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鲍碧雁 《科技信息》2011,(1):I0291-I0291
在重点高中也存在部分英语学困生,我们老师不能忽视这些学生,更不能歧视他们,而应该给予关注和关爱。本文对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探讨相对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纵观当前教育,我们的老师已经很好地认识到:对学生应该怀有满腔热情富有爱心,可是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注意教育的方式。面对学生的错误,老师教育的方式无不外乎以下几种:有的老师心急如焚,有的老师责骂有加,有的老师苦口婆心……可是我们的学生真的能感受到,老师内心深处那份挚热的爱了吗?不能!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把我们的爱给挡住了,甚至把学生推的离我们更远。如何才能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我们的这份爱,同时又让这份爱产生最大的效应呢?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发现我们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从心开始,从学生的心理开始。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是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学生.学困生有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这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地对待学困生,在他们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感化他们,让他们有信心去学习.  相似文献   

4.
学困生是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学生。学困生有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这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地对待学困生,在他们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感化他们,让他们有信心去学习。  相似文献   

5.
吕妍 《科技咨询导报》2013,(32):213-213
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东西。在优秀教师的队伍中,我们能学会不要挖苦讽刺学生;不要对学生大喊大叫;要给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留面子,不能当着众人面前和他争论。他们懂得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能够理解和包容学生。而且,他们能经常运用赞美的语言给学生带来鼓励和动力。  相似文献   

6.
付应科 《科技信息》2009,(7):257-257
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学段,教育心理学上称该阶段是“危险期”,表现之一是学生生理逐步发育成熟而心理却极不稳定,出现了“求异”的行为现象。本文以自已亲历的班级课堂上出现的一次男女同学求异的行为现象为契机,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新形势下,进行认真的反思,得出几点启示: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学生人格(尽可能少的扼杀他们的生机,尽可能多的赢得发展的契机);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促进他们求真向善):以平静的心态对待每位同学(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好差也不是不可变化的,要教育学生树立终生爱学习,受教育的观念);避免用完美的尺度去规范同学(对他们的求异心理.早恋行为,不能视为“洪水猛兽”,象对待“瘟神”般的严加防范和扼止,把学生看成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进行圣化教育)。通过这些反思和启示,提高自已的教学素质,做好一个适应现在教学形势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7.
潘毅 《科技资讯》2014,(9):176-176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都是人们对教师的评价,可见教师是一种多么重要的职业,所以老师往往收到人们的尊重,但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明白,其实对于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好每一名学生,不但要教授他们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学生就是老师工作的全部,如果没有学生可教,那么再好的老师也无用武之地。所以,一个老师必须把学生的事情放在首位,可以说学生就是老师的孩子,是老师的任务和责任,学生应该永远都在老师心中。  相似文献   

8.
贾志勇 《科技信息》2010,(27):305-305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人格和性格有很大不一致的学生。因为学生可塑性较强,他们的表现一般具有不一致性,而不是一致性,但在不一致性方面,"问题学生"则表现的相当突出。这些学生大多都深悉社会知识,而对于学习常漠不关心,对于老师和家长有的简单粗暴,有的阳奉阴违,他们又都深知老师的心理,知道师长无论多么着急,多么严厉的批评他,出发点都是善意的。家长有时可以打骂甚至侮辱自己的孩子,而老师则绝对不能,这势必就增加了我们教育的难度。  相似文献   

9.
曹雷  张萌 《科技信息》2013,(15):485-485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众所周知,相当的权威是必要的,同时师生之间彼此的理解和尊重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特殊的亲密关系,不仅是学生单向跟从老师了解学科知识,师生之间长时间的接触,师生之间也不缺乏互相的学习,老师对待学生的问题也不合适完全摆出指责的态度,老师更应该摆出积极的一面。老师首先要挖掘学生的亮点。学生都是有特点的,老师把一部分精力放在挖掘学生的特点上,着力于让学生的心态变得自信。同时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并提高自己组织教学的能力,这样的老师更值得尊敬,老师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教育的过程也自然轻松愉悦。  相似文献   

10.
赏识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包容每一个学生的错误与不足,让学生在宽容中成长、在鼓励中进步,让这最真诚的爱,去温暖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这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崇高和理想的情感.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十个手指伸出来都不一样长”更何况是这些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的孩子们呢?一些孩子可能在学习上不怎么优秀,但是在体育方面或者艺术方面略有优势.此时,作为班主任应积极地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公平地对待他们和理解他们,关注他们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关注他们的基本品质的培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一个班级里有优等生、后进生、中等生,中等生既没有优等生那样出类拔萃,也没有后进生那样引人注目.而对于这样的群体,他们同样需要老师的关爱.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应该睁大我们的眼睛,用心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之增强信心,努力向前.  相似文献   

