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卫星移动通信作为地面移动通信的补充,是实现全球个人通信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发展最迅速的通信技术之一.卫星移动通信具有卫星固定业务和移动通信双重特点,其电波传输距离远,经历的环境特殊,导致其信道特性远比地面系统复杂.因此,研究其信道特性是设计出高效实用的通信系统的关键环节.本对其信道特性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并对某些衰减因素的解决措施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文洋 《科技信息》2009,(18):73-74
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低轨道卫星通信模型的研究,讨论了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信道切换技术,这对未来低轨道卫星系统的信道切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将可变队列长度固定优先级控制策略用于话音/数据单一信道复用系统,推导出了在此环境下的系统性能分析模型。该模型为话音/数据单一信道复用系统在呆变队列长度固定优先级策略控制下的性能分析,以及多种控制策略的量化比较提供了方面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宽带无线接入(BWA)系统中的动态信道分配技术。根据数据网络的业务流量特点,引入了新的上层业务仿真模型(PARETO模型)。并且针对BWA系统的特点。提出了采用一种基于信噪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可以减少系统的同频干扰,提高平均信噪比。从而提高了整个通信系统的数据吞吐量。  相似文献   

5.
优化设计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必须对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信道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基于OFDM,建立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一种信道模型,同时,基于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与均衡的结果。给出了提取信道状态信息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时间敏感业务和时间非敏感业务共享系统的一种新的访问控制策略——可变队列长度固定优先级访问控制策略,并且给出了它的抽象模型,以及这一控制策略与该类系统其它控制策略的比较.这种控制策略可用了综合业务数据网等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业务共享信道的通信系统中,以实现特定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毋伟  毋涛 《河南科学》1999,17(4):457-459
对VSAT系统的PES信道特性测试和研究,提出了多种信道混合配置方法,在一种特定的业务传输系统中,根据业务量的情况配之不同传播输方式的通信信道,可以有效地提高VSAT信道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宽带无线接入(BWA)系统中的动态信道分配技术。根据数据网络的业务流量特点,引入 了新的上层业务仿真模型(PARETO模型)并且针对BWA系统的特点,提出了采用一种基于信噪比测量 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可以减少系统的同频干扰.提高平均信噪比,从而提高了整个 通信系统的数据吞吐量。  相似文献   

9.
朱金银  何晨  诸鸿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36(12):1778-1780,1784
宏蜂窝/微蜂窝分层网络结构非常适合于含有范围较小,但业务密度较大的热点通信地区的移动通信区域.区别于地面的分层结构,文中提出了平流层/地面分层结构模型,并对这一结构下的反向链路码分多址(CDMA)系统容量进行了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平流层/地面分层结构能够适合热点通信的需要,与地面分层结构相比。其反向链路系统容量较好,并且在微蜂窝半径增大时,系统容量性能明显优于地面分层结构.  相似文献   

