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学之美,美在哪里?美在充实、美在可靠、美在对称、美在统一、美在简洁、美在和谐、美在造福人类。而物质世界及其物理学描述、乃至物理学的理论构建,其美学特征主要在于对称、在于对称与对称破缺的辩证统一;故对称亦可谓物理美之源、物理美之最。本文拟对此作一多方面的、然而简略  相似文献   

2.
瑜伽,一个梵音飘飘的神秘花园。在繁忙的生活中,请在此停留片刻,呼吸、俯仰、静坐、舞动、冥想——让自己,重新发现天地之美、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3.
沈葹 《世界科学》2010,(4):45-47
<正>1.3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物理学之优美,美在哪里?美在充实、美在可靠、美在对称、美在统一、美在简洁、美在和谐;物理学之伟大,大在哪里?大在广袤、大在深邃、大在创新、大在变通、大在光辉灿烂、大在造福人类。孟子有语:"充实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之美,美在哪里?美在充实、美在可靠、美在对称、美在统一、美在简洁、美在和谐、美在造福人类。而物质世界及其物理学描述、乃至物理学的理论构建,其美学特征主要在于对称、在于对称与对称破缺的辩证统一;故对称亦可谓物理美之源、物理美之最。本文拟对此作一多方面的、然而简略的讨论,也可算是对前面诸文有关内容的粗浅总结。  相似文献   

5.
如果在野外发现一只静卧的野兽,我们很可能会欣喜地叫起来。动物受到意外惊吓后可能跳跃或奔跑起来,此时我们会看到更加震撼的动感之美。为了捕捉到更多的动感之美,  相似文献   

6.
沈康身 《科学》2007,59(2):53-56
2006年6月30日至7月2日,“中国数学科学与教育发展论坛”在杭州召开,迎来了数学家7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0人)。会议期间讴歌数学之美,佳话频传。论坛领导丘成桐发表诗篇“小立断桥”,称颂庞加莱猜想的靓丽。王元、杨乐、季理真联合署名为杭城新闻媒体题词:“数学之美如同西子,令人陶醉。”这使笔者想起北宋文学家苏轼(1037—1101年)曾在杭州任知府,他陶醉西湖之美,名诗脍炙人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潆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后人在孤山中山公园建造亭子,取苏诗中“山、水、晴、雨、好、奇”六字制成对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道尽西湖空间、时间的永恒之美。  相似文献   

7.
永生的美     
于是一位诗人说:“请给我们谈美。”冤抑的、受伤的人说:“美是仁爱的、柔和的,如同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幸福中半含着羞涩,在我们中间行走。”热情的人说:“不,美是一种全能的可畏的东西。暴风般,撼摇了上天下地。”疲乏的、忧苦的人说:“美是温柔的微语,在我们心灵中说话。她的声音传达到我们的寂静中,如同微晕的光,在阴影的恐惧中颤动。”烦躁的人却说:“我们听见她在万山中呼号,与她的呼声俱来的,有兽蹄之声、振翼之音,与狮子之吼。”夜里守城的人说:“美要与晨光从东方一同升起。”在日中的时候,工人和旅客说:“我们曾…  相似文献   

8.
享思想之启迪,得大美之赏心,乃是最畅快淋漓的文化享受。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艺术之美具有惊天地、泣鬼神,摄人心魄的魅力。殊不知科学之美不仅具有同样的魅力,而且还是一种智慧与力量的化身,具有别样博大而神奇的色彩。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之美呢?科学之美是科学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科学之美如同艺术美一样是美学的一个分支;科学之美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社会获得成功后,得到的带有一定理性与思辨色彩的,能引起人们某种愉悦与欢快的情感体验。下面让我们来谈谈科学美的具体特征吧。首先它有一种简约之美。科学美与艺术美都包含一种简约之美的特征。曾经有人问著名哲学家洛克,什么是美?洛克答道:“把多余的东…  相似文献   

10.
正漆画工艺制品饱含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是一种采用传统手工艺制作的艺术精品。漆画之美在于它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多样的技艺手法以及广阔的包容性。描漆似工笔之美,画漆似重彩之美,刻漆似版画之美,堆漆似浮雕之美,刮漆似油画之美,泼漆似水彩之美……漆画带着丰富多彩的美从历史中缓缓走来。  相似文献   

