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10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阿富汗总统加尼举行会谈。习近平祝贺加尼就任阿富汗总统,欢迎他上任不久即把中国作为正式出访的首个国家并出席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北京外长会开幕式。习近平强调,中方重视发展中阿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支持阿富汗实现平稳过渡与和平重建。中方支持阿富汗融入地区合作,欢迎阿方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2月26日,首次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外长对话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外交部长王毅主持对话,阿富汗外长拉巴尼、巴基斯坦外长阿西夫出席。王毅表示,阿富汗、巴基斯坦是中国的传统友好邻邦和战略合作伙伴,三国山水相连,利益相融、人文相通。当前,阿富汗处在关键转型期,政治和解与经济重建任重道远。巴基斯坦进入维护稳定和推进发展攻坚期,需要良好外  相似文献   

3.
<正>9月26日,外交部长王毅在美国纽约出席阿富汗重建与区域合作高级别会议时表示,国际社会应明确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的优先方向。中方的主张是:支持阿富汗的民族团结政府,营造阿富汗国内外和平环境,探索阿富汗特色的发展道路,促进阿富汗融入国际社会。王毅表示,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的承诺。同日,王毅在美国纽约会见了第70届联大主席吕克托夫特。9月27日,王毅在美国纽约集体会见了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四驾马车"外长,包括现任主席国厄瓜多尔外长帕蒂尼奥、前任主席国哥斯达  相似文献   

4.
《世界知识》2014,(22):6-6
<正>10月31日,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第四次外长会在北京钓鱼台芳华苑举行。14个地区成员国、16个域外支持国、12个国际和地区组织、4个国家和组织作为主席国客人共46方的外长或高级代表出席。李克强总理出席开幕式并讲话,阐述了中方对解决阿富汗问题的五点主张,表示中方将继续坚定奉行对阿友好政策,支持阿推进和平和解与重建进程,帮助阿能力建设,支持阿融入地区合作。外交部长王毅和阿富汗外长奥斯马尼共同主持会议。王毅表示,阿富汗正处于政治、安全、经济三重过渡期,既呈现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5.
邓浩  李天毅 《世界知识》2022,(10):28-29
<正>4月22日,“俄罗斯+中亚”第五次外长会以视频方式举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这五个中亚国家外长共同强调在阿富汗问题上开展合作,以防止恐怖极端势力向中亚蔓延,共同努力确保中亚和平稳定。与会各方也同意加强粮食、网络、生物安全、贸易等领域的合作。此次会议在俄乌冲突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6.
协议签字后,阿富汗仍面临几个棘手问题需要妥善解决,美苏之间的某种默契可能成为隐患。经过长达六年的马拉松间接会谈,终于在4月14日分别由巴基斯坦外长、喀布尔政权外长和美苏外长签署了四个有关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文件。这一重大事件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2月9日,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在伊斯兰堡举行的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第五次外长会。王毅表示,过去一年来,阿富汗民族团结政府在各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并同塔利班举行了首轮和谈。但阿富汗仍未摆脱武装冲突、恐怖主义、毒品泛滥等问题的困扰,国内和解进程也未能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8.
去年12月16—20日,巴基斯坦外长和阿富汗卡尔迈勒政权外长在日内瓦举行了间接会谈,由于苏联拒绝从阿富汗撤军,致使会谈又陷入僵局。双方同意今年二三月间再次间接会谈。这次会谈是1982年以来巴基斯坦和卡尔迈勒政权两国外长在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下举行的第六轮间接会谈。在前三轮间接会谈中,苏联态度僵硬,坚持撤军是苏阿之间的事,别人无权  相似文献   

9.
【中外关系】华国锋总理五月二十七日至六月一日访问日本;二十九日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强调努力发展中日友好维护世界和平。我国政府代表团二十九日到南斯拉夫访问。阿根廷总统魏地拉五至十日访华。津巴布韦副总理兼外长穆增达五至七日访华。邓颖超副委员长率人大代表团九日抵法国访问。【亚洲】解放阿富汗伊斯兰联盟主席九日发表声明说,阿人民决不同苏联谈判。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任命的谋求解决阿富汗问题的三人委员会六日再次确认要苏军撤出阿的原则。印度外长拉奥三至七日到苏商谈阿富汗问题,苏顽固坚持侵阿立场。南朝鲜军队二十七日重新控制光州市并残酷镇压群众。《印度快报》二十八日报道,苏印签订苏向印提供十六亿二千五百万美元武器装备的协议。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知识》2020,(17):7-7
8月1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阿富汗外长阿特马尔通电话。王毅表示,当前,阿富汗和平和解进程进入关键时期,攸关阿未来前途命运。作为阿最值得信赖的近邻,中方比任何国家都更希望看到阿富汗实现和平稳定与重建发展。阿人内部谈判是实现和平和解的关键之举,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阿各方都应以国家长远利益为重,相向而行,妥处分歧。这一进程应以保持阿国内和平稳定为前提,而不能允许再次发  相似文献   

