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环境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描述并分析了人民广场这个重要的城市空间场所,以"环境知觉-空间认知-场所精神"为线索,指出了广场设计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进步和自然灾害频发,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被提到了新高度.在用地紧张的城市环境下,探索避难空间集约化使用的途径,将住宅建筑中的"高效空间"理念结合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进行研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探讨"空间高效"理念对避难场所规划设计的指导意义.并将避难场所中的"高效空间"理念运用到避难场所规划设计中,以三明市城市文化广场为例,践行"高效空间"理念.提升应急避难场所的防灾效益、经济效益、土地利用效益等,从而构建一个功能完善、平灾结合、空间高效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相似文献   

3.
"多合一"场所,指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内的场所,主要包括"多合一"门店和其它"多合一"场所.我国有14亿人口、3亿多个家庭,家庭日常所处的居民住宅是受火灾影响最大的场所.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2020年全国火灾及接处警情况显示,全年共发生居民住宅火灾10.9万起,占火灾总数的43.4%,造成917人死亡、499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77.5%和64.4%.自2017年以来,湖南省共发生"多合一"场所较大亡人火灾9起,死亡37人.居民住宅尤其是其中的"多合一"场所火灾防控面临长期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中国传统住区构成方式和人情交往方式,探讨了以场所性、关联性、整体性为基础的社区空间环境构成方法,认为应从社会学及文化学的视角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民用住宅户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坚持"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住宅不仅是人们生活起居的场所,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载体."人性化"、"个性化"空间需求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各种空间的住宅设计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和享用.在房型套内功能上,除了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外,还要满足娱乐、休闲、就医、购物、文体活动等其他需要.  相似文献   

6.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遴选出英、法、汉方位隐喻词"BELOW"、"DESSOUS"和"下面"作为跨语个例进行对比研究,从中发现英、法、汉中表示同一意象图式概念的"BELOW"、"DESSOUS"和"下面"在隐喻拓展方面相似性与差异性并存.这个研究结果不仅再次佐证了"许多抽象概念结构部分源起于意象图式结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隐喻思维"这一语言认知观,而且揭示了方位概念隐喻在上述不同语言文化中的普遍性规律.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在学习中突出学生自主性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设计初步课是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一年级设计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调操作性的设计课程,其主要内容是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的训练,为二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学打好基础,它是构建一年级新生的专业学习思路的重要阶段.设计初步课教学改革:首先,从空间认知和设计技巧训练入手,优化空间认知的教学内容体系,从个体、群体、建筑、环境等各层次出发,构建空间构成、人体尺度、空间调查、先例分析、环境认知等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空间意识;其次,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场所体验"教学改革手段,引导学生在建筑设计课进行任务分析、现场踏勘、现场分析、设计交流、成果汇报等环节,密切结合"场所"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教改注重教学环节设计和过程把控,强调引导式教学和团队合作,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学生结合其对不同类别、不同尺度空间的认知,完成空间认知作业,并在选定场地以场所体验的形式再次认知空间,在课程中以不同形式展现其思考和分析的结果,并用于设计作业.  相似文献   

8.
选取福州市仓山万达广场、宝龙城市广场两个大型购物中心,应用城市意象理论,通过认知地图分类归纳,构建大型购物中心意象空间因子,赋予各意象空间因子最具代表性的意象空间元素.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定量统计比较不同属性特征的消费者对大型购物中心意象空间因子的感知差异.研究发现:(1)大型购物中心意象空间由基础配套设施、服务指示设施、景观营造设施、服务功能分区以及非物质空间5类因子构成,各意象空间因子包含对应的意象空间元素;(2)微观空间尺度的大型购物中心具有"可意象性";(3)消费者的个体属性影响其对大型购物中心意象空间因子的感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索旅游者地理空间认知的规律,使旅游信息的表达更符合旅游者空间认知特点。方法利用旅游者的旅游环境意象图,结合地理空间认知理论,分析旅游者空间认知过程。结果旅游者地理空间认识模型由旅游现实世界模型、旅游地理空间概念模型、旅游地理空间尺度模型和旅游地理空间项目模型组成,各模型具有不同的组成和转换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旅游者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三大知识,即旅游地标、路线和旅游空间结构性知识。结论旅游环境意象是研究旅游者地理空间认知的重要工具,认知模型和认知知识的获取,有助于在信息和计算机世界中探索适合于旅游者认知的信息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
老旧住区是老年人主要的居住场所,老旧住区街道开放空间也是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选取南京市锁金村住区街道中10处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行为注记法和问卷访谈法,分析了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需求、空间的环境和使用特征,并且选取5种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与街道开放空间要素进行关联研究,分析每种活动与各空间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得出影响老年人使用开放空间的相关要素.在此基础上,从老年人活动需求角度提出老旧住区街道开放空间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