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中强  黄冠 《河南科技》2023,(13):72-77
【目的】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对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个普通混凝土柱和3个UHPC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柱进行竖向轴压模拟试验,研究不同加固材料、加固层厚度对钢筋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UHPC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柱和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荷载—位移曲线趋势基本一致,但UHPC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提升更为明显,并且随着加固层厚度的增加,承载不断提高。本研究分别选取20 mm、30 mm、40 mm厚度的UHPC加固层钢筋混凝土柱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进行承载力比较,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柱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54.6%、192.9%、264.1%。【结论】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进行承载力试验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工程实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矩形柱在偏心受压情况下的极限承载能力。【方法】针对规范上已有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公式均以等效矩形应力分布图为基础的现象,本研究基于平截面假定,对混凝土压应力分布曲线进行积分并推导新的计算公式,通过MATLAB计算推导公式的理论值与钢筋混凝土矩形柱偏心受压构件试验所得的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矩形柱在偏心受压下,受拉区、受压区破坏现象与理论基本相符,通过推导的公式计算的极限承载力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较高。【结论】本研究验证了该推导公式可以对一般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情况下的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某公路5×30 m预应力箱梁桥为工程背景,为确定墩身偏位对结构承载的影响。【方法】利用高精度全站仪对墩身垂直度进行检测,并采用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在考虑墩身偏位影响的基础上对桥墩承载能力进行验算分析。【结果】结果表明:6.274 m高的圆柱形墩身立柱,在垂直度为4.96‰时,墩身截面强度和抗裂能力仍能满足设计要求,且承载力仍有较大富余。【结论】偏位后的桥墩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目的的】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梁在火灾作用下的抗火性能。【方法】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来建立钢筋混凝土梁传热模型,模拟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在四面受火作用下的温度场变化情况,并分析梁截面温度的分布规律,从而研究防火涂层类型、涂层厚度对梁截面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结结果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涂有三种不同防火涂层后,梁截面温度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涂抹相同类型涂料时,涂层越厚,同一时刻下钢筋的温度越低。相对而言,膨胀型防火涂料(超薄型和薄型)对梁截面温度的降低作用更明显。【结论】因此,防火涂层能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耐火性能。  相似文献   

5.
李烨 《河南科技》2023,(4):67-70
【目的】本研究对延安东绕城高速公路上跨包西铁路、西延高铁立交工程主桥施工技术开展系列探讨。主桥桥型为2×70 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型T型钢构桥,整幅设置,整幅宽33.6 m。【方法】主桥T构梁采用转体法浇筑。该桥主梁为单箱四室双斜腹梁的单元截面;主墩为空心桥墩,单箱双室散射截面大;该桥采用单墩式转体制,转体系统包含下转盘、中铰、上转盘、转体牵引装置等构造。对主梁、主墩、转体结构采用Midas Civil程序和Midas FEA进行计算。【结果】计算结果显示其所有技术指标都符合标准要求。【结论】该桥的施工方案结构设计合理、经济性好,尽可能地保证了其施工期间铁路轨道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长大隧道施工中,洞内往往通风效果差或不足,其施工环境很差,严重影响作业人员健康及机械设备安全。【方法】为研究长大隧道多阶段复杂组合式通风,以贵南铁路大方山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计算的手段,对隧道出口不同阶段通风方案进行设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隧道出口采用三阶段设计方案可以满足洞内通风要求;通过PVC增强维纶布风管和拉链式接头制作的风管可以很好地降低漏风率,适当增加风管直径可大幅降低风阻影响。【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安全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廖耀青 《河南科技》2023,(10):48-53
