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贝宜 《河南科技》2023,(11):10-13
【目的】合理制定泵房底板温控施工方案,避免混凝土施工最大拉应力破坏,提高泵房底板温控施工科学性。【方法】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单元生死”技术实现对跳仓法混凝土温控施工的仿真模拟。【结果】对实例工程进行仿真分析,该温控方案满足温控防裂需求,混凝土各块浇筑的最大温度应力均出现在混凝土的上部边角处。【结论】利用ANSYS可实现对泵房底板跳仓法施工温控方案的仿真模拟,判断温控方案是否满足混凝土温控防裂要求。仿真还可确定温度应力最大区域,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该部位的混凝土保温养护。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技》2021,(1):107-109
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确保温控效果,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制订的温控方案,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工具进行温控仿真计算,对其温控效果进行演算,并对温控方案的效果进行校核,仿真结果表明,制定的温控方案可以满足混凝土的浇筑要求,通过该仿真计算方法,可以对温控施工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吉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研究案例,探讨了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构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指标,得到指标权重。【结果】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基础条件、工作实施情况和效益实现情况等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36.45%、45.76%、17.79%。【结论】该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专家权威性、协调性和一致性,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指标体系中“工作实施”权重系数最大,符合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评价目的和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4.
李艳芳  卢奕成 《河南科技》2023,(22):143-147
【目的】影响低碳城市建设的因素较多,且因素间相互影响。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影响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关键因素,为制定城市低碳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本研究基于DPSIR模型五大要素相互间的影响关系,确定7个一级指标,结合相关研究文献与国家政策选取25个二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调查问卷;通过SPSS 26分析问卷数据、AMOS 26绘制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二阶CFA分析检验研究假设,利用归一化处理标准化路径系数和因子荷载系数得到指标权重。【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假设全部得到检验,指标权重最大的是低碳经济发展,最小的是污染物排放量,并分析了目前建设低碳城市面临的困境。【结论】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低碳城市发展建议,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800 kV白浙线长江大跨越工程复杂地质下的桩基施工难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今后同类型工程施工提供建议。【方法】本研究从优化施工机械选用、细化施工方法、合理运用长护筒、采用新型制浆材料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旋挖钻机对包含流沙的复杂地质适应性好、对深层岩石掘进效率高等显著优势,同时辅以北斗导航桩基信息化系统及超声波成孔检测装置等技术手段。【结果】在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施工方案后,大跨越桩基施工效率及成孔质量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经工程实际验证,优化施工方法后的旋挖钻机在复杂地质桩基施工中全部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特高压输电线路跨越高速公路、铁路、高铁等跨越施工提供合理施工方法,介绍各种跨越措施的关键施工技术。【方法】特高压跨越施工困难度大、风险高,对跨越施工技术、施工方案提出更高要求。根据各个重要跨越的具体情况,可采用多种跨越方式,选择合理跨越方式对现场施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选择和验算每种跨越方式的合理性、安全性、经济性,本研究介绍了几种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跨越施工方案。【结果】将施工方案应用于白鹤滩-浙江±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皖3标段)架线施工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本研究介绍的三种重要跨越方式值得推广应用,为后续输电线路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7.
孙斌 《河南科技》2023,(10):67-70
【目的】隧道在穿越采空区施工时容易出现由于开挖扰动造成的大变形、塌方等灾害,因此有必要对采空区地质灾害的探测及处置技术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赣深铁路同乐山三号隧道为背景,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研究表明:在采空区地段采用“地面调查法+高密度电阻率法+钻探法”为主的综合探测手段,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地表矿洞采用回填注浆封堵,洞内采用超前支护+径向注浆处理,可以保证隧道安全顺利地通过不良地质段。【结论】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渺 《河南科技》2023,(9):84-87
【目的】隧道施工在穿越破碎带过程中容易出现大变形,影响结构安全。【方法】针对在建渝昆高铁华山松隧道项目的地质特征,通过现场监控测量及类似工程案例分析,采用“地质调查法+物探(TSP)+超前钻探”等综合超前探测手段,确定“中管棚+小导管”双层超前加固,拱架型号提高、大直径锁脚及短进尺开挖等施工控制手段。【结果】结果表明:隧道拱顶最大变形量仅为20 mm,有效地控制了大变形风险。【结论】本研究可为类似工程安全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长大隧道施工中,洞内往往通风效果差或不足,其施工环境很差,严重影响作业人员健康及机械设备安全。【方法】为研究长大隧道多阶段复杂组合式通风,以贵南铁路大方山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计算的手段,对隧道出口不同阶段通风方案进行设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隧道出口采用三阶段设计方案可以满足洞内通风要求;通过PVC增强维纶布风管和拉链式接头制作的风管可以很好地降低漏风率,适当增加风管直径可大幅降低风阻影响。【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安全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烨 《河南科技》2023,(4):67-70
【目的】本研究对延安东绕城高速公路上跨包西铁路、西延高铁立交工程主桥施工技术开展系列探讨。主桥桥型为2×70 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型T型钢构桥,整幅设置,整幅宽33.6 m。【方法】主桥T构梁采用转体法浇筑。该桥主梁为单箱四室双斜腹梁的单元截面;主墩为空心桥墩,单箱双室散射截面大;该桥采用单墩式转体制,转体系统包含下转盘、中铰、上转盘、转体牵引装置等构造。对主梁、主墩、转体结构采用Midas Civil程序和Midas FEA进行计算。【结果】计算结果显示其所有技术指标都符合标准要求。【结论】该桥的施工方案结构设计合理、经济性好,尽可能地保证了其施工期间铁路轨道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1.
