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原油单体烃碳、氢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准噶尔盆地腹部3个凹陷和隆起区不同储层中13个原油样品,进行了全油碳同位素组成分析,应用GC-MS,GC-IRMS和GC-TC-IRMS技术先后开展饱和烃生物标记化合物、正构烷烃单体碳、氢同位素组成分析.首先通过全油碳同位素组成和生物标记化合物参数将侏罗系原油和二叠系原油明显区分开,进一步通过饱和烃单体碳同位素分析将准噶尔盆地不同储层原油划分为两种类型及它们的过渡型:以侏罗系与二叠系乌尔禾组为代表的陆相淡水型和以石炭系与二叠系风城组为代表的咸水湖相型及两者的混合型,并对油藏在破坏和后期充注再成藏的过程中混合原油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变化做了讨论.原油单体氢同位素组成对不同水环境和古纬度反应敏感,其明显的分馏效应在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原油中有很好的表现,据此可以对不同时期古环境进行很好的区分.  相似文献   

2.
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尽管对原油单体烃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面对如此大量的数据,目前尚未能有一个成熟的理论或有效(特别是定量)的方法可以对其进行解释.文中试图通过在对饱和烃分子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直链饱和烃分子碳同位素组成的构成模型.同时对来自全国十余个油田的27个原油样品中饱和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值进行了测定.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模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种原油中饱和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的分布模式,探讨了它们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并据此指出了这些原油母质的碳同位素特征.  相似文献   

3.
用图论的方法研究了饱和链烷烃的临界体积与分子结构间的关系,发现临界体积随结构的变化与Wiener指数和极性数密切相关,从而建立了它们间的关系式。据此能由饱和链烷烃的分子结构预测其临界体积。对C_4~C_942个异构烷烃的检验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76%,可与Perry和White提出的方法相比拟。  相似文献   

4.
湖相碳酸盐岩有机质热演化产物及其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泌阳凹陷第三系核桃园组核三段湖相碳酸盐岩的热模拟实验,对有机质演化特征、释放气体组分及含碳气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获得了以下认识:(1)释放气体主要以二氧化碳和烷烃类气为主,含有少量烯烃气体,在300~400℃时达到气体释放峰,随温度的升高,C4~C5较重烷烃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随温度的升高释放量增大,主要为碳酸盐分解贡献;(2)含碳气体碳同位素随温度的升高增重,在气体释放峰温度段350℃左右时发生明显“转折”,碳同位素组成明显变重,结果造成在不同的热演化阶段碳同位素值有较大范围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 利用极化效应指数,构造了链烷烃的有效碳链长度。研究表明,链烷烃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与有效碳链长度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基团的诱导效应指数, 首次提出了分子诱导效应指数的概念, 并定义了链烷烃的有效碳链长度. 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碳链长度与链烷烃的燃烧热、密度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宣南圈闭中探明了石炭系、Ch-F等大规模气藏,前景可观,但对于焦质烃的气源研究还存在争议。对宣南圈闭焦质烃进行碳同位素、饱合烃组分及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研究其成因和气源类型,从而最终确定其主力烃源岩。Ch-F储层焦质烃集中分布在27.54‰~29.4‰,最大相差为1.8‰;而石炭层焦质烃碳同位素集中于-26.6‰~-29.7‰之间;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模式相似,都呈单峰型分布,CH-F焦质烃正构烷烃主峰碳数在C20附近;而石炭系黄龙组焦质烃主峰碳数在C18附近,石炭系演化程度稍高。综合认为,石炭系与Ch-F焦质烃具有同源性,天然气主要为原油高温裂解生成,认为固体焦质烃及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志留系龙马溪组泥岩,并有少量的龙潭组干酪根裂解生气的混入。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30℃时不同条件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AES系列)和脂肪醇聚氧丙烯醚磺酸盐(APS系列)与正辛烷、正癸烷和正十二烷之间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APS比AES具有更好的界面活性,用HLB值基团计算法证明了这一结论;疏水基链长的APS对于长链烷烃有较好的选择性,疏水基链短的APS对于链较短的烷烃有较好的选择性;同一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最佳盐含量与烷烃碳数ACN有明显的对应关系;APS、AES水溶液的最佳矿化度均较高,在低矿化度条件下不易与烷烃形成超低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沉积物正构烷烃特征及其生物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鄱阳湖沉积物正构烷烃特征,探讨其沉积有机碳的生物源.鄱阳湖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距离湖区村庄越远,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减小.沉积正构烷烃以短链烃占绝对优势,正构烷烃C21-/C22+值大于1,(C15+C17)/(C23+C25)值大于2,表明正构烷烃的生物源主要为湖泊菌藻类,且菌藻类生物量贡献的沉积物正构烷烃大于水生沉水植物和陆生植物.湖泊沉积有机质包括湖泊自生源和流域陆生源,在使用总有机碳及其同位素等指标时须有效区分其生物源.鄱阳湖沉积正构烷烃携带了明确的生物源信息,是湖泊生态环境研究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胜利油区五种原油450℃以前馏分中单体正烷烃的含量,讨论了这些单体烃在各种原油中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各原油中正构烷烃的碳数范围为C_4~C_(31)其中C_(11)~C_(29)之间的正构烷烃的含量较高.单家寺、金家、胜利混合原油的奇数碳含量略大于偶碳含量,而孤岛和草桥原油则相反.说明单家寺、金家、胜利混合原油的成熟程度比孤岛、草桥原油晚些.  相似文献   

