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证据是民事诉讼的基础,民事证据的收集是民事诉讼活动的核心。目前随着我国以当事人举证为主,以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为辅的审判制度的改革,并且现行的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存在弊端,致使当事人收集证据困难。应当加强当事人收集证据的制度保障。建议尽快制定通过《证据法》;实行证据开示制度;建立依当事人申请的法官协助取证制度;完善"知情人员"违反证据;建立对证人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举证遇到的诸多障碍以及民事审判改革所追求的诉讼效益和程序正义价值取向,都反映和呼唤举证责任程序保障机制的建立,本从当事人取证。审前证据交换,证人作证人以及法院查证等四个方面,对构建我国民事举证责任程序保障制度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市场经济下法制民主化的客观需要,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对传统的民事审判方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由于内在的相关性,新的审判方式必然会对证据制度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势必成为民事审判改革的一大"重音"。而现实中取证保障被忽视、"取证难"的现象层出不穷,如何切实地增强当事人取证能力,保障其证明权的顺利实现,正是建构民事诉讼证据调查令制度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4.
举证的风险     
正面对权利人的诉讼攻击,被告如何举证,有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任何一个合格的律师都清楚,不是所有的证据都可以拿到法庭上去"坦诚相见"。律师必须为当事人考虑,提交该证据是否会对当事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或后果。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立法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公布,规定了《民事诉讼法》中关于举证时限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仍然暴露了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过于严厉,举证时限制度配套制度不健全,当事人的举证能力得不到保障这些立法缺陷。然而要不断修改和完善这些立法缺陷,就必须通过举证时限制度由法律来直接规定,设立与完善举证时限的配套制度,扩大当事人、律师的调查取证权来改善这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民事审判以事实为根据包括三类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的事实;需要当事人举证证明达到事实清楚或者高度盖然性的事实;介于两者之间的需要当事人举出一定的证据但又达不到高度盖然性的标准根据经验法则可以认定的事实。民事审判中运用经验法则认定事实容易造成对案件事实的误认且比较混乱。正确运用经验法则认定案件事实需要立法和司法解释,也需要进行广泛宣传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7.
关于当事人举证责任与人民法院收集证据的关系问题,学术界曾存在三种观点。(1)完全责任说。即认为从调查、收集到提供全部诉讼所需之证据均由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负责,人民法院的职责仅在于审查、核实证据;(2)共同证明主体说。即认为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及人民法院都是证明主体,都负有收集或提出证据的责任。其中人民法院的证明活动处于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3)互相结合说。即当事人举证与人民法院收集证据相结  相似文献   

8.
证据交换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阶段实施的一项重要制度。该制度对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诉讼目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该制度的规定不尽合理,对当事人的证据知悉权未予充分保护:一是体现在该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当事人逾期提交证据的法律后果不清晰、不合理;二是该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允许当事人提交新证据,但对新证据定义不清晰。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强化证据失权,设定提交新证据的门槛,赋予超期举证一方证明是新证据的义务,并在法律中对新证据的类型予以明确界定以充分保护当事人的证据知悉权。  相似文献   

9.
公安部在内部规范性文件中将"调取证据"规定为一项具体的取证措施,并做了较为详尽的规范。现行规范对调取证据的性质界定不明,与搜查、扣押等措施的界限不清,以致制定相关规则时,未能理顺与其它取证措施间的相互关系,给侦查人员在运用此措施时造成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困惑。设置"调取证据"这一专门的取证措施本身的意义在于规范任意侦查行为,而无权创设一类新的强制性侦查措施。因此,有必要对其在程序上进一步加以规范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各国纷纷进行民事诉讼司法改革之际,我国也在进行着一系列的司法改革。许多学者提出,我国应从立法上设置当事人证据失权制度,以适应我国的庭审模式的改革。本文从证据失权制度所应体现的公正与效率等价值理念出发,分析了在我国设置当事人证据失权制度的必要性,并就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我国在建立证据失权制度时,必须要考虑到当事人的举证能力,同时还要完善相关的制度,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证据失权制度。  相似文献   