南通中央创新区医院综合体项目一期工程,底板属于大体积混凝土。针对此工程,需要重点控制好混凝土的试配工作,采用合理混凝土浇筑及温控方案,通过保温、降温及养护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开裂破坏,影响结构正常使用,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解决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易受到的主观影响,以及将定性概念转化为定量描述的问题。【方法】利用python语言生成正向云发生器,选取八个评价指标构建用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云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基于此八项因子的主观评价指标权重,利用变异系数法得到客观评价指标权重,再通过组合赋权,得到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结果】通过此正向云模型,得到浙南瑞安市湖岭镇下垟山泥石流沟为轻度危险泥石流沟。【结论】通过云模型对下垟山泥石流的定量化判定,为后续的防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勇 《河南科技》2023,(8):73-76
【目的】为了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确保来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方法】本研究就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进行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常见的病害进行分析,确定了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混合料的配合比、摊铺施工工艺、碾压技术和养护技术,并着重分析了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五大措施。【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不但可以预防和控制路面病害问题,降低施工风险,更能提高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延长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结论】本研究可以为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宋楠  阮彬  郑建振 《河南科技》2023,(24):67-70
【目的】重庆第四轮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为深入研究轨道施工对城市交通产生的影响,以轨道18号线北延工程菜袁路站为例,进行全面评估。【方法】根据实际施工工艺和围挡方案,采用“外围分流诱导和内部交通重塑”的方法,对菜袁路站轨道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设计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分析施工前后道路通行能力的变化、评判人行组织的顺畅、公交服务的便利以及围挡施工期间再次调研现场,确定轨道围挡施工后车行交通运行较好,行人组织顺畅连续,公交服务较为便利。【结论】该交通组织方案为同类型轨道站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汪海 《河南科技》2023,(8):22-26
【目的】为了满足当今工业生产领域日益增长的设备维保需求,对行业现有主流设备管理系统管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大、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提供建议。【方法】基于现有技术案例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目前工业生产领域对设备管理系统的要求,依托现有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总结目前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实现方法的通用逻辑,结合行业痛点和技术发展趋势对系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结果】本研究从系统实现方式的技术角度出发,发现目前设备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已基本成熟,针对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设备管理需求,可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但各种方案之间的底层逻辑体系不会轻易发生改变。【结论】通过行业节点解析、设备健康诊断及预测性维护、平台化设备保全模式将是设备管理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对行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地铁施工信息化程度低,建模效率低的问题,研究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利用BIM技术,建立西安地铁八号线某标段模型,实现地铁模型的参数化设计。【结果】利用Revit二次开发技术,提高了地铁模型在Revit中的构建效率,完成地铁模型BIM技术交底。优化地铁施工场地管理,使得场地规划更加合理。【结论】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地铁智慧工地可视化关系平台构建,提高了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目前,我国对水工隧洞的开挖支护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信阳市四水同治水工隧洞为研究对象,对该工程支护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方法】通过FLAC3D软件建立模型,在支护方案的锚杆数量和喷混厚度两方面进行优化模拟计算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优化方案云图都与施工方案相似,数值上两种优化方案虽使围岩位移有所增大,但仍在安全范围内。(2)模拟锚杆优化方案虽使锚杆应力有所增大,但未超过锚杆应力极限承受范围。(3)模拟喷混优化方案与施工方案相比仅在数值上有差异,且变形位移在安全范围内。【结论】通过以上分析表明两种支护方案优化设计在安全性和经济实用性两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重庆市南川区鱼枧水库工程中溢洪道边坡所处位置地质条件复杂,开挖规模较大,加之不确定因素较复杂,导致该工程溢洪道边坡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方法】结合溢洪道左侧边坡的总体结构特征,研究选取两个典型剖面及相应的岩体力学参数,利用强度折减法对该边坡分别在不同工况和不同施工工序下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该边坡在未开挖及开挖支护两种工况下均满足稳定性要求,而在开挖未支护时处于不稳定状态;边坡采用边开挖边支护的施工工序比先开挖后支护工序产生的整体位移缩减15%。【结结论论】本研究验证了边坡支护方式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勇  孙佳佳 《河南科技》2023,(13):90-93
【目的】针对大跨度钢结构梁柱转换关键节点、超长结构楼板温度裂缝等问题,对智慧城市生活体验馆进行钢结构设计分析研究。【方法】基于关键节点的数值模拟、超长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对超长混凝土楼板升温降温进行模拟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大跨度钢结构梁柱转换关键节点构造加强措施方案科学合理,超长结构楼板温度裂缝控制措施在实践中能有效降低温度裂缝的出现。【结论】本研究为同类钢结构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湖底隧道施工通常具有地质条件复杂、难度系数大、危险性高等特点,为研究冻结法在隧道下穿湖底联络通道中的施工技术要点,依托某实际地铁工程展开研究。【方法】结合地质勘察资料,综合湖底特殊地质条件及水文概况,设计采用冻结加固技术预先对周围土体进行处理,合理设计和优化开挖与构筑施工技术,对相关施工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结果表明,冻结法施工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且适用于各种复杂的水文地质,如软土、流砂以及高水压和高地压地层。【结论】本研究对城市地铁湖底联络通道的安全和有效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