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西藏墨竹工县甲玛矿区为例,在简要介绍矿区地理位置,地质环境特征,气候特征和水文特征的基础上,对西藏墨竹工卡地区矿山开发利用过程中,潜在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甲玛矿区在雨季有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矿石及尾矿的不合理摆放和矿山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扰动使得矿区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可能性增加;矿山开采中产生的酸性废水,使得矿区发生岩溶塌陷的几率提高。最后,对该地区矿山开发过程中潜在的地质灾害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使矿山开发趋于合理,避免由于地质灾害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2.
小秦岭矿区内矿山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比较频繁,基于此,在详细论述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构造、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地质环境背景的基础上,分析矿山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和发展的条件以及发育特征,同时提出矿山泥石流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文彪  李建 《河南科技》2023,(2):107-111
【目的】土壤盐渍化一直是生态环境修复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揭示土壤盐渍化程度与空间分布特征是区域盐渍化防治与治理的重要依据。【方法】以红崖山灌区0~20 cm表层土壤盐分数据以及室内试验分析数据为基础,以Arcgis为基础,结合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研究该区土壤含盐量及盐基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以期为该区生态环境修复、盐渍土改良、农业生产发展等提供合理的依据。【结果】红崖山灌区土壤盐分整体呈现出西南侧整体偏低、局部偏高,东北侧偏高的趋势。其中,土壤含盐量、Ca2+、Mg2+、SO42-和HCO3-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度相似,表明红崖山灌区土壤中Ca2+、Mg2+与SO42-、HCO3-为主要的结合方式。【结论】为该区生态环境修复、盐渍土改良、农业生产发展等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周迎  易武  刘朝  敖亮  贲琰棋 《河南科技》2023,(12):101-105
【目的】探究不同地层岩性崩塌体的破坏特征,并提供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以鄂州鄂城区白雉山林场崩塌与鄂西兴山县下公堡崩塌为典型代表,结合现场实地调查一手资料对不同运动路线的崩塌落石滚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岩性落石破坏过程和坡脚的微地貌存在直接相关关系,寒武系覃家庙组白云岩落石滚动路线为三条近似平行直线,运动过程可以划分为裂隙扩张阶段、消能阶段、破坏解小阶段;粉质黏土夹碎石及中~微风化的闪长岩滚落的路线是发射状,运动过程可以划分为岩块风化阶段、崩落阶段、破坏解小阶段。【结论】崩塌体所处斜坡坡面地质特征存在差异性,崩塌体能量消耗过程、运动过程均不相同,因此防治措施也应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5.
新赤矿区煤矿采空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环境地质测绘、航卫片解译、山地工程、现场勘查、工程测量等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甘肃省崇信县新赤矿区煤矿采空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和评价.研究区包括地面塌陷7处共3.6km2,崩塌和滑坡灾害7处共648.4×104 m3,泥石流沟8条共46km2,在引发地质灾害的同时还造成矿区地表水与地下水体污染、土地及植被破坏、水文地质条件改变等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矿区及其下游约1.5万人、8.3亿元资产的安全.以上对我国同类矿山的地质环境研究与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矿坑涌水量预测是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设计部门制订开采方案、确定排水能力和制定疏干措施的主要依据,正确预测矿坑涌水量是安全开发矿山的重要工作。【方法】以湖北宜昌某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为例,探讨露天矿矿坑涌水量的预测方法。通过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构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建立水文地质数学模型,选用水均衡法与解析法两种方法联合估算矿坑涌水量。