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初,赛宾在哈佛大学创立近代建筑声学。1926年叶企孙创建清华物理学系的同时,主持清华大礼堂听音问题校正,开启了中国近代建筑声学研究。1936年叶企孙拟定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电音学专业,培养出中国建筑声学的开拓者马大猷。中国建筑声学奠基源自清华大学,在于清华科学大师与理工融通的学术风格、物理教育传统以及学术体制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清华大礼堂听音问题校正不仅是发生在清华大学的个案,对于形成期中国物理学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
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是国内的主要声学研究单位之一,具有声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正式成立于1984年。其前身是物理教研室的建筑声学科研组(1954年)和超声科研组(1956年),1964年建立声学研究室。目前,该所设有超声研究室、环境声学研究室、建筑声学研究室和噪声与振动控制研究室;拥有教授(研究员)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人,高级工程师3人。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现有建筑面积2300m~2,拥有体积268m~3标准混响室、净空16×11.4×6.6m大型消声室、隔声测试室、低频直列式驻波管、管道消声测试系统、超声消声  相似文献   

3.
声环境作为建筑物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建筑设计人员的重视。安徽理工大学北校区3号楼原为化工部化校老楼,并校后进行了装修改造但听课效果不良。通过对教室声学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根据建筑声学理论,确定房间容积和混响时间,利用混响时间公式,用计算法对教室进行建筑声学设计,为教室音质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0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征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导报(北京)》2010,(8):103-103
由中国声学学会主办的“2010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将于2010年12月1日在哈尔滨举行。征文范围:物理声学;水声学;超声学、量子声学与声学物理效应;冲击与振动;噪声、噪声效应及其控制;结构与建筑声学;语言声学与语音通讯;生理与心理声学;生物声学;音乐声学;气动声学与大气声学;  相似文献   

5.
钱立功 《科技信息》2006,(6):395-396
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二、分类教学的理论依据:分类教学法是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具体运用三、具体做法:1、分类教学的目标2、分类教学的模式和做法:(1)分类建组,(2)分类备课,(3)分类授课,(4)分类辅导,(5)分类布置作业,(6)分类测试,(7)分类评价,四、分类教学的效果五、分类教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几年来我系选修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课的同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换行不影响计算结果,(二)换列后必有行的反变换,(三)行反变换要采用负步长,这三个问题是编程序时同学容易忽略的问题,(四)列与常数列的互换,(五)求逆矩阵中行与列的反变换,后两个问题在阅读现有程序和编程序时难于理解。以上问题现有教材中又没有说明,根据近年来在教学中的体会,写出此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森林水文生态效益计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本文所论述的系统包括三类技术方法:(1)利用电子计算机对现有资料定量分析,以便在一个大的范围内(如一国或一省)建立数学模型,并同林区划分联系起来,(2)到林场或其他森林经营企业作一次考案,以便发展多种用途的林业,(3)建立一个长期固定的实验站,以便观察和记录在不同集水处或一些典型森林群落的森林效益,提供计量和评价的参数。文中分别给出了上述三类技术方法的实例,它们构成了一个计量和评价森林水文生态效益的f完整系统。  相似文献   

8.
<正>马大猷(1915年3月—2012年7月),物理学家、无线电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当选第一批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房间声学简正波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我国现代声学的奠基人。主要从事物理声学、建筑声学和噪声控制方面的研究。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7年获德国弗朗霍夫学会颁发的金质奖章和ALFA奖。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相似文献   

9.
一、一般物理书在对洛伦滋变换式进行推导时所存在的谬误1)程守洙、江之永编写的《普通物理学》(第三版)第一册P_(240)中,(1)式:x=k(x′ vt′)是在x为一定点、与t无关的基础上建立的,(3)式:x=ct中的x却为t的函数,是一个以速度c运动的动点。(1)式与(3)式中的x含义各异,所以把(1)、(3)两式联立、互相代换是毫无道理的。2)赵志田、刘一贯译《相对论原理》一书,爱因斯坦本人的《论运  相似文献   

10.
91一个退化的渗流问题考虑斜边界问题O“uZ厉丁’ au(0,t) 一Ot00,t〔〔0,t,);x=枣甲(下),印(t)〔C’(〔o,T〕)。令::“=v,下=t、2(t)一要一=、、宜魏、x、(。)甲/(、)仑兰,。<二<:,。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单元开系的热力学方程dU=TdS-PdV μdn,(1)dH=TdS VdP μdn,(2)dF=-SdT-PdV μdn,(3)dG=-SdT VdP μdn,(4)可得化学势μ的表达式如下:μ=((?)U/(?)n)_S,V=((?)H/(?)n)_S,P=((?)F/(?)n)_(T,V)=((?)G/(?)n)_(T,P)。(5)以上各式中U、H、F、G 分别表示系统的态函数内能、焓、自由能和吉布斯函数;S、T、P、V、n 分别表示系统的熵、温度、压强、体积和摩尔数(下同)。  相似文献   

