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它是没有,但在咱们欣赏它之前我可给它加温了半天呢。问题是球的质量与表面积不是同比增长.也就是说,你造出的球大了.它的质量增加会比表面积增加要快得多。”  相似文献   

2.
朱庆红 《自然与人》2010,(1):F0003-F0003
那还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我在北京打工,身上的衣着装扮也开始追求时尚和名牌。一个深秋季节的周末,我和一位同事在位于航天桥附近的一个小公园里,边晒太阳边聊着各自的老家和父母。北京天气比南方老家冷许多,我妈妈似乎总是担心我不够穿似的,经常织毛衣寄给我,但那些土里土气的毛衣我根本就看不上眼,从来没有穿过。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穿着乡下母亲手工编织的毛衣,不让人笑话才怪呢!  相似文献   

3.
晶球     
<正>故事中的主人公曾经从地下挖掘出一个来自外星智慧文明的"晶球",原来里面蕴藏着来自外星的无穷知识,但晶球已经被他弄碎,资料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有人找上了主人公,希望借助他的记忆,加上外星知识中获得的手段,去抢救外星晶球,可惜最终还是功亏一篑……她们不喜欢我冲的咖啡。我的这两位意外到来的访客一直文雅地呷着咖啡,但我瞧得出来,这是决心战胜了本能反射。然而,咖啡让她们说起了正题。  相似文献   

4.
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最近发明了一种神奇的泡沫材料,它能在几分钟内就将令人生畏的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剂迅速加以中和。更可贵的是这种泡沫在与人类的接触中无任何副作用。在试验过程中,这种泡沫能有效地分解极具危险的化学制剂,比如VX、芥子气和炭疽病——这是人类已知的最难对付的生物制剂。在对付碳疽病的试验中,研究人员获得了七项试验记录。在试验一小时后,碳疽抱子的存活率仅为千万分之一。这种泡沫来自调制鸡尾酒的配料,它也作为清洁剂来中和化学制剂,将染色衬衣上的油污清洗掉。它能寻找出磷酸盐,或结合硫化物分子,使它成…  相似文献   

5.
地下巴黎     
戴上矿工头盔,爬下沙井和无数的阶梯,去黑暗中探索纵横交织的隧道,那里是工作、绘画和聚会的绝佳场所——周六清晨,我乘坐的出租车行驶在巴黎大街上。主干道很安静,大多店铺还没开门。从一家糕点铺飘来阵阵烤面包的香气。一处信号灯旁轻微的响动吸引了我的注意。一  相似文献   

6.
每有亲戚朋友来我们家,都对家中墙壁上挂着的女儿的绘画赞叹不已!"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用绘画表达这么丰富的内涵?!""你瞧这颜色那么绚丽、协调!""这画的笔触和线条真细致到位!";"你们女儿的画卖么?我很想收藏两幅。"等等。每每听到这些夸奖,我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欣慰之情。漫漫学画之路还真有一些故事可以讲一讲。  相似文献   

7.
武兆发 《科学通报》1957,2(Z1):87-87
<正> 在不久以前发表的一篇报告中,我对勒柏辛斯卡娅的水螅活质演发为细胞的工作提出严重的质疑,并指出:(1)所谓水螅活质既不属于水螅又非活质,而是被水螅吃下的水蚤或剑水蚤的脂肪球;(2)这些脂肪球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氧化与水解而产生空泡,表面上有时好像是形成着细胞,突际上并不是真的细胞的基本结构;(3)这些脂肪球在能杀死生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泡沫铝凝固过程中孔隙率的变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吴照金  何德坪 《科学通报》2000,45(8):829-834
为控制泡铝孔隙率,将试验研究与理论相结合,提示了Al熔体在泡沫化过程的熔体泡沫孔隙率变化规律和凝固化后固态泡沫铝孔隙率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熔体泡沫化时间与泡沫铝的孔隙率存在一定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只要有点休闲时间,不少女同志就会全神贯注地进行手工编织.编织既是一种工艺劳动,又是养生保健的一剂"良药";既能收获成果,又能健脑益智.哪怕是我这样的编织业余爱好者,也可以身心健康双受益.因此手工编织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住了我.  相似文献   

