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临汾涝河巨河水库湿地植被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涝河﹑巨河水库湿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典型取样79个,用TWINSPAN进行数量分类.结果显示:涝河水库湿地植物种类共64种;巨河水库湿地植物种类共57种;TWINSPAN分为16个群丛.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临汾涝河﹑巨河水库湿地植被表现出水生植物较少,旱生和旱中生植物较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陈云香 《甘肃科技》2000,16(5):27-27,24
1 水库概况榆林河水库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境内榆林河上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水库建于1973 年灌溉面积2.2 万亩总库容700 万m3 水库主要建筑有粘土心墙石坝输水洞及溢洪道坝顶高程1577m 最大坝高33m 正常高水位1574.9m 设计洪水位1572.45m 校核洪水位1575.40m水库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设计五百年一遇校核2 水库淤减措施2.1 水库运用方式的改变 榆林河水库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灌溉用水需要灌溉用水高峰期在5~7 月份此间河流来水量不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必须由水库蓄水来供给而榆林河的汛期在6~9 月份此间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入库水库需泄洪排沙为解决汛期…  相似文献   

3.
澄碧河水库漫坝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风险分析理论对澄碧河水库大坝进行了漫坝风险研究,计算了土坝的漫坝风险,探讨了该土坝的漫坝风险标准.计算结果表明,在允许漫坝风险范围内澄碧河水库整个汛期的防洪限制水位可由原来的185.00m提高到186.60m,水库蓄水量比原来增加了6400万m^3,从而提高了水电站的发电效益和其它方面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杨强 《科技促进发展》2010,(2):109-109,85
鱼简河水库工程位于息烽县境内的鱼简河上游河段,水库左岸发育一低邻谷(车田河),两条河流直线相距约0.26~1.1Km。水库蓄水抬高水位至1003m时,开始向左岸低邻谷渗漏,随着水位的抬高,渗漏量增至约800L/s,使水库不能正常蓄水。本文主要针对该渗漏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渗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于建华  高丽丽 《科技信息》2011,(35):I0413-I0413
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是黄河防洪建设的重要项目,特别是伴随着小浪底水库蓄水的运用,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浅论黄河河道整治的技巧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秀丽 《太原科技》2011,(5):76-77,80
介绍了太原市风峪河下游河道蓄水美化工程,分析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工程建设的范围、任务和规模,包括防洪河道的整治、蓄水池防渗、排污、蓄水、绿化美化等工程内容。  相似文献   

7.
三峡枢纽自2003年初步蓄水以来,工程建设进度、库区移民安置、地质灾害治理等较初步设计有所提前,泥沙淤积情况明显好于预期,三峡枢纽提前实现了分期蓄水目标。同时,随着运行条件的变化,三峡水库在汛限水位浮动、中小洪水调度、提前蓄水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调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防洪、抗旱、航运、供水、生态等综合效益。尤其是2010年,汛期三峡水库实施了中小洪水调度,拦蓄洪量达到266亿m3,洪水资源利用充分;汛末采取了蓄水与汛期防洪运用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利用汛末洪水资源,首次实现了175 m蓄水目标,枢纽开始全面发挥正常运行期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防洪治涝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影响广州市雨洪的主要因素、洪潮遭遇的可能性和广州市涝灾类型等问题的分析,得出广州市洪水主要来自北(西)江及流溪河,雨涝是广州市3种涝灾中的主要灾害,指出加强都市雨洪的研究,有效地进行广州市防洪治涝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汛后蓄水,每年10月份下泄流量大为减小,汉口水位较目前显著降低,将加重汉江秋季洪水对汉江堤防及武汉地区防洪安全的威胁。本文在对三峡水库蓄水后汉口水位下降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三峡蓄水对汉江堤防安全的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尹文亮  邓晓 《科技信息》2011,(15):J0335-J0335
水库的防洪调度是利用水库的调蓄作用和控制能力,有计划地控制、调节洪水,以避免下游防洪渠的洪灾损失和确保水库工程安全,合理调度对水库的蓄水、用水、防洪减灾起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岗南水库超汛限水位蓄水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岗南水库运行中提高汛限水位对水库带来的各种影响,对引起的洪灾损失及兴利效益提出了具体计算方法,并通过风险效益比较,定量地给出合理的汛限水位。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游荆江洞庭湖区的防洪工程体系包括三峡水库以及分散的多个分蓄洪区,它们在不同类型来流情况下可能显示出不同的运用特点和效果。以1%设计标准的洪水为讨论前提,采用洪水调度数学模型分析了各种来流情况下的工程效果。其结果显示: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避免了荆江分蓄洪区的启用,将荆江段的超额洪量转移到水库进行调蓄;尽管不同类型洪水条件下各分蓄洪区运用情况不尽一致,但有、无三峡水库条件下,城陵矶附近总分洪量变化不大,分洪后的洪峰水位也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十里河水库流域及工程概况,分析计算了水库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并对其现状防洪能力进行了复核。  相似文献   