11.
教师喜欢听话、成绩优秀、表现出众的学生也是一种本性,总是希望学生全是优点,没有缺点。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这种心态尤为明显。这种愿望是好的,却是不现实的,我们知道,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好学生,何况还有那么多顽皮、厌学、甚至行为不轨的学生,平心而论会有几个教师喜欢他们呢?这些学生在家里早已习惯家长的打骂,在学校早已熟悉教师的训斥,他们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如果我们怒目而视,一味去训斥、责怪、冷漠对待就会适得其反。作为班主任,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  相似文献   

12.
张岩 《科技信息》2010,(24):I0243-I0243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大部分学生已经厌倦了学习,高居红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因为他们讨厌学习已经长达9年,可是他们还是走进了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所以我们应该尊敬他们。"当我们听到这句话时就真的理解了学生。而我们的学生就是厌倦了学习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中职学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通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觉得当个平庸的班主任容易,当个好班主任却不易。凡是当过班主任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要想当个好的班主任只有做到"三心"。所谓"三心"就是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工作满怀信心做到细心;对自身要有进取心。一、爱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热爱班主任工作,具体表现在热爱学生,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爱是一个人的天性所需。从接这个班开始,教师就开诚布公地表示;我来到你们中间,既是你们的老师,又是你们的朋友,希望大家互相尊重,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4.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条件,还有就是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我个人认为对班级的科学管理集中体现在“欣赏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和“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做个好老师,给学生以人格的力量”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黄文 《科技资讯》2014,(9):188-189
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很多问题学生,他们被堪称为"麻烦的制造者",而在职业院校中班主任往往要把一半甚至更多的精力花在他们身上,然而收效甚微,尤其是对待生理和心理缺陷的那些孩子,他们成了教师的"心病"……,其实我们无法用:批评、表扬、关爱、评比来得以改善,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解析问题的根本,这样才能让整个教育水平本质提高。  相似文献   

16.
爱的絮语     
◆冯小江的变化 小学生是正在茁壮成长的未成熟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极其脆弱的。他们十分渴望得到真爱的滋润。班主任和他们朝夕相处,这就更需要班主任老师对他们关爱有加,呵护倍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花瓣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稚嫩幼小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物理课上,美女老师说要和我们换一下位置:我们中有几个同学要上讲台当老师,而她却要一直乖乖地坐在学生的位置上听课。我们全班对这个方案一致认同。美女老师给我们十五分钟备课,之后,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一个“神嘴”来当老师。我们第一组的学生也许是齐心过度了,每个人都选我。我双手捧着书,大步走上讲台,开始我的“教学生涯”。正当我滔滔不绝地把内容讲到一半的时候,台下的丁同学嬉皮笑脸地说:“老师,说话要大声哦!”明知我的嗓门大,还这样说,这分明就是起哄捣乱嘛!我可要给他个下马威!“丁同学你想说话吧,那请站起来回答问题!”我摆出非常…  相似文献   

18.
教师道德的核心就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那么热爱学生怎样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呢?首先就是童心永驻,爱学生就是要把学生当成朋友,走进学生的心田,要做学生的朋友,就必须知道学生的喜好,知道学生的需求,知道学生的痛苦,知道学生的追求,就必须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就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学生。信息时代带来的根本变化之一,就是老师的神秘感、权威感逐渐消退,所以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年轻好奇的心态和时代一起进步,和学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青年学生大部分关心社会主义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但由于他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对新旧社会的对比体验不深。有些青年学生时而流露出一种大志难酬的思想。如果说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那么对这些时弊进行改革恰好需要施展,自己的才能,如果幻想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只要我们登高一呼,一切就能如愿以偿,这显然是—种幼稚的想法。尤其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某些青年学生由于他们对历史知识知之甚少,喜欢横向看中国与世界,他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因而很难正确地理解和对待我国的现状,在他们看来,似乎只有异国他乡,才能大履宏田,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脚下的这块黄土地只能埋没人才,基于这种心理,他们往往不愿意接受正面的教育,甚至有的人还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所有这些想法都不仅是一种具有浪漫色彩,但毫无实际意义的图景,而且同当代青年学生应当具有的抱负相距甚远。 事实证明,对青年学生采取科学、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施之于适当的因势利导的教育,既要看到他们的成绩和进步,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奋发努力,又要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时时不能忘记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为创造更加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当代青年学生的命  相似文献   

20.
特殊的约定     
陈贞 《奇闻怪事》2006,(11):30-30
又到了该上公开课的时候,对待学生我比平时更多了几分关切与期待:“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哦!”“上课时别忘了踊跃发言”……平时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都拍着胸脯向我保证:“老师,你放心,我们肯定捧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