11.
《世界科学》2007,(6):F0003-F0003
“让科学走进大众,让艺术融入生活”为主题的2007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5月10日~15日在上海浦东展览馆隆重举行,吸引了11万人次的市民前往参观。本次展会从多层次、多视角展示了科学与艺术之相得益彰的结合:用科学之美丰富了艺术的内涵,用艺术之美浓缩了科学的精妙,为公众搭建了一个吸收科学与艺术新知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科学所揭示的自然之美俯拾皆是:借助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望远镜,我们把目光投向辽远的宇宙,浩瀚的星空、瑰丽的星云,一如璀璨无边的梦幻;微观世界亦自有其美妙之处,有了高倍电镜,人们便能一窥生命或非生命体显微结构之精巧.如集对称互补为一体的DNA双螺旋结构.仅凭四种碱基的无穷多组合就拼接出如此丰富的生命画卷,堪称完美。更有奇美绝伦的罗伦茨蝴蝶、科赫雪花以及曼德布洛特集合:分形理论下的大自然被描述得如此层层叠叠曼妙惊艳,无不抒发着秩序之美、和谐之趣。正所谓“造物无言却有情”.科学揭示的自然之美.其实也赋予了艺术创作以更多的灵感。  相似文献   

13.
<正>巴黎,是诗、是画、是时装、是香水……是法国的灵魂。漫步巴黎,随处可以邂逅摄人心魄的美——艺术之美、人文之美、科学之美、建筑之美、自然之美。巴黎是浪漫的,也是优雅的;是古典的,也是时尚的。这是一座用心建造的城市,它拥有自己高贵的灵魂。它的浪漫昭然于地表,灵魂却深埋于地下。对国外游客来说,巴黎似乎意味着繁华、浪漫、灯红酒绿的快乐生活。可是很多人或许都不知道,在这座城市柏油马路和泥土的下面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14.
郭春沅 《世界科学》2003,(12):20-21
DNA是基因的载体,许多生命的玄妙都可以从DNA中豁然而释。不过,你也许不知,DNA更富于数学之美,盘延上升的螺旋、各种不同的拓扑异构态等……许多人尤其惊诧于生命之中的拓扑美,其实,DNA的拓扑美正是生命与数学的天然孕化。  相似文献   

15.
动感之美     
安娜 《世界科学》2012,(11):F0003-F0003
当一朵小花静静地停在枝头时,人们会感受到它的恬静之美;当春风不时吹拂小花时,人们感受到的是其摇曳之美;如果一只静卧的动物受到意外惊吓后跳跃或奔跑时,此时人们会看到更加震撼的动感之美……在不久前揭晓的2012年威立雅野生生物摄影大赛上,不少获奖摄影作品向人们展示了野生生物的动感之美。  相似文献   

16.
娇小、纤美,半透明的蓝色、黄色、红色的花瓣凝聚着高原的阳光,在微风中轻轻的摇曳——很多生活在中国内陆的人没有见过这一场景,没有见过这种有着蓝罂粟之称的花朵——绿绒蒿。  相似文献   

17.
汾河美     
说到山西就不能不谈太原,太原之美在汾河,汾河之美,美在景,美在情。伫立在太原街头,无论白昼黑夜,一如匆忙。公车匆忙,路人匆忙,春风匆忙,秋雨匆忙,一切匆忙,匆忙中只记得一天天过去的时间。仿佛是缘份,城中  相似文献   

18.
《世界科学》2008,(5):F0002
在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之际,2008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将于5月16日~5月25日在上海浦东展览馆举行。本届展会将以体育科技的艺术之美为主题,全方位演绎“让科学走进大众,让艺术融入生活”的宗旨,集科学性、艺术性、创意性、国际化为一体。  相似文献   

19.
《世界科学》2010,(9):F0004-F0004
<正>大自然充满奇迹,处处隐藏着瑰丽之美:人们在散步时,或许会在不经意间发现自然之美,但也有可能错过数不尽的惊奇。这就是英国摄影师休·特维采用x光进行自然摄  相似文献   

20.
<正>"小美美于形,大美美于心"。人们对于美的发现、爱慕和感悟,总是及时又真切的,具体到个人的仪容仪表、装束打扮,广阔到亭台楼阁、万水千山之天地大美。自然落成之美、精工修饰之美,每一样都有着摄人魂魄的魅力。城市环境也一样,社会急速发展,高楼林立,钢筋水泥的用途不再止于为人们筑造一个个遮风挡雨的安乐窝,城市广场中、街心公园里、人行横道边……人流集中处或是可作为城市文化名片的标志性建筑周围,规划分布的绿化带、风格多元的景观雕塑总有一股叫人驻足停留、欣赏片刻的魔力,或者可以这么说,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