11.
外交小灵通     
<正>【中国与阿富汗领导人互致贺电庆祝中阿建交60周年暨"中阿友好合作年"】在贺电中,习近平主席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阿关系,愿为帮助阿富汗推进和平进程发挥建设性作用。李克强总理说,中国政府珍视中阿友谊,致力于发展中阿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习近平就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向奥朗德致慰问电】习近平在慰问电中表示,恐怖  相似文献   

12.
时事概览     
正美国和俄罗斯两国外长举行会晤5月19日,正在冰岛出席第12届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单独会晤。这是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两国外长首次面对面会晤。据冰岛媒体报道,双方就伊朗核问题、阿富汗问题等国际热点问题交换了看法。布林肯说,拜登政府希望与俄罗斯建立"可预测的、稳定的"关系,双方可以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2月26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阿富汗外交部长拉巴尼、巴基斯坦外交部长阿西夫在北京举行首次三方外长对话会,并发表联合新闻公报,为未来三国合作定下"政治互信与和解""发展合作与联通""安全合作与反恐"三大主题基调。此次对话会是2017年6月王毅外长穿梭访问阿巴两国以及多年来三国诸多副部级、司局级等层面外事对话与磋商的重要成果。按照中国一直秉承的外交政策,中阿巴互为重要战略邻  相似文献   

14.
<正>3月21~27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赴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出席了伊斯兰合作组织外长理事会第48次会议并访问了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与尼泊尔四国。其间,王毅在3月25日对印度进行的工作访问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这也是自2020年中印边境西段发生冲突后,中国官员对印度的最高级别访问。中印关系出现回暖征兆。  相似文献   

15.
1960年8月21日,陈毅副总理兼外长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阿富汗王国,参加阿富汗王国的独立节庆典。是年我34岁,有幸在陈老总访阿期间担任首席波斯文翻译,亲历了中阿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38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仍萦回脑际。中国和阿富汗有着悠久的友好关系。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曾到过阿富汗,公元四五世纪中国高僧法显、七世纪高僧玄  相似文献   

16.
外交小灵通     
<正>(摘自外交部网站)4月25日,习近平主席就尼泊尔当日发生强烈地震向尼泊尔总统亚达夫致慰问电。对不幸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对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诚挚慰问,并表示中国政府愿根据尼方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救灾援助,相信尼泊尔政府和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灾害,早日重建家园。同日,李克强总理、王毅外长分别向尼泊尔总理柯伊拉腊、尼泊尔外长潘迪致慰问电。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知识》2015,(4):6
<正>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印度外长斯瓦拉吉。习近平请斯瓦拉吉转达对慕克吉总统和莫迪总理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习近平指出,去年9月我访问印度期间,受到印度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友好接待,至今记忆犹新。以此访为标志,中印关系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两国领导人共识不断得以落实,双方友好交流合作势头很好。  相似文献   

18.
1986年12月27日苏军入侵阿富汗7周年,国际社会强烈呼吁苏联军队撤出阿富汗。卡斯特罗在第三次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上重新当选为国务委员会主席。 28日印度、巴基斯坦外交秘书昨今在伊斯兰堡举行会谈,讨论了签订禁止攻击彼此核设施条约问题。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结束对沙特阿拉伯的两天访问。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抵约旦进行两天工作访问。 29日巴基斯坦外长雅各布·汗一行24日至今访问我国。 美  相似文献   

19.
谋求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第五轮间接会谈,将于8月27日举行。回顾过去4轮会谈,几乎都是无结果而散。最近的一次是今年6月20日至25日举行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外长在日内瓦由联合国秘书长私人代表科多维斯居间传话,也由于在苏联撤军问题上未达成协议而未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20.
王晋  李怡彬 《世界知识》2023,(18):36-37
<正>8月27日,以色列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在意大利外长塔亚尼的主持下,以色列外长科恩与利比亚外长曼古什在罗马举行会晤。以色列和利比亚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两国外长在历史上首次举行会晤。这似乎预示着两国关系会出现新的突破,但却很快出现反转:利比亚国内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反对同以色列发展双边关系,迫于压力,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总理德贝巴宣布,暂停外长曼古什的职务,并对其进行“行政调查”。利比亚与以色列外交接触“高开低走”,看似出人意料,实则是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