【结果】预测结果大致符合矿区客观实际。【结论】数据结果可供生产设计部门参考,同时为其他水文地质条件相似的露天矿的矿坑涌水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水利水电工程坝基深厚覆盖层地质条件对坝基渗漏有重大影响,需要研究深厚覆盖层地层岩性及其工程性质指标。【方法】以青海某水利工程为例,采用地质钻探、现场试验、地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坝基深厚覆盖层进行了详细分层,查明了该工程大坝坝基深厚覆盖层的地质条件。【结果】结果表明,深厚覆盖层的地层、岩性复杂多变,可能造成坝基渗漏问题,必须采用截渗墙进行坝基处理。【结论】结合深厚覆盖层地层、岩性特征,提出了坝基截渗墙施工中要重点关注施工过程的塌孔、漏浆、截渗墙墙体深度及厚度、墙体材料等问题,并针对截渗墙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深厚覆盖层截渗墙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征宇  张忠俊 《河南科技》2023,(14):109-114
【目的】解决矿山开采引发的鱼洞河流域含水层破坏问题。【方法】基于现场调查、取样试验、室内分析,总结分析含水层破坏现象及原因。【结果】提出三种治理思路,分别是源介分离、清污分流及多级沉淀。【结论】该思路的提出可为该流域矿山及类似矿山含水层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申粤 《河南科技》2023,(4):115-119
【目的】渠道边坡失稳可诱发渠道边坡滑塌及其他险情,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安全。【方法】以南水北调中线郑州段为例,对强降雨引起渠道边坡失稳造成渠道边坡滑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边坡防治措施,为类似水利工程边坡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结论】渠道边坡失稳由诸多因素引起,结合南水北调渠道运行过程造成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提出不同的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0.
祖恩厚 《河南科技》2023,(13):145-149
【目的】分析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现状,找出两者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方法】以生态强省为视角,结合河南省自身实际,分析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点,提出两者耦合发展对策。【结果】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呈现出生态经济后劲明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耦合发展合力正在形成等显著特点。虽然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基本做到耦合协调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自然资源压力大、经济转型任务重、产业结构调整有待深化、生态环境污染不容乐观、生态经济结构单一等。【结论】河南省需要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完成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技术革新,从而使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度更高、协调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石灰岩露天矿山作为我国砂石骨料的主要来源,分布范围广,开采面积大,对环境、土地的影响深远。本文基于对石灰岩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大气污染、土地资源破坏地质环境问题等的分析,提出了粉尘防治、土地复垦、地质环境问题防治等绿色开采措施,以有效保护环境,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确保安全生产,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2.
刘超  谢雷 《河南科技》2023,(8):112-116
【目的】消除河道治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进入到河道中的工业废水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目标水质的稳定。【方法】通过归纳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工业废水进入城市河道中的危害,并提出相关治理建议。【结果】通过先截污再分流、内源治理、构建良好的水下生态环境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有助于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良好的治理效果。【结论】工业废水进入河道后因其成分的复杂性极大地损害了河道生态,对工业废水入河的治理应实行先短期后长期的方式,通过源头治理和后期控制方可实现河道水质长期的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3.
