基础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决卷烟生产过程中烟丝填充值指标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烟草行业的检测标准设计开发出一个烟丝填充值的快速测量系统。【方法】运用系统集成的自动化设计方法,对该指标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人员参与的单元工步进行分析、研究和创新性设计。【结果】开发出烟丝自动分样柔性处理、旋转盘工位变换、样品施压检测和自动退料等机械机构单元,可实现对该指标在检测过程中的自动分样填装、自动重量参数计量、自动烟丝施压检测和自动退料等功能,能显著减少检测过程中的人员参与度。【结论】以河南中烟公司生产的某品牌烟丝为测试对象,通过与Burghart公司的DD60A填充值测试仪的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发现二者的检测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且前者的检测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载体桩的成桩机理和承载特性,引入桩端承载力增强系数,基于荷载传递法推导出载体桩荷载沉降关系解析。将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二者基本一致,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可以有效进行载体桩荷载沉降分析,可以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吕清显 《河南科技》2023,(1):96-100
【目的】基于EPC项目设计阶段,分析湿陷性黄土地基基础采用的2种技术方案。【方法】以钻孔灌注基础和强夯法2种处理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比较,比较两种方法在处理本项目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适用性。【结果】经对比分析发现,钻孔灌注桩基础不用考虑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且能满足上部结构承载力要求,沉降变形小,但造价高、工期长;强夯法能够消除土层的湿陷性,提高土层的承载力,而且造价低、工期短。【结论】综合比较本项目确定强夯地基处理方案,强夯法在处理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轻微~中等湿陷等级土层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可消除湿陷性,提高土层地基承载力,使得满足设计要求,便于施工、节省工期、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生产效益及生产效率,同时实现大棚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以Arduino控制主板为核心,设计出智慧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方法】该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光照检测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来采集大棚内的相关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Arduino主芯片,通过对数据进行对比,实现自动化控制,调整大棚内的各项环境参数,使农作物达到生长最佳状态。【结果】当检测到温度不佳时,自动开启温度控制系统,进行散热或加热,调整大棚内温度,使大棚内的温度达到理想状态;当检测到光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时,自动开启光电控制系统来调整光照强度;当检测到土壤湿度不利于植物生长时,自动启动灌溉系统,直到土壤湿度达标才自动停止灌溉。【结论】经过试验测试,该系统对检测到的数据能快速处理,且控制模块的灵敏度高。智慧农业大棚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更符合现代农业大棚种植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双铂电极法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的分析性能进行研究。【方法】探讨了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标准物质和实际水样试验。【结果】双铂电极法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等都能达到预期要求,线性关系较好,实际水样试验与国标法(GB11892—1989)没有显著性差异。该监测仪自动化程度高、样品和试剂用量小、检测耗时短,更适用于批量样品的检测。【结论】监测仪可应用于地表水、饮用水、地下水等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的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研究内置钢骨对钢管混凝土(CFST)压弯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内置不同截面钢骨的CFST压弯构件有限元模型,通过已有试验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3种不同截面压弯构件的工作机理,包括构件的侧向承载力、轴力和弯矩分布发展,以及应力和破坏形态。【结果】结果表明:在CFST中配置钢骨可以显著提高压弯构件的侧向承载力,圆钢管对承载力的提高作用较十字形钢骨更显著。【结论】内置钢骨对组合构件各部件的轴力和弯矩的发展和分布影响显著。侧向加载过程中钢管和钢骨卸载的轴力被混凝土承担,钢管的轴力卸载程度较钢骨更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骨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工程的安全运行,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检验骨料的碱活性,为准确判定骨料的碱活性提供依据,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岩相法、砂浆棒快速法和碳酸盐小岩石柱法对河南鸡湾水库工程骨料碱活性进行试验。【结果】岩相法检测结果表明,鸡湾水库工程拟选用骨料中含有一定量的碱活性组分,具有潜在的碱-骨料反应活性。砂浆棒快速法试验结果表明,11组骨料样品中4组块石骨料样品为非碱-硅酸反应活性骨料;5组样品为碱-硅酸反应活性骨料,工程应用中应对这些骨料应采取必要的抑制措施,以保证工程安全;2组骨料样品28 d砂浆膨胀率接近0.2%,且试件14 d后膨胀率发展速率未出现收敛状态,建议关注,工程应用中应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碳酸盐小岩石柱法试验结果表明,6组块石样品均为非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结论】研究结果为准确判定鸡湾水库工程骨料的碱活性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保证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快速高效完成拟建坝前截渗墙场地勘察工作,需要对物探方法在勘察工作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瞬变电磁法和天然电场选频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施测,充分发挥瞬变电磁法多匝小线圈探测分辨率高和天然电场选频法设备轻便灵活、适应性强等优势。【结果】两种方法相互印证,解决了单一方法多解性问题,提高了勘察精度,圈定了易渗漏区段,为钻探布置和截渗墙设计提供了支撑。【结论】综合物探方法在场地勘察中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精度好的优势,在同类地区场地勘察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立兵  郭丹丹 《河南科技》2023,(22):135-138
【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技术方案,研究应当如何拓展思路、调整方向以实现对比文件的快速检索。【方法】结合具体案例,针对不同类型的技术方案阐述如何进行快速有效检索。【结果】应强调发明构思在检索中的重要性,并根据检索结果,动态调整检索策略,做到有的放矢。【结论】可采用“类比法“”按部就班法“”动态调整法”进行专利检索,其适用于多数申请,可明显提高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13.