【目的】为避免无人机飞行中出现严重的气动弹性问题,针对无人机机翼刚度分布设计不合理之处,开展无人机机翼模态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提出一种基于模态分析的机翼变截面结构布局轻量化设计研究方案。【结果】基于无人机机翼有限元仿真模型,开展机翼约束模态仿真分析,发现机翼在翼梁、翼肋等方面需要进行尺寸优化设计,进而改善机翼刚度。并提出一种变截面翼梁结构,通过TOPSIS方法进行排序获取了最优解。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机翼结构质量降低34%,机翼约束模态频率得到极大改善。【结论】通过模态分析开展无人机机翼结构优化设计,可在满足刚度合理分布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机翼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过程中出现的工程问题。【方法】本研究收集整理了湖南省沅陵县101座小型病险水库工程资料。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了沅陵县小型病险水库存在的共性工程问题有防洪能力不足、结构安全隐患、坝基存在渗漏等,进而分析了造成这些工程问题的主要原因。【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规程规范要求,提出了除险加固的相应技术措施。【结论】为类似除险加固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我国高烈度区目前大多数单独使用BRB或黏滞阻尼器进行消能减震设计,而混合减震技术则可以实现两种阻尼器优势互补,大幅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方法】本研究根据消能器不同的特性,在一栋13层框架结构中设计了四种混合减震方案。【结果】通过ETABS将这四种减震方案分别进行多遇、罕遇地震下的动力时程分析,并与无控结构进行对比,发现四种混合减震方案均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结论】其中将黏滞阻尼器设置在底部楼层,BRB布置在层间位移角较大楼层的布置方案消能减震效果最佳,达到了提高抗震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廊涿干渠工程自试运行以来,经历了2次爆管过程。为了保证廊涿干渠正常输水,需采取降压运行和工程加固措施,将原设计下调节方式优化为中控制下调节方式,并在管道末端设置调压塔。【方法】本研究通过建立输水管道系统模型,对管道各种运行调节工况进行模拟计算,以验证新调节方式和调压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通过计算,确定了调流调压阀、调压塔的操作规程等设计参数。【结论】结合廊涿干渠实际运行情况,验证了降压运行和工程措施的有效性,保证了管道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分析交流架空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强度的分布规律。【方法】本研究选取某条拟建110 kV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效电荷法,通过Excel软件,对多种不同架设方式的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强度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不同架设方式,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强度规律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呈现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的趋势。【结论】工频电场强度的预测计算,可为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吕清显 《河南科技》2023,(1):96-100
【目的】基于EPC项目设计阶段,分析湿陷性黄土地基基础采用的2种技术方案。【方法】以钻孔灌注基础和强夯法2种处理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比较,比较两种方法在处理本项目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适用性。【结果】经对比分析发现,钻孔灌注桩基础不用考虑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且能满足上部结构承载力要求,沉降变形小,但造价高、工期长;强夯法能够消除土层的湿陷性,提高土层的承载力,而且造价低、工期短。【结论】综合比较本项目确定强夯地基处理方案,强夯法在处理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轻微~中等湿陷等级土层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可消除湿陷性,提高土层地基承载力,使得满足设计要求,便于施工、节省工期、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RPC盖板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价值,进行RPC130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盖板的对比试验。【方法】试验采用液压千斤顶进行盖板的逐级加载,根据荷载—应变曲线,辅之以荷载—挠度曲线和肉眼观察判断盖板开裂情况,对比分析RPC130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板的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判断其安全状况。【结果】由于适量钢纤维的存在,RPC盖板的破坏过程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板相似,呈现适筋梁破坏特征;RPC130盖板开裂应变明显大于钢筋混凝土盖板,具有更好的韧性和延性;相对于设计荷载1.5 kN,RPC130盖板和钢筋混凝土盖板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的平均安全系数均大于2,承载能力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但RPC盖板重量不到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板的1/3,采用RPC盖板可大幅降低安装劳动强度,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结论】通过增加RPC盖板中钢纤维的含量,可提高RPC盖板的抗弯极限承载力;RPC130盖板开裂应变平均值明显大于钢筋混凝土盖板,说明相比于普通混凝土,RPC材料具有更好的韧性和延性;RPC盖板的重量约为26 kg,不到普通钢筋混凝土盖板重量的1/3,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情况下,采用RPC盖板可大幅降低安装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速列车运行模式及高速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多种外界干扰,在区间通过能力临时失效干扰的前提下,为高速列车运行调整提供一种可行的建模及求解方法。