12.
根据建筑声学理论各知识点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利用可变混响时间空间的特点,将多个基础性、验证性、设计性实验有机地揉和成了一个综合性实验,用于加强建筑声学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联系。因其具有传统实验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内容丰富、系统性强、节省实验时间、立体化认知、综合性考核方式等,提高了学生的厅堂音质和噪声控制设计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自觉将建筑声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建筑设计的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3.
复杂动态网络同步控制及其在信息物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物理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物理系统,物联网被认为是信息物理系统的一种简约应用.基于复杂动态网络及其同步控制思想,研究信息物理系统中的控制问题.首先,阐述复杂动态网络模型、复杂动态网络同步控制、网络故障诊断;其次,提出信息物理系统中的控制问题,分析复杂动态网络同步控制技术在信息物理系统控制中的应用;最后,对信息物理系统中控制问题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职物理教学评价是中职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在中职物理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阐述了现行中职物理教学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即注重终结性教学评价,忽视过程性教学评价,指出了中职物理教学评价改革的必要性,而后根据中职学生学习的特点,提出了中职物理教学评价革新构架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筑声学是现代声学的重要分支,在国家建设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文章系统梳理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建筑声学的发展状况,讨论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建筑声学的建立与发展情况,并对其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12年规划"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和结果文献[3,4]提出了描述非定常人口控制过程的数学连续模型:( )+μ(r,t)p=0在 Q=Ω×(O,T)内,(1.1)p(r,o)=p_0(r)在Ω=(o,r_m)内,(1.2)p(o,t)=v(t)在(o,T)内,(1.3)v(t)=β(t)integral from r_1 to r_2 h(r,t)k(r,t)p(r,t)dr 在(o,T)内,(1.4)  相似文献   

17.
烟叶抗张强度与烟叶质量评价指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了174个初烤烟叶样品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并将抗张强度与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各评价指标与抗张强度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包括外观质量中的油份、身份、成熟度,物理特性中的厚度、叶面密度、平衡含水率,化学成分中的总糖、还原糖、总氮、氯,评吸质量中的香气质、刺激性、燃烧性。结果也同时表性,抗张强度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烟叶质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统计的汉英法律文献亚句子级对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统计的句子对齐是根据双语句子的长度在所有可能的对齐中找出概率最大的一个·提出两种对齐汉英语料的参数计算方法,使对齐模型中的评价函数满足标准正态分布·参数s2的值是对训练语料中的所有点(l1,(l2-cl1)2)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所得直线的斜率,s2的另一种求法是直接计算方差·实验结果表明汉英法律文献亚句子级对齐的正确率为98 8%,召回率为99 2%·  相似文献   

19.
<正>用驻波管法测定了杉木,银杏、泡桐、红松、马尾松、香樟、酸枣木、水曲柳、装饰纤维板和杉木不同表面积的法向吸声系数α_p,得到在一定条件下法向吸声系数α_p与入射材料表面声波频率ν的实验曲线。它对研究木材及其制品的吸声特性和在建筑声学中的应用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蒙太格语法是由美国逻辑学家理查德·蒙太格创立的一种形式语言理论,是在一阶逻辑的基础上,通过对语句的结构和赋值增加了某些强有力的形式工具而形成的.形式语言包括(i)一阶谓词逻辑,(ii)模态算子,(iii)时态算子,(iv)兰姆达抽象,(v)形成谓词内涵和外延的算子.蒙太格提供了一个类型论的结构,这种结构允许对每种表达式加以量化.蒙太格的形式语言又可称之为内涵语言.他依据个体,真值,可能世界和时间座标以及所有这些的函项概念给出了内涵语言的的一个模型.内涵语言使我们能给出对自然语言语句的间接解释.其方法是,首先将语句映射为内涵逻辑中的翻译语言,然后给出这种语言的解释.本文主要阐述蒙太格语法产生的历史背景,阐述奠定了蒙太格语法基础的逻辑和哲学中的语义学早期传统,并将这种传统与语言学中的语义学传统相对照,后者表现出了与蒙太格理论的重大的和富有争议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