11.
对贡嘎山东坡不同海拔的主要木本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的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2种木本植物叶片δ13C值变化范围为-3.236%~-2.521%,平均值(-2.957±0.163)%; 不同海拔间植物叶片δ13C值差异显著,随海拔上升叶片δ13C值呈增加趋势; 同种植物(大叶金顶杜鹃、峨眉冷杉、水青树、箭竹)的δ13C值随海拔的增加也呈相同的变化趋势。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δ13C值之间差异显著,落叶树种显著高于常绿树种。叶片δ13C值与6—9月平均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6—8月降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温度、降水是影响木本植物叶片δ13C值海拔差异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一类具有正负系数的中立型方程的振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中立型方程d/dt[x(t)-R(t)x(t-r)]+P(t)x(t-τ)-Q(t)x(t-δ)=0振动的充分条件。这里R(t)+∫tt-τ+δQ(u)du-1可以是变号的,并且不要求∫t0s[P(s)-Q(s-τ+δ)]∫s[P(u)-Q(u-τ+δ)]duds=∞.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二阶半正问题■正解的存在性,其中λ为正参数,α,δ>0为常数,b,c∈C([0,∞),[0,∞)),h∈C([0,1],[0,∞)),f∈C([0,∞),R),f>-M(M>0)且f:■。主要定理的证明基于Krasnoselskii不动点定理。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内蒙古草地植物叶片δ13C的空间格局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于植物生长最旺盛的8月,在内蒙古共采集来自47个样地的126个C3植物样品,利用GPS记录每个样地的地理参数,并从全国陆地生态信息气象栅格数据库中提取每个样地的气象信息,在实验室利用同位素质谱仪测定叶片13C/12C.研究发现,C3植物叶片δ13C随海拔升高而增大,随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降水和大气压强与叶片δ13C显著负相关,它们共同决定了叶片δ13C的空间格局,其中水分是主导因素;温度对叶片δ13C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考虑非线性二阶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u″+c(t)u+λf(t,u)=0, 00, c(·)∈C[0,1]满足-∞π2对t∈[0,1]成立, f:[0,1]×R+→R连续且满足f≥-L, L>0是常数。通过利用相应线性边值问题的Green函数及其性质和Krasnoselskii不动点定理,获得了问题正解的存在性结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伪黎曼空间形式中类空子流形δ-不变量δM的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情况, 并将其推广为关于广义δ-不变量δ(n1,…,nk)的不等式,并且给出了满足不等式的一些例子。  相似文献   

17.
运用单调迭代技巧研究了带积分边界条件的四阶边值问题{u(4)(t)=f(t,u(t),u'(t)), t∈(0,1),u(0)=u'(1)=u(1)=0,u″(0)=∫10g(t)u″(t)dt单调正解的存在性,其中 f:[0,1]×[0,+∞)2→[0,+∞)连续, g:[0,1]→[0,+∞)连续,不仅获得了该问题正解的存在性,而且得出迭代列的初值是简单的零函数或一次函数。  相似文献   

18.
矾山碱性杂岩体中发现碳酸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矾山杂岩体是中心型碱性超基性岩——碱性岩侵入体。它由三期侵入岩组成,在三期岩石形成之后有碳酸岩和正长岩脉形成。碳酸岩主要岩石类型包括:黑云母方解石碳酸岩、正长石—黑云母方解石碳酸岩、黄铁矿—方解石碳酸岩等。碳酸岩锶的含量为3364×10-6~19263×10-6, 钡的含量为323×10-6~378×10-6。碳酸岩的稀土元素∑REE为323×10-6~551×10-6, 其δEu值0.99~1.1,(La/Yb)N为291.9~759.4。碳酸岩的δ18O值是+8.6×10-3~+10.2×10-3, δ13C为-4.9×10-3。根据上述事实认为碳酸岩的物质源自岩浆。  相似文献   

19.
研究带非齐次边界条件的两端简单支撑的弹性梁方程■多个正解的存在性,其中f∈C([0,1]×[0,∞),[0,∞)),b>0,且对给定的x∈[0,1],f(x,s)关于s单调递增。在适当的条件下,证明存在b*>0,使得当0*时至少存在两个正解;当b=b*时至少存在一个正解;当b>b*时无正解。该结果的证明基于上下解方法和拓扑度理论。  相似文献   

20.
考虑一类非线性三阶差分方程Δ3u(t-3)+αΔ2u(t-2)+βΔu(t-1)=f(t,u(t)), t∈[3,T]Z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和多解性, 其中 T>4, α>0, -1<β<0, f:[3,T]Z×[0,∞)→R关于 u∈[0,∞)连续, f(t+ω,u)=f(t,u), ω∈Z+。主要结果的证明基于Guo-Krasnoselskii 不动点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