14.
从汾河流域的规划及目前实施概况中可看出汾河水库、汾河二库调节库容偏小,防洪标准低,不能充分利用水资源,无法缓解太原市的缺水状况,迫切需要修建汾河三库,即下静游水库.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日益严重.运用漫坝风险分析理论,综合考虑影响漫坝的洪水、风浪、库容、泄水能力四方面的不确定性,建立了雪野水库大坝对抗洪水系列与风浪系列联合作用下的漫坝风险模型,对雪野水库漫坝安全做出评价.结合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淹没范围等具体情况,通过风险计算及分析比较,提出了相应的水库优化调度方案,使水库在不增加工程投资的情况下,调蓄能力增加了1988万m3,提高了水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发挥三峡水库对洞庭湖防洪的有利作用,缓解其对湖区湿地水文条件的影响,采用水文模型对城陵矶河段的洪水进行情景模拟,并分析了3口洪道的分流现状以及三峡水库运用后荆江防洪的泄流要求.结果表明,进一步提高洞庭湖的蓄洪功能、保护3口洪道的分流能力,仍是实现长江中游防洪安全的必要条件.由此,结合湖区城镇、产业分布与自然地理条件,按"人类活动集中区—扩大蓄洪区—蓄洪区—自然湿地"的梯级层次提出了划分洞庭湖湿地区域的框架.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游荆江洞庭湖区的防洪工程体系包括三峡水库以及分散的多个分蓄洪区,它们在不同类型来流情况下可能显示出不同的运用特点和效果。以1%设计标准的洪水为讨论前提,采用洪水调度数学模型分析了各种来流情况下的工程效果。其结果显示: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避免了荆江分蓄洪区的启用,将荆江段的超额洪量转移到水库进行调蓄;尽管不同类型洪水条件下各分蓄洪区运用情况不尽一致,但有、无三峡水库条件下,城陵矶附近总分洪量变化不大,分洪后的洪峰水位也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河道型水库动库容在实时洪水调度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动力学方法建立河道型水库库区洪水演进模型,解决实时洪水调度中的动库容问题.引入动态边界条件的概念,将计算过程分为模拟计算阶段与实时预报调度阶段,在实时洪水调度过程中根据计算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边界条件.利用河道型水库的实际库容(动库容)按静库容曲线反推求得水库的代表水位,根据代表水位准确地计算出水库的动库容.最后以水口水库为例,分析了水库动库容对实时洪水调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汾河水库是引黄水入并的调蓄水库。文章对汾河水库的运用状况、来水频率、库容变化进行了分折,并对引黄水入并后如何充分发挥汾河水库的调蓄功能,在保征水库防洪安全的访提下,做好拦洪、蓄洪和对黄河水的合理调蓄,继续发挥汾河水库的功能和作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汾河二坝现状条件下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汾河二坝资料的一致性进行了修正,计算了汾河二坝现状条件下的设计洪水,以期为今后再建工程和河道防洪提供可参考的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