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权利主要体现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上,它是农民集体的财产权、不动产物权。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增值速度的加快,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认为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可观,对土地权属的重视也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也由此更为突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形地貌、土地用途类别等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第一次全国农村土地利用调查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土地管理的需要。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对土地资源信息更多、更细、更完善的服务要求,必须探索更好、更便捷的方法来开展第二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本文,笔者以洛阳市吉利区为例,对基于GNSSCORS技术的第二次农村土地权属调查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立国的基本要素之一。土地调查,是全面查清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权属及利用状况等,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实现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贯彻落  相似文献   

3.
<正>土地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条件和载体。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开展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行业用地调查、存量建设用地调查以及园区调查,是满足国家宏观调控、政府决策和严格土地管理的需要,本文对此做一浅述。  相似文献   

4.
土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广大农民关心的焦点问题。本文结合济源市土地流转实际,对土地流转的方式、土地合理流转的作用及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推进土地合理流转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也不断发展。在土地资源的调查中运用测绘技术,能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更新效率,为国土局提供更加准确的土地资源信息。本文主要探讨测绘技术在土地更新调查中的应用,首先分析测绘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进程,然后阐述测绘技术在土地更新中的应用,最后总结测绘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必经的阶段,也是实现农村土地报酬递增、农村人口市民化流动的重要途径。现阶段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民迫切希望进城务工,但是由于户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农民不愿意完全离开土地。为了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以城乡土地和劳动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者协调机制的分析,分别从土地、劳动力两个维度提出加速两者城乡要素流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三个丘陵为主的调查区按地形、地貌进行土地整治分区,然后讨论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的方法,再分别对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的建设规模和补充耕地的数量潜力与质量潜力进行分析计算,最后对调查区土地整治综合潜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于2013年6月9日通过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进行了对外公布。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根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河南省于2007年开展了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二次调查首次采用覆盖全省的遥感影像作为开展工作的调查底图;统一按照国家标准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按政府统一组织、地方细化调查、国家掌控质量的组织模式,全面查清了全省的土地利用现状,掌握了土地资源家底。本文就二次土地调查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及有关技术问题的处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叶聪云  翟宁 《河南科技》2011,(10):29-30
<正>现在土地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土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土地问题关乎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需要建立有利于控制土地的相关调控机制,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体制保障,这其中土地执法监察工作至关重要。然而在实践中,土地执法监察难度较大,在实际工作中各个环节都有难点,具体来讲,土地执法监察难主要表现有五难,即发现  相似文献   

10.
对于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土地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的土地制度是与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为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观,为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极大的帮助。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情况的变迁,我国的农村人口已经开始向城镇大量转移,如何在这样的现状下兼顾土地承包关系的存在与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健全,对于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自1996年完成第一次全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至2006年的10年间,全省经济社会建设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全省土地利用状况以及城乡土地权属发生了巨大变化,现有的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和图件与实地的土地利用现状差异较大,严重制约着各级政府对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做出有效决策。在此形势下,河南省按照国家要求于2007年6月正式启动了全省第二次土地现状调查工作,至2009年5月,全省行政辖区内159个县(市、区)的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工作全部完成。成果核查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面对全省海量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快速高效的成果核查技术方法,是保证核查工作科学性和核查结果可靠性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正>土地资源调查与管理涉及大量的时间、空间、属性信息以及其他各种数据,地图作为空间信息的载体和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之一,是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地图信息,主要是电子地图,能够将各种土地信息汇集在一起,以定位、定量、时间和属性等数据对土地资源的现状和演变过程作出系统的分析,形象地表示出来,可以在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上进行分析和研  相似文献   

13.
遥感技术具有高效性、动态性、覆盖面积广、获得信息速度快等优势。基于遥感影响的优点应用与土地变更调查中能够充分发挥其在动态监测中的准确性、高效性进行科学的决策服务。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因为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在土地变更调查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介绍了遥感技术在登封市土地变更调查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我国土地调查发展过程中,常因技术手段存在缺陷,导致调查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来建立实景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模型来完成相关调查工作,使土地调查工作更加高效、便捷。【方法】为探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土地调查工作中的应用优势,使用无人机搭载单目相机来采集影像,利用ContextCapture Center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与实际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三维模型的优缺点。【结果】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建立的三维建模的土地边界清晰、建筑分明,可应用到土地调查工作中。【结论】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可提高土地调查工作的完成效率,同时为我国未来的国土调查等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漳州师院学报》2021,(2):84-87
赛珍珠与莫言的作品都将目光聚焦到中国的大地上,共同挖掘隐藏于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恋土情结,总结出人与土地关系的三个历程:恋土、逃离与回归。但在分析农民逃离土地的原因上,赛珍珠更侧重于天灾人祸,而莫言则更倾向于时代因素。在恋土情结的涌动下,人与土地的关系走向缓和,赛珍珠选择以科技兴农的方式让农民回归土地,而莫言则着重描绘农民土地成坟、无奈回归的苦难命运。通过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呈现本土与跨文化视角下中国乡村的历史记忆与时代变化,深入反思当下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必须相应地采取必要的保护和治理措施,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其实,土地资源保护与土地治理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往往在土地保护措施中,就包含着土地治理的性质;而有些治理土地的措施也起到了保护土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玲 《河南科技》2009,(11):39-39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国特色的不动产用益物权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依法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物权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18.
<正>土地,是一个国家人民的生存之本,是人类宝贵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土地管理法则是一个国家管理基本财产的制度。春秋时期,管仲曾经说过,"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政也。"土地的正确分配和使用,对国民生活乃至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处理好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其发挥最大功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严剑冰 《河南科技》2011,(13):19-20
<正>土地是社会经济、政治的根源。土地的稀缺性和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有一整套有效的制度来保证它的充分合理利用,以利于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日益加速,加之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如何保证18亿耕地的红线下满足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是一个十分棘  相似文献   

20.
贾群  李朋飞 《河南科技》2013,(11):144-145
公路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分析了公路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现状;在安康至汉中高速公路设计过程中对路线、路基、桥隧、取弃土场进行优化设计,对节约土地数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垦方案,提出了一系列节约土地的措施;最后,对政府在公路建设中的土地资源保护应采取的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