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正碳离子、负碳离子、自由基等主要中间体在有机化学反应中的状态分析,论述了中间体的稳定性与有机反应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传统电子效应及芳香过度态正离子稳定性角度,对五元杂环化合物代表物呋喃、吡咯、噻吩的亲电取代反应难易程度作了解释。同时,扩展了环稳定性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传统电子效应及芳香过渡态正离子稳定性角度,对五元杂环化合物代表物:呋喃、吡咯、噻吩的亲电取代反应难易程度作了解释。同时,扩展了环稳定性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讨论有机活泼中间体碳正离子稳定性基础上,讨论了它作物为底物、试剂时对产物的影响,及由其稳定性所推动的重排产物。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正碳离子的稳定性与反应活性的关系,任何能分散缺电子碳上正电荷的因素,都能使正碳离子稳定.越稳定的正碳离子越易形成,反应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6.
<正>有关重排反应的试题,在近几年的奥赛试题中频频出现。何谓重排反应呢?这涉及到碳正离子。何谓碳正离子?它指的是含有一个只带六个电子碳原子的原子团,是很多有机反应的中间体。德国的Hans Meerwein被称为“现代碳正离子化学之父”,英国的Christopher Ingold、美国的Frank Whitmore在研究烯烃的加成反应、醇的消去及取代反应、卤代烷的消去及取代反应时做了大量的观察,这些观察表现出一个基本相似的反应格式:反应中产生碳正离子中间体。1963年,George Olah报道了直接观察到简单的烷基碳正离子,这是对碳正离子理论最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碳正离子的产生.稳定性大小顺序,以及参与亲电加成、取代.消除、他子重排反应的机理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化学热力学原理探讨了物质稳定性的概念.并根据过渡态理论分析了物质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的关系.通过皮应物、产物及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与反应活性的关系,将反应体系的能量和反应速率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9.
在氯化汞和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催化下,从(-)-薄荷酮生成的α-羰基烯酮环二硫代缩醛和甲代烯丙基氯化镁经1.2加成所生成的醇,以甲醇、水分别作为溶剂和亲核试剂可发生重排-环合作用,得到8-甲氧基和8-羟基卡拉烯。其机理涉及碳正离子重排及碳正离子-烯键分子内环合反应。本反应为从酮(或醛)出发合成酚类化合物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碳正离子是一种活泼的反应中间体,但由于它的高活性,往往寿命很短,实验观测比较困难。量子化学可以从理论上填补实验的空白。通过理论计算,可以了解各种碳正离子的结构、稳定性和光谱。Hoffmann等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用MINDO/3,CNDO/s+UGCI方法对一系列C_7H_7~+的结构、稳定性和光谱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碳正离子 1,2 重排的氢、甲基迁移重排机理,结果表明其历程是一种正离子系统中的原子迁移的协同历程,从而说明了一般有机理论中认为其历程为负离子型的迁移的观点是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12.
报导了制备无水全氟辛基磺酸(POSA)的一种新方法,并报导了制备POSA催化环已醇、叔丁醇、仲丁醇、异丁醇、苄醇与带取代基的芳香化合物的F-C烷基化反应.多数反应得到50%左右收率的一取代产物.叔丁醇、仲丁醇、异丁醇三者的反应都得到叔丁化基产物,表明亲电进攻发生在碳正离子形成并重排为稳定的叔碳离子之后.本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后处理容易、不消耗其它溶剂、催化剂可循环使用或再生回收.  相似文献   

13.
以S-苄基异硫脲盐酸盐为固定相,以不同浓度的盐酸为展开剂,对44种金属离子的反相纸层析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表明,S-苄基异硫脲盐酸盐对某些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能,并能成功地分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4.
为避免盐渍土在固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体积变形危害,研究其自生体积稳定性。制备了290mm长的试件,利用高精度位移测量系统,测试了不同含量的氯盐与硫酸盐在不同固化剂体系下引起的固化土的线性膨胀/收缩率,分析了C a2 、N a 以及含水率对膨胀/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氯盐盐渍土不会发生较大的体积变形,而固化硫酸盐盐渍土可能引起巨大的膨胀率;采用矿渣-粉煤灰-水泥复合固化剂,参与化学反应而产生膨胀性产物的C a2 减少,可以降低固化盐渍土的膨胀率。当C a2 不足而N a 充分时,氯盐和硫酸盐不会对化学反应起促进作用。含水率会影响固化土结构的疏密程度以及膨胀性产物的生长位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CNDO/2方法对几种冠醚与碱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的配位反应能进行了计算。所得配合物稳定性次序与热力学实验结果一致;配合物的总能量计算还表明.在溶液中,碱金属水合离子与冠醚配位将形成稳定的水合物.图2,表5,参9。  相似文献   

16.
橘皮黄色素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橘皮黄色素的提取条件及pH、温度、金属离子、有机酸、糖类、氧化剂、还原剂等对橘皮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橘皮黄色素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一定的耐氧化还原性,在中性及微碱性环境下较稳定,常用的食物添加剂对色素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3-溴-5-硝基苯基苄基醚的制备方法 .苄醇对3,5-二硝基溴苯的芳香亲核取代反应极易受后续副反应的影响,对反应中碱、溶剂、浓度、温度、反应时间和投料量等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在DMF中50℃下与苄醇和叔丁醇钾反应10 min可以高产率得到克级目标产物.反应体系的颜色变化可作为判断反应终点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铁离子吸收氧化法脱除H2S技术的反应机理研究进展,为该技术的工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介绍了该技术中的典型工艺及其原理,根据各个工艺的优缺点提出:Fe3+离子的快速再生,脱硫液中铁离子的稳定性以及H2S脱除过程中副反应的控制是关系各个工艺应用和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日益提高的工艺经济性需求下,生物化学方法脱除H2S技术是天然气脱硫值得选择的发展方向,其中菌种筛选及培养技术是其研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室成功合成了苄基丙二酸固体,并对其捕收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苄基丙二酸对方铅矿具有很强的捕收能力,在药剂用量很小和很宽的pH值范围内(pH=4~10),方铅矿回收率都在90%以上;对闪锌矿的捕收能力较强,回收率随pH值增大而逐渐减小;但对菱锌矿基本无捕收能力.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苄基丙二酸能与方铅矿表面的Pb发生O—O螯合,形成六元环螯合物,同时还伴随有分子和离子共吸附现象,而在闪锌矿表面仅发生分子吸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用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连接到二乙烯基苯交联聚苯乙烯上,形成不溶性的固体高分子相转移催化剂,在此催化剂下研究了以氯化苄的甲苯溶液为有机相和以亲核试剂的水溶液为水相的取代反应动力学。用气相色谱法定量的研究了搅拌速度、温度、不同的亲核试剂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反应速率常数随搅拌速度增加而增加,当搅拌速度达到某个定值后,反应速度常数不再变化;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并得到了氯化苄与硫氰酸钾反应的表观活化能;还指出了在三相催化下,氯化苄与不同亲核试剂反应时的负离子活性次序为SCN~->I~->B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