10.
无中心控制多信道选址通信系统的组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民用无中心控制多信道选址通信系统,针对其控制信道固定所引起的缺点,提出了改进方案,变控制信道固定为控制信道可灵活选择,以提高其保密性,并提出了相应的信令格式和网络初始化、自组织和自恢复的组网方案.本改进方案主要基于软件设计,目的在于使原来通信系统设备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效率,增加保密通信的性能.计算机模拟结果证明,本方案初始化时间短,控制信道隐蔽性好,网络拓扑变化自适应、自组织、自恢复能力强,充分证明了该方案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卫星和用户都处于运动中,当用户穿越波束边界时需要进行切换.切换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切换算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移动通信质量.在无线资源受限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不必要的切换会造成系统资源浪费.地面和卫星移动通信存在差异,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算法在卫星移动通信网络中不再适用.针对现有波束切换算法在切换判决时没有考虑当前链路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判决的卫星波束切换算法.该算法根据当前链路质量动态地调整切换迟滞值参数的变化,并为不同速度的用户设置不同的切换触发时间.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卫星点波束切换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够合理地触发必须切换,避免不必要的切换,从而降低网络的乒乓切换和切换失败率.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高轨道静止卫星系统(high orbit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system,GEO)具有波束覆盖大、信号传输时延长、星上资源受限等特点.当前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切换算法不能满足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降低卫星通信系统切换时延算法,该算法利用卫星通信移动终端位置信息和历史测量信息获得切换位置区域,根据规划导航路径是否经过切换位置区域进行切换预判,结合移动终端移动矢量和移动速度对可能跨越切换位置区域进行更精确切换判决.与现有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切换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利用了移动终端的功率测量和接收信号质量等传统参量,而且综合考虑了移动终端位置以及移动矢量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可以大幅降低卫星波束切换的时延,而且降低切换的乒乓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第三代系统环境的微小区和微微小区中,用户的移动造成交换通话掉话的概率和新建通话被拥塞概率是决定系统QoS的重要参数.现有的一些方案虽然能够很好地处理交换通话,但都是以牺牲新建通话为代价的.为了有效解决交换通话掉话与新建通话拥塞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话处理的改进方案,它是基于原有的部分保护信道方案模型,但额外地考虑了新建通话的拥塞问题.这个方案相对于普遍采用的交换通话处理方案,能够很好地提高系统的性能.最后通过对改进方案的计算机仿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移动IPv6中,移动节点MN每次发生移动都要重新配置转交地址,同时还需要向其家乡代理以及所有的通信对端进行注册更新.这一系列操作导致了移动IPv6切换时延较大,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无法适用.针对这一问题,IETF提出了快速移动IPv6(FMIPv6)与层次移动IPv6(HMIPv6),分别从不同方面减少了切换时延.为了从整体上减少切换时延并实现分组路由优化,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移动IPv6切换时延优化方法,并经过数学理论推导分析,结果表明了这种自适应的切换方法比普通的快速、层次直接相结合的切换方法在切换时延方面存在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越区切换触发机制的局限,依据移动终端较规则的移动线路及其邻近基站部署的位置信息,构建协作小区簇,提出一种基于发送切换邀请的准周期触发机制.该机制在移动线路相对固定、移动速度较高的无线通信环境中能使越区切换的触发更及时、准确和可靠,也能使整个越区切换的实现过程得到简化,缩短整个切换的执行时间,提高越区切换的速度和效率,同时还能防止"乒乓切换"现象的发生.在城市BRT、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在空间内不规则分布和移动给系统设计带来巨大挑战,为了对UAV服务下的热点场景进行更加真实可靠地分析,基于随机几何和移动ad hoc网络 (mobile ad hoc network, MANET)理论,构建了一种三维移动UAV网络模型。UAV群被建模为三维泊松点过程(three-dimensional Poisson point process, 3-D PPP),可以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移。为了进一步研究该系统的网络性能,考虑了2种服务模型:基站切换模型(base station handover model, BHM)和基站恒定模型(base station constant model, BCM)。通过推导服务距离分布以及其余基站干扰的拉普拉斯变换,得出该系统的覆盖概率和信道容量。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指标对覆盖概率以及信道容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二维UAV网络模型相比,该三维动态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并且基于最近邻策略的基站切换能够显著提升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7.
对移动网络环境中的平滑切换和TCP优化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平滑切换的有关概念,分析了平滑切换的实现方法,指出了现有TCP协议应用于无线移动通信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移动计算的服务质量,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TCP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the fifth generation,5G)利用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2项技术将网络进行了切片划分,让用户接入不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障的虚拟网络切片以获得服务。为了解决切片化网络中由于用户移动性而导致的切片重新接入问题,提出了最大化网络吞吐量的用户切换机制来降低越区切换对已有网络切片的影响。该机制根据用户业务类型的QoS服务等级筛选备选接入站点的归属切片,运用贪心算法选择能为用户提供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切片接入服务,在网络切片代理的体系架构下完成切换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在与功率接入、负载接入和随机接入3种切换方案的性能对比中,相关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越区用户数目和网络切片类型的增加,所提方案在保证较高网络吞吐量的同时,切换成功率始终维持在80%以上,远优于其他3种方案。  相似文献   

19.
根据真实移动通信环境特征配置仿真参数,建立试验场景,运用Matlab软件实现仿真,将移动通信仿真手段交叉应用于分析交通行程车速采集误差问题.进行切换路测仿真,对试验道路进行切换标定,反复多次试验拟合发现各切换位置扰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由此确定平均切换位置和切换路段长度;进行通信网络仿真,获取手机切换样本数据,利用样本切...  相似文献   

20.
LEO卫星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切换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LEO卫星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应用,分析了一种基于动态多普勒的切换管理算法,利用多普勒频移效应及卫星几何关系求出卫星发生切换的时间和位置。通过改进该算法和移动性模型为该应用提出一种基于切换预测的策略。为适当选取服务卫星,提出了最大服务时间、最大空闲信道数和最短距离这3种切换准则,它们都基于阻塞概率和中断概率的权衡。每个准则既可用于接入也可用于切换,故形成9种不同的切换准则组合。最后,以类Teledesic系统为例对改进算法和切换策略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