刘庆伟 《河南科技》2023,(15):155-158
【目的】化工企业的生产具有高危险性,每年各地因化工产品的存储运输不当导致的爆炸事件层出不穷,对此,政府提出针对化工企业建设双重预防机制的方案。本文研究了化工企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旨在对企业落实双重预防机制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解读、相关文献研究和部分化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政策领会、机制建设、主观意愿、人才构成等方面对目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结果】从实际了解到的数据和调查来看,目前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和落实还存在很多问题,认知、落实、动力和人才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论】化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还不成熟,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政府和企业应通力协作,共同推动双重预防机制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核桃坪矿区位于秦岭中央复合造山带的商丹缝合带南部南秦岭构造带内,矿区主要矿体赋存在白龙洞组、两岔口组中,多与区内石英脉体共生,受构造控制明显。【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研,发现矿区石英脉体与裂隙方位基本一致。通过区内节理方位统计分析得出,该区石英脉体可大致分为近EW向和NE—NNE向两组,同时NE—NNE向石英脉多形成时代较晚且与成矿过程关系密切;选取成矿期石英脉进行包裹体测温研究,测得该区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冰点温度,进一步估算矿区成矿流体盐度、成矿压力和成矿深度等数据。【结果】核桃坪矿区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中-高盐度、低密度流体特征,矿床成矿过程中流体性质变化较大。【结论】流体混合作用可能对钨矿化形成起到了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地下矿山测量一直以来都是矿山测量的重点和难点,而传统测量技术效率较低,已无法满足现代地下矿山监测的需求,将新技术应用到地下矿山监测中,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方法】本研究利用GeoSLAM Horizon扫描仪,以霍邱县张庄铁矿某矿段为试验区,对地下矿山巷道进行测量。【结果】运用SLAM技术可快速构建地下巷道模型,且模型整体平滑美观,能准确反映各巷道的走向,且在巷道拐弯和连接处模型表达准确,不存在异常扭曲和变形的情况。根据模型可快速生产巷道轮廓线,所得结果均能导入CAD软件中进行数据分析。【结论】GeoSLAM技术在地下矿山测量中具有效果好、测量精度高的优点,能大幅度提高地下矿山监测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评估煤矿采空区建设场地的适宜性。【方法】本研究以济源市某光伏发电项目为例,基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并结合野外调查成果、建设工程特征,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预测煤矿采空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场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并进行分级,对建设场地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地面塌陷、基坑边坡失稳等。评估区煤柱边界内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基本适宜该工程建设,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和遭受的地质灾害应采取避让、抗变形结构技术、禁采、基坑边坡崩塌防治等有效措施;煤矿煤柱边界以外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建设场地适宜该工程建设。【结论】针对评估结果提出防治对策,为项目防灾减灾及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地质灾害性危险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生物矿化修复技术(MICP)对腐蚀破坏后的硫铝酸盐水泥制品进行修复试验研究。【方法】模拟实际硫铝酸盐水泥制品的破坏进行侵蚀破坏试验,利用MICP技术对破坏的水泥砂浆试块进行修复研究。为确保试块反应充分,利用先浸泡后烘干再浸泡的循环处理方式,使溶液与干燥试块之间形成压力差,并通过试块内部的毛细作用均匀进入试块当中。通过监测试验试块质量和强度变化来探究MICP技术修复的有效性。【结果】随着修复次数不断增加,试块质量在修复处理12次后较未处理时增加4%,抗压强度增加1 131%。由试验结果可知,MICP技术能显著避免试块质量损失,提高劣化试块抗压强度。【结论】MICP技术对破坏后硫铝酸盐水泥制品修复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800 kV白浙线长江大跨越工程复杂地质下的桩基施工难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今后同类型工程施工提供建议。【方法】本研究从优化施工机械选用、细化施工方法、合理运用长护筒、采用新型制浆材料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旋挖钻机对包含流沙的复杂地质适应性好、对深层岩石掘进效率高等显著优势,同时辅以北斗导航桩基信息化系统及超声波成孔检测装置等技术手段。【结果】在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施工方案后,大跨越桩基施工效率及成孔质量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经工程实际验证,优化施工方法后的旋挖钻机在复杂地质桩基施工中全部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矿产开采造成大量矿山环境被破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区域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利用遥感解译技术开展矿山地质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实现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监控和管理,为矿山地质环境的执法监督和科学管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的制定、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重庆市南川区鱼枧水库工程中溢洪道边坡所处位置地质条件复杂,开挖规模较大,加之不确定因素较复杂,导致该工程溢洪道边坡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方法】结合溢洪道左侧边坡的总体结构特征,研究选取两个典型剖面及相应的岩体力学参数,利用强度折减法对该边坡分别在不同工况和不同施工工序下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该边坡在未开挖及开挖支护两种工况下均满足稳定性要求,而在开挖未支护时处于不稳定状态;边坡采用边开挖边支护的施工工序比先开挖后支护工序产生的整体位移缩减15%。【结结论论】本研究验证了边坡支护方式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