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现状,阐述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及相互渗透的、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即德育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吸取有益的成分;心理健康教育依靠德育为自己导引方向.并提出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陈晖 《南昌高专学报》2008,23(2):99-101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四化”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边缘化;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这些问题使得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两种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课程教育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曾璐 《科技咨询导报》2014,(11):125-126,128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在某些方面相互融合、渗透。现代学校德育,要善于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在方法上引入借鉴心理健康的方法和原则,补足德育的局限性,使学校的德育更具针对性的实效性,也使学校德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效果更加显著。该文将以职业学校为例,浅谈一下如何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德育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4.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现状,阐述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及相互渗透的、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即德育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吸取有益的成分;心理健康教育依靠德育为自己导引方向.并提出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孙彩霞 《科技信息》2007,(17):30-30,110
身心健康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也存在着德育化、医学化、狭隘化的倾向或误区。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微化,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途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相辅相成,又不能相互替代.新形势下,作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组成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将之有效整合,为实现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试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芳 《泰山学院学报》2004,26(2):108-111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是当前教育理论研究中热点问题之一。两者既有区别又联系密切,彼此结合起来能相互促进: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和依托;心理健康教育能增强道德内化的效果,为德育提供新的途径,完善德育内容,改善德育的学生观和教育观。两者有机结合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一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学素养;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价值参与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曹艳红 《科技信息》2008,(16):288-288
在我们中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们常常为一些问题感到十分困惑,其中之一就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不能很好的把握。从观念上还不能很好的加以区别和密切二者的关系,针对这一现状提出这一问题。德育重在“育德”,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必要前提,只有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学校的德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德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补充,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德育的导引和参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应围绕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在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功能互补的原则上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特点,针对许多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本提出了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心理健康的实效性等几个需要明确界定的问题,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在学校最基本的活动场所。班级文化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可能持续一生,因此合理运用班级文化这一无形的教育资源,能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雷晚蓉 《科技信息》2006,(6):317-318
本文论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剖析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认识偏差,阐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途径,为有效地进行高职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大学生道德败坏,不分善恶,不辨美丑,解决这些问题应着重优化德育过程,提高"两课"德育的实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道德评价体系,正确应对网络时代向高等教育提出的道德教育要求,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同的界定功能,在育人任务、目标、方式等方面既有差异性又有一致性。文章阐述了在育人功能方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从而避免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混淆或者顾此失彼。阐述了在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前提下,如何使之取长补短、互相渗透,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不同的规定性的界定,比较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育人目的、任务、实施策略、价值判断以及途径等方面的异同,进一步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所发挥的不同育人功能,以避免相互混淆、取代、泛化或者顾此失彼,更好地使它们在发挥各自的优势教育职能的前提下,互相渗透,取长补短,实现二者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6.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把握恰当激励时机、运用有效激励手段、选择不同激励角度来提高德育实效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曾凡敏 《科技信息》2009,(20):I0025-I002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两者是互为条件、相得益彰的有机统一体。有健康的道德教育才有健康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正确的道德教育观与正确道德教育实施方式可以极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生健康的心理也是滋生学生美德最肥沃的土壤。我们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来看传统道德教育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传统道德教育是一种忽视学生主体性、忽视学生发展性需要的满足的教育,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不够的教育。由道德教育带来的道德焦虑与道德冲突,是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我们倡导一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新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作为职业学校的先进单位,我们白城一职始终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为重点,与时俱进,构建职业教育德育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多年教育教学实践,大连八中提出"生本德育"。"生本德育"就是把学生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和管理的根本,其实施策略包括建立管理体系、建设专业化的德育队伍、开发多样的德育校本课程、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科技知识动漫》2008,(2):F0002-F0002
云南省宜良县第二中学是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德育示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关系的研究”优秀实验学校、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宜良县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