10.
《科学24小时》2010,(12):51-51
“2010地球奖”获奖名单现已揭晓,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的大卫·温德尔(David Wendell)和卡洛-莫内特马格诺(Carlo Monetmagno)设计的“人造泡沫”获此殊荣。这种特殊泡沫可以跟踪气候变化,吸收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并产生有望能够转换成生物燃料的糖物质。据悉,这种人造泡沫设计灵感源自南美洲泡蟾(Tungara frog)的酥皮泡沫状巢穴。  相似文献   

11.
苦与乐     
某一国际组织向很多国家的儿童调查他们心目中的科学家的形象,调查结果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我看了这些绘画,科学家们各个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或戴眼镜或留胡须,似乎都在苦思冥想。那么科学家还会不会乐呢?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年画,顾名思义,就是在过春节时张贴的,多含有新年祝福、吉祥喜庆寓意的一种绘画体裁,它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张贴年画也是至今为止传统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民俗活动。由于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版画制作,于是多称木版年画。它采用雕版印刷工艺技术,先将图画线条绘于平整的木板上,然后雕刻留出所需线条,刷上颜色、铺上纸张、施以压力将画面附印于纸面即成,有单色、多色分版印制的,也有印出线条后手工着色的。  相似文献   

13.
上帝的画笔     
1789年11月18日,在法国南部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上,诞生了一个名叫达盖尔的孩子。这个孩子从小就热爱绘画.并极具艺术天赋,尤其是他的肖像画,更是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绘画大致可分为两大体系,即东方画与西洋画。东方画以中国画为主,西洋画则以油画为主。这两大绘画系各有特点,尤其在两者的绘画形式上,差别更大,有的甚至截然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中西画这种显著差别的呢?本文就从中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不同的特点上,来作一番探讨。中西画的差别,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在远古时代,东西方的绘画是无多大差异的,从东西方已发现的一些最早的石器时代的绘画来看,基本如此。由于人类的祖先靠狩猎捕鱼为生,因此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绘画艺术,其对象也就是摹状兽类和鱼类。那些绘画题材,大多反映了原始人的劳动对象以及和他们生活有关的东西。正如鲁迅在谈到原始  相似文献   

15.
东海 《知识就是力量》2010,(10):F0002-F0002,1
中国有一种民间艺术叫“米上刻字”,在一粒大米上少则可以刻几个字,多则可以刻上近百字。这种艺术推广到所有细小的物品上,就是“微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科学家已经把微雕发展到了极致,它们居然可以在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得多的纳米空间内绘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一种民间艺术叫“米上刻字”,在一粒大米上少则可以刻几个字,多则可以刻上近百字。这种艺术推广到所有细小的物品上,就是“微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科学家们已经把微雕发展到了极致,他们居然可以在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得多的纳米空间内绘画。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幽默     
初见此画,似曾相识。我曾见过不少讽刺父母强迫子女学习钢琴、学习绘画的漫画,但没想到强迫子女学习电脑竟也列入漫画题材。请看: 家长手执惩罚工具——裤带,命令儿子登台练机。面对老爸的强权统治,小子也只好忍气吞声,硬着头皮也得上。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1月中旬,非洲国家纳米比亚有人报警说.一个中空球从天而降。目击者称,在发现这个神秘球之前数天他们曾听到系列爆炸声,随后在距离温得和克(纳米比亚首都)772千米的该国北部地区发现了这个“太空球”(左下图)。它的直径为35厘米,重量约为6千克,表面粗糙,为金属质地。此“球”看来由两半扣合而成,不像是爆炸装置。  相似文献   

19.
田保福 《科学之友》2007,(8B):132-133
从具象绘画自身的本质特征切入将具象绘画语言分解为形体、结构、光影、空间、色调、调性、情绪气氛、厚薄干湿等基本语汇,以造型语言、色彩语言、画面结构语言3个系统为框架,揭示具象绘画构成的一搬规律。  相似文献   

20.
图中,一只紫蜗牛把自己悬挂在自制的黏液上,然后在水上漂浮。科学家早就观察到蜗牛搭乘这类“筏子”在海洋中“冲浪”,筏子担当它们的漂浮工具、卵子储存区域和小蜗牛活动平台。但为什么只有不到10种蜗牛进化出了搭乘“泡沫筏子”的奇怪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