【方法】确定高速列车运行调整优化的目标函数,结合高速列车运行的实际情况,将列车运行调整过程转化成相应约束条件,建立区间通过能力临时失效条件下高速列车运行调整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同时,设计滚动时域算法对模型分阶段进行求解,力争在较短时间内给出调整方案。【结果】基于部分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数据,对所提出的模型与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与分析。【结论】仿真试验证明,采取调整方法可有效减小干扰对列车运行秩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胡心勇 《河南科技》2023,(10):71-74
【目的】选择合适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通过构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案评价体系,可以较好地实现温控方案的优选。【方法】本研究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评价体系中指标的确定方法。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给出指标权重确定的具体步骤,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论证。【结果】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结论】本研究对类似工程可以起到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哲 《河南科技》2023,(13):86-89
【目的】为了提高山地风电场道路设计的能力,确保大件设备的运输,应对风电场道路进行全阶段的详细设计规划。【方法】本文主要分析风电场道路设计规划的大件设备运输和实际重点、难点,首先,确保运输条件的可行性;其次,结合风电场道路设计的基本参数,根据工程情况选取经济性最优的参数方案;再次,考虑设计过程中的其他风险因素,争取做到风电场道路设计规划可行性与经济性的均衡,为风电场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结果】结果表明:合适的道路路径,合理的道路参数将大大降低道路的造价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性。【结论】该研究详细阐述了道路设计中的各类关键因素,有助于深刻认识风电场道路对工程的重要作用,为下一步的项目建设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目前,我国对水工隧洞的开挖支护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信阳市四水同治水工隧洞为研究对象,对该工程支护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方法】通过FLAC3D软件建立模型,在支护方案的锚杆数量和喷混厚度两方面进行优化模拟计算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优化方案云图都与施工方案相似,数值上两种优化方案虽使围岩位移有所增大,但仍在安全范围内。(2)模拟锚杆优化方案虽使锚杆应力有所增大,但未超过锚杆应力极限承受范围。(3)模拟喷混优化方案与施工方案相比仅在数值上有差异,且变形位移在安全范围内。【结论】通过以上分析表明两种支护方案优化设计在安全性和经济实用性两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正飞 《河南科技》2023,(14):15-20
【目的】随着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已成为工程分析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对实际工程中缺失设计资料的老旧桥梁进行智能化检测和可视化管理及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针对老旧桥梁结构,提出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三维形态测量法,利用搭载单目相机的无人机来采集綦江城北大桥和内江沱江四美大桥的引桥部分影像,利用Smart3D软件来重建桥梁结构的实景三维模型,测量其具体尺寸,并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获取到的桥梁三维实景模型纹理清晰、尺寸数据精度较高。【结论】了解桥梁结构的状况及获取尺度数据,为后续BIM重建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顾晓伟 《河南科技》2023,(15):45-49
【目的】探讨张大高铁地震预警监测系统与牵引供电系统接口测试的内容、方法、步骤和预期结果,为已开通运营的高铁线路编制地震预警监测系统施工技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高铁地震预警监测系统预警、报警、控制车辆运行、控制牵引供电系统停电的原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牵引供电接口测试可分为监控单元内部牵引供电接口逻辑组合功能测试和模拟地震波信号验证系统能否报警并触发牵引供电系统停电两部分。【结论】根据张大高铁现场工程测试实践,验证了接口测试的方法和步骤逻辑合理、可操作性强,并达到预期效果,为工程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淮北煤矿芦岭Ⅲ4采区轨道上山巷道为工程背景,研究强膨胀性软岩对围岩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并设计出合理的支护方案,保证巷道稳定性。【方法】采用SEM扫描电镜实验研究岩性微观成分,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巷道围岩的变形及受力进行模拟,提出高预应力、高强度的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结果】研究表明,巷道岩性以蒙脱石、伊利石为主要成分,通过模拟可以发现,在未加支护的情况下,巷道会有较大的变形,而在支护方案下巷道围岩的变形明显缩小。【结论】通过对巷道围岩的分析,可以认为高预应力、高强度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为淮北矿区类似条件的矿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