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汉洲 《科技资讯》2012,(7):245-245
小蚕共育得到许多知名企业家和一些有养蚕技术的干部和相关机构的认可,纷纷加入到小蚕共育开发队伍之中,小蚕共育逐渐推广开来,但在实际小蚕共育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简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后提出改进小蚕共育五点主要措施,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郭辉 《汉中科技》2009,(5):24-24
阐述了小蚕共育中要做好及时补湿、催青、收蚁和小蚕饲养管理,掌握蚕室温湿度,定量定时给桑,适时扩坐除沙,做好眠起处理和小蚕消毒防病等技术措施,以提高小蚕共育技术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夏秋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秋季蚕桑生产不利因素较多,直接影响了蚕茧的产量和质量。通过加强桑园管理、蚕品种的选择、消毒防病、小蚕共育及大蚕饲养、上簇等方面的技术措施的实施,可提高夏秋蚕茧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小蚕共育正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但很多共育室是用煤球炉直接加温育蚕的,不仅因煤价高直接影响养蚕的经济效益,而且容易引起共育员及蚕种煤气中毒。现在,江苏的东台、大丰等县普遍采用壁灶加温育蚕,实践证明,这确实是育蚕加温的一个好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日,高县科技情报所牵头组织5户种养业大户到落润乡国安村进行现场培训,以现身说法方式传授实用技术。种养大户就自身发展谈体会,与农户进行相互探讨,并针对不同农户的需要进行现场讲解示范。在蚕棚和桑园里,就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纸板方格蔟、消毒专业化、一步成园栽桑和蚕桑综合立  相似文献   

6.
一、蚕丝产业发展现状 略阳县是省、市蚕桑生产基地县,也是陕西省蚕丝产业一体化建设科技示范县。当地农民素有兴桑养蚕的传统习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蚕桑生产就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和水平,尤其是集中催青小蚕共育、桑树冬芽接等技术已在全市领先,曾是其它各县市参观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7.
果胶在食品加工和医药上具有广泛的用途,是国内外市场上的紧俏物资。我国广大蚕区的蚕一砂产量很大,价格低廉,风干后便一于存放。利用提取叶绿素的蚕砂_滤渣制取果胶、综合加工有着十_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蚕砂果胶具有成本低、资源充足、。不受季节限制等优点,而且工艺不复杂、操作简便,为综合利用蚕砂满足食品工业及医药需要,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1工艺提作技术(1)滤渣、洗涤。将提取叶绿,素及其钢钠盐的蚕砂滤渣,用清。水洗涤2次,每次5-8分钟。-(2)压榨过滤。将洗涤后的.蚕砂渣装人布袋内过滤,再进行压榨…  相似文献   

8.
浅谈春秋蚕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夏秋蚕期气候特征和桑叶叶质变化,指出饲养夏秋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夏秋蚕高产、优质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小蚕共育饲喂过程中,饲喂机械多采用撒喂方式.针对饲喂机械桑叶撒喂均匀性不够、饲喂精度不足等问题,以一种桑叶饲喂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饲喂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采用SolidWorks对该饲喂机进行建模,并在离散元软件EDEM仿真环境下,以输送带速度、赶料辊转速以及输送倾角为影响因子,设计了正交试验,研究其对桑叶撒喂均...  相似文献   

10.
西方近代化蚕学理论和养蚕技术于晚清传入中国.其内容主要包括蚕体解剖学、蚕体病理学、巴氏制种法、栽桑与养蚕技术等.栽桑与养蚕技术,有的与中国传统方法如出一辙,而其中化学杀虫剂和近代化喷雾器对晚清中国蚕业来说.是全新的东西.它们是近代化科技的产物,传入中国后,对中国蚕桑业的近代化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张万治  康树仁 《汉中科技》2010,(5):53-53,55
根据实践经验和小蚕生理特点,阐述和介绍了养好小蚕的关键技术、眠起处理方法和掌握给桑量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徐江燕 《科技信息》2009,(5):145-145
论文针对中小服装企业信息化和数据分析技术发展的现状,提出中小服装企业应该引进数据分析技术,并且应从中小服装企业的实际出发,重视低端的数据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3.
夏秋蚕是夏蚕、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的总称。从6月中、下旬开始,陆续饲养到10月中、下旬。安徽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整个夏秋期自然温度、湿度一般都适合蚕的生理需要。夏秋季桑叶生长快,可以养几批,提高蚕室、蚕具的利用率;气温高,可以加速蚕的生长发育,使蚕期缩短,并能节约补温材料。但夏秋季养蚕也有不利的一面,如温度过高,病原体多,叶质差等。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夏秋季养蚕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确保夏秋季蚕茧稳产高产。 一、夏秋蚕期特点 1.气候特点 在6~10月这段时间内,气候变化频繁,温、湿度经常超出蚕的需要。梅雨季节,下雨前闷热,下雨时低温多湿,天晴后温度比较高;入伏后天气逐渐炎热起来,早秋温、湿度变化较大,温度最高的时期,往往出现持续性的高温,有时久晴不雨,这些气  相似文献   

14.
中小河流的管理涉及到很多内容,是一项极为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小河流的管理对时空信息的要求很高,应用传统的数据收集、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将3S技术应用到中小河流管理中,使中小河流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项非工程措施,为中小河流的管理、规划、治理、防洪减灾、预报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夏秋蚕饲养特点,介绍了夏秋蚕饲养技术要点,主要是改善叶质,增加营养,严格消毒防病,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做好上蔟保护等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山区目前的养蚕方式,房屋占用量大、所需蚕具多,且投资大,已不能适应规模化、专用化、优质高效的蚕业发展要求。要使山区蚕桑生产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将大棚养蚕技术与山区的实际相结合进行推广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山区大棚高效养蚕技术推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蚕病防治剂     
近年来,日本大力提倡省力养蚕技术,但蚕病的为害率达百分之几或更高,损失很大,因此,十分希望消灭蚕病的有效蚕病防治剂。过去,在蚕室、蚕具、稚蚕用具上消毒和对蚕体散布消毒,一般广泛使用的有醋酸苯汞、福尔马林、苯甲酸、水杨酸、漂白精或五氯酚等,但这些药剂还不能完全达到防治的目的,若使用量不适当、室温过高或蚕体虚弱,药害的危险性大,而且最近出现抗性菌种有增多的趋势。因此,在现有的药剂中,仍然缺乏具有彻底防治作用的种类。  相似文献   

18.
金才富 《科技资讯》2006,(26):240-241
文章分析了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的CAD技术应用状况,讨论了中小制造企业的CAD选型、CAD技术人才的培养、制造信息化准备与实施、相应的组织管理改革和CAD的应用策略等,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萧山县大园公社灯塔大队,去年共饲养夏秋蚕110张,蚕品种系“东34×苏12”及其反交,平均张产茧71.76斤。64.208亩桑地,平均亩产夏秋茧122.8斤,是该县张产、亩产最高的一个大队。现将他们养好夏秋蚕的技术措施总结分析如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20.
珙县科技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发扬争、抢、拼的兴珙精神,在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中取得了六突破。一是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又有新的突破。新建禾康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竹荪健康工程技术研究院,成功地将珙县智溢蚕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升格为宜宾市智溢蚕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获专项研究实验经费20万元。二是争取科技资金和科技奖励又有新的突破。珙县蚕业生产获四川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