王中强  黄冠 《河南科技》2023,(13):72-77
【目的】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对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个普通混凝土柱和3个UHPC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柱进行竖向轴压模拟试验,研究不同加固材料、加固层厚度对钢筋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UHPC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柱和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荷载—位移曲线趋势基本一致,但UHPC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提升更为明显,并且随着加固层厚度的增加,承载不断提高。本研究分别选取20 mm、30 mm、40 mm厚度的UHPC加固层钢筋混凝土柱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进行承载力比较,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柱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54.6%、192.9%、264.1%。【结论】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进行承载力试验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工程实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周恒芳 《河南科技》2023,(20):58-62
【目的】针对某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由于变更生产线,楼面恒、活荷载增加,原有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不满足要求而进行梁的加固设计研究。【方法】采用PKPM计算模拟法、对比分析法对各种加固方案进行分析,采用价值工程模型优选加固方案。【结果】经综合分析,梁正截面加固最终采用部分粘贴碳纤维布、部分增大截面的混合加固方案。【结论】采用混合加固方案可以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在考虑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性及工期,并且加固计算中应适当考虑梁中受压钢筋的作用,按双筋梁对PKPM的计算结果进行调整,优化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掌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双层连续摊铺施工技术,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双层连续摊铺施工工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方法】本研究就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双层连续摊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双层连续摊铺施工技术的优缺点,通过对比验证双层连续摊铺的特点,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双层连续摊铺施工提供技术支持。【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双层连续摊铺施工技术,不但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节约资源成本,更能在摊铺过程中,降低病害概率,提高摊铺路面整体结构强度、承载力、层间黏结性和稳定性。【结论】本研究可以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基于LABVIEW与经验公式,提出对切削力监测及预测的方法,可对切削力进行快速预测。【方法】使用LABVIEW中的开发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切削力经验公式的试验模块,使用经验公式构来建机床车削力的数学模型,对当前切削力的预测值进行实时计算。【结果】为了验证该系统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对车削力正交试验和经验公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验公式拟合计算出的切削力与实际值接近,误差不超过1.5%。【结论】基于LABVIEW与经验公式搭建的切削力监测及预测系统能有效提高机床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查明贵州某地地面塌陷的形成原因。【方法】根据现场地质背景及岩溶发育情况,结合塌陷区岩溶发育、地下水径流及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采用高密度电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及充电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对其不良地质体进行勘查。【结果】通过高密度电法查清了地表覆盖层厚度及岩溶发育的空间位置;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法查清了塌陷区的节理裂隙发育带;通过充电法大致查清了地下水径流方向及位置。【结论】该地区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是某隧道开挖破坏了当地的地下水平衡,地表形成“土洞”,最终导致的地面塌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吉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研究案例,探讨了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构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指标,得到指标权重。【结果】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基础条件、工作实施情况和效益实现情况等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36.45%、45.76%、17.79%。【结论】该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专家权威性、协调性和一致性,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指标体系中“工作实施”权重系数最大,符合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评价目的和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边坡尤其是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学以及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方法】本研究选取大连自贸区内某边坡,将边坡分为AB、BC、CD三段,采用赤平投影法对边坡稳定性做定性分析,并利用平面滑动法对边坡稳定性做定量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自贸区边坡稳定性处于稳定状态。【结论】本研究对边坡防护措施提出了建议,涉及的边坡评价方法和边坡防护措施对于边坡治理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电渗法是通过在土体中施加低压直流电来加速排水固结的处理方法。在电场中,液体在外加电场的影响下通过膜的运动称为电渗。【方法】鉴于电渗法的特点,它通常联合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和化学法共同使用来治理软黏土,本研究对黄河范县段的淤筑土采用单独电渗法、电渗联合堆载预压法、电渗联合化学法的比较试验,通过累积排水量、含水率、抗剪强度、能耗等结果来对比三种方法的效果。【结果】与未施加电渗法的三组对照试验相比,电渗试验无论是排水速率还是累计排水量相比于传统单一的方法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电渗联合堆载预压法处理后土样的强度最高。【结论】在各种方法当中电渗联合堆载预压法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