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亚种间杂交稻发育籽粒中ATP酶活性及其调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了灌浆期籽粒中ATP酶活性变化动态及其激素与多胺调控。结果表明:花后3 ̄18d籽粒中的ATP酶活性,强势粒明显高于弱势粒,物质运转率或籽粒充实好的组合(亲本)高于物质运转率或籽粒充实差的组合(亲本),灌浆初期籽粒中的ATP酶活性与谷粒充实率、受精籽粒粒重和物质运转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开花后2d分别喷施低浓度ABA(0.05mmol·L^-1)、IAA(0.  相似文献   

2.
亚种间杂交稻强弱势粒的灌浆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 优2070、 优419及其恢复系2070、中419为材料,研究强弱势粒的灌浆动态和籽粒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变化,认为强势粒灌浆启动早,对弱势粒有明显的灌浆抑制,这种灌浆动态与强弱势粒淀粉磷酸化酶的活性是相适应的.虽然亚种间杂交稻组合强势粒与弱势粒的结实率低于其恢复系,但由于组合具有穗大粒多的高库容特点,使其产量仍高于恢复系.  相似文献   

3.
水稻强,弱势粒灌浆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改变水稻源、库关系的方法探讨了水稻强、弱势粒结实差异的生理原因。水稻谷粒灌浆有一定的阶段性和顺序性,强势粒优先灌浆充实。在灌浆过程中,强势粒的可溶性糖、水分含量、呼吸强度及ATP含量变化等均比弱势粒强。谷粒的能障水平与许多代谢强弱呈负相关。此外,谷粒内源ABA有促进灌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几个杂交稻组合为材料,测定其单粒或半粒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胚乳结构,结果表明:在籽粒灌浆盛期之初,杂交稻籽粒平均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粒间差异较大,至灌浆盛期之末,其直链淀粉含量明显增高,粒间差异减小;杂交稻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性状的分离与胚乳结构变异没有明显确的关系,胚乳结构可能不存在遗传传分离。  相似文献   

5.
温光对水稻抽穗后剑叶衰老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不同温光组合下水稻衰老和籽粒灌浆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灌浆期间高温促使水稻剑叶的衰老加快;同时籽粒灌浆加速,有效灌浆期缩短,籽粒充实度降低.实验还表明,同一穗中弱势粒受到的温光影响比强势粒要显著.遮荫能减缓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下降速度,延缓叶的衰老,但遮荫同时会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籽粒充实度不够.籽粒灌浆速度主要受温度调控,但前提条件是需有充足的光照。  相似文献   

6.
选用杂交水稻冈优527、D优363和汕优63为材料,应用Richards方程对四种灌水方式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研究了水稻的灌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湿润灌溉与"湿、晒、浅、间"灌溉方式(简称C处理)两种灌水方式由于强弱势粒在整个灌浆期内的灌浆速率较高,有利于籽粒的灌浆和充实,提高了结实率和千粒重,因而其产量较高;而旱种下强弱势粒在整个灌浆期内的灌浆速率低,从而影响其籽粒尤其是弱势粒的灌浆,降低了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7.
不同灌浆时期土壤水分对水稻籽粒灌浆性状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粳稻品种新丰2号为材料,采用桶栽,研究了灌浆不同时期土壤水分对籽粒含水量、粒重和充实度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灌浆速率快速增加期与相应粒位籽粒快速脱水期同步,强势粒在花后10~20 d灌浆速率较高,粒重和充实度增加迅速,而弱势粒则在花后15~20 d和花后25~30 d;籽粒含水量与粒重及充实度的关系因粒位和灌浆时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花后5 d和花后15~40 d,弱势粒含水量与其粒重及充实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花后10~25 d,强势粒含水量与其粒重和充实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花后5 d则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花后15~25 d适度控水可同时提高强、弱势籽粒的粒重及充实度。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冬小麦不同蘖位和粒位籽粒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京冬8和京冬11为材料,选取有2个分蘖成穗的植株,测定各单茎基本生物学性状,强、弱势粒蛋白含量及其组成,淀粉含量及其组成。结果表明,主茎穗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贡献明显高于分蘖穗。小麦植株不同部位籽粒粒重、蛋白质和淀粉的组成存在明显差异。随蘖位增大,单穗粒重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强势粒的千粒重和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弱势粒,但弱势粒的淀粉含量高于强势粒。强势粒的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高于弱势粒;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较少,粒位间差异不明显。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低分蘖位(主茎)、强势粒对品质的影响明显高于高分蘖、弱势粒。  相似文献   

9.
1994 ̄1997年对小麦籽粒胶乳细胞增殖与充实的生理基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丙二醛(MDA)含量低,光合功能强的花后叶片处理制造并输出光合产物多、胚乳细胞数多、粒重高。在胚乳细胞增殖阶段,籽粒中蔗糖合成酶活性低,有利于维持籽粒中较高蔗糖浓度,促进胚乳细胞增殖,而在充实阶段,较高的蔗糖合成酶活性有利于促进蔗糖向淀粉转  相似文献   

10.
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了亚种间杂交稻组合赣化7号的维管束结构特征与及结实特性。结果表明,其结实率低主要表现在中部及下部二次枝梗籽粒源不足,维管束负担过重和发育不健全是其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