11.
证据,是诉讼程序中的第一要素。从立案到开庭审理,从当事人举证到合议庭合议,证据的作用贯穿始终。而作为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产物,电子证据的频繁出现,对三大诉讼法原有证据制度形成了冲击。基于当前我国电子证据制度立法和实践混乱的现状,本文就电子证据在当今中国诉讼程序和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当前学界众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当将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归于非独立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计算机犯罪问题。针对如何从云中全面、便利地获取到可信、完整的数字证据,提出了一种云取证中间件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远程控制端证据再现、服务端证据分析和监控管理、客户端内存获取和分析3个部分。该设计比传统在线取证方法更符合传统物证技术的要求,提高了取证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证据的可信度。在Windows 10系统(客户端)和Centos7.0(服务端)系统上的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是有效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联邦宪法修正案授予每位公民有限的人身及居所隐私的权利。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保证这些宪法修正案能得以实施的具体法律规定。法庭采用证据排除规则有三个主要原因:制止警察违法取证的行为,维持法庭的廉洁性,鼓励国家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教导国民遵守法律。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相比,内部制裁的方式会阻碍警察和检察官的工作能力,对警察提起损害赔偿之诉效果又不理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规范警察取证行为、保障公民宪法权利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4.
对公证的证据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伟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10):69-72
公证是国家授权的专门机构和人员依法定程序对有法律意义的行为、事件和文书进行居中证明、监督,并赋予其特定法律效力的活动,公证的效力通常包括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法律行为成立要件效力三个方面。公证文书之所以比其他普通文书具有较高的效力,就在于公证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如果缺少调查取证,就会削弱公证的证据效力。实际中,存在着公证文书与一般书证的区别、公证事实与法律推定事实的区别、民事诉讼法中关于举证推翻公证证明的规定与举证责任倒置的区别的情况。公证立法过程中应明确公证处的调查取证权及调查取证程序,以增强立法的保障与规范性。  相似文献   

15.
调查取证是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它是行政处罚案件处理的初始和调查核实过程。是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也是一切行政执法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程序。调查取证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执法案件的质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依法取证,导致辛辛苦苦取得的证据无效或丧失取得有效证据的有利时机,给我们的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造成被动,若当事人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往往会导致被撤销或败诉的发生,为贯彻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我们在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活动中,必须做到取证的客观公正性和合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歌德说过: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本文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结合自己平时的所思所想,论述了证明负担分配在现代诉讼模式(当事人主义模式)与包龙图式诉讼模式(职权主义模式)中的不用意义和地位,促使人们转变观念,认清举证不力的后果,将举证不力从司法不公中剥离出来。通过简单认识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帮助当事人更好的运用证据这一诉讼角逐的武器,最终赢得法律的公平。  相似文献   

17.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了计算机犯罪问题。针对如何从云中全面的便利的获取到可信、完整的数字证据,本文提出了一种云取证中间件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3个部分,远程控制端证据再现、服务端证据分析和监控管理、客户端内存获取和分析,该方法比传统在线取证方法更符合传统物证技术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取证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证据的可信度,已在Windows 10系统(客户端)和Centos7.0(服务端)系统上验证,是有效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电子证据取证不规范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电子证据取证的质量效率和司法公平公正。通过对取证程序、取证主体和取证技术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分析,认为既要尊重技术的规律,也要重视法律的作用,应当用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取证活动,以促进电子证据取证学科健康、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电子证据的概念以及常用的取证方式,针对网络聊天自身的特点,结合常用的电子证据取证方式,对网络聊天形式的电子证据的取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数字取证平台技术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高科技的犯罪案件,取证人员已无法采用传统的方式采集完整的数字证据,须藉由取证工具的辅助以收集与分析数字证据,用科学的方法产生取证报告. 文中探讨计算机取证与手机取证的技术与工具,并自行设计与开发相关的取证雏型系统. 已开发完成的取证系统可以收集Windows/Linux计算机与Android手机数字证据,进行系统分析,且可尝试还原删除的信息并找出与案件相关的犯罪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