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肥科技》2007,(5):14-15
近日,中国科技大学等36所部属、省属大学与巢湖市进行全面产学研对接,正式签约工业、农业和其他项目近百项,校企双方投入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经费近6000万元,是我省近年来地方与高校产学研合作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2.
《安徽科技》2008,(7):F0003-F0003
7月8日,由安徽省科技厅、教育厅和巢湖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安徽高校与巢湖市产学研合作活动暨巢湖市第六届科技项目对接会在巢湖成功举办。44所省内外高校和研究所的340名专家学者以及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代表,共700多人参加了会议。省科技厅厅长徐根应,巢湖市委书记夏望平出席对接会。  相似文献   

3.
7月8日,安徽高校与巢湖市产学研合作活动暨第六届科技项目对接会在合肥举行。安徽省各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4.
何江 《安徽科技》2008,(9):23-25
2008年7月8日,巢湖市政府与安徽省教育厅、科技厅联合举办了安徽高校与巢湖市产学研合作活动暨巢湖市第六届科技项目对接会,44所省内外高校院所的34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300多名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经过半年的预对接,在签约仪式上,100对合作项目的代表笑逐颜开上台签约,像举行一场盛大的“集体婚礼”。  相似文献   

5.
《太原科技》2012,(6):111-111
2012年5月25日,第五届安徽省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会暨第四届产学研合作网上对接周活动在马鞍山市举行。对接会现场展示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最新可转化科研成果、项目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成就;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现场洽谈和异地网上洽谈,座谈交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6.
2007年4月.安徽高校与巢湖市产学研合作活动暨巢湖市第五届科技项目对接会隆重举行。会上共签约96个项目。2007年年底,巢湖市科技局在平时跟踪问效的基础上,对签约项目的落实情况再次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县区科技局的汇报,并到部分企业实地考察,逐项了解签约项目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龙 《安徽科技》2006,(12):15-16
近年来,为推动安徽省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开展,安徽省教育厅、科技厅、经济委员会等有关单位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组织了多次产学研大型合作活动,大大激发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产学研合作的热情,但安徽省产学研合作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产学研合作活动对接后企业与高校如何进一步落实科研经费、如何建立合作双方的互信机制、如何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全程管理及健全评价机制等,迫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苏州一直进行着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最早从1998年开始,苏州陆续开展了一些连接高校与企业的大型交易会。但是多年来,由于开设的场次有限,针对性不强,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打破高校掌握科研成果,却资金难寻,而企业急需创新发展,却苦于技术难求、专家难找的局面,苏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应运而生。中心致力于科技中介服务,为苏州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充当产学研合作的“月老”。成立半年,6场科技成果项目对接洽谈会,2个项目实现成功转化,2个项目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作为一家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交出了一份可喜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9.
科技在线     
《安徽科技》2007,(6):26-27
5月19日,我国首个以循环经济为纽带、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型协会组织——铜陵循环经济产学研合作联盟在铜陵成立。省科技厅副厅长任鸣出席成立大会。据悉,铜陵循环经济产学研合作联盟是在安徽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成立的。会上,来自全国1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多名专家与铜陵市就循环经济技术发展进行了产学研合作研讨对接,其中,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马鞍山市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市政府先后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工业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产学研合作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全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实施了产学研合作项目300多项,合同总金额上亿元。  相似文献   

11.
《安徽科技》2001,(9):24-25
本刊讯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今年6月份,省科技厅与中科院合肥分院联合举办了'2001安徽省产学研对接交易会.据对已组织实施的67个对接项目的跟踪调查表明,进展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了资金优势和市场优势,但技术、项目和人才资源相对紧缺。在这种形势下,东莞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是加快企业与高校院所对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为此,东莞市把产学研合作作为推动引进消化吸  相似文献   

13.
科技在线     
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今年6月份,省科技厅与中科院合肥分院联合举办了’2001安徽省产学研对接交易会。据对已组织实施的67个对接项目的跟踪调查表明,进展情况良好。 一是促进了一批科技成果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对接会后。签约双方积极努力,加大实施力度,项目转化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如中国科大和皖西中天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在第三届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上,巢湖市与中国科学院产业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由此使得巢湖市利用科技资源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合作是指以提高科技生产力为目的,由合作各方进行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产品生产的一项活动。对产学研合作机制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已经成为发挥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力量,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国家在“十二五”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产学研合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笔者从安徽省高校产学研利益诉求现状入手,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安徽省高校产学研利益诉求的满足现状及高校利益诉求的差异。一、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安徽科技》2009,(6):37-38
产学研结合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职能要求.实践表明,开展产学研合作,把高等学校中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引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能有效地培养应用人才.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安徽省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7.
12月8日下午,安庆市人民政府与合肥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工业园区项目对接会在合工大举行,会议上双方签订了十多项合作成果。安庆市市长朱读稳表示,他们希望将合工大工科为主的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用于提高安庆市各工业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技术。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徐枞巍称,该校一直提倡“将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必须直接面对工程第一线,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技术或者产品。而与安庆市的合作将有利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据了解,安庆市与合肥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从去年开始,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徐枞巍校长告诉记者,安庆市的一家石化总厂十几年前从日本进口了7条生产线,目前线路设备老化,不及时更换的话,一天将至少损失27万元,该厂曾经邀请多个高校进行研究生产线路,都没有获得成功。在安庆与合肥工业大学进行项目对接后,合工大电气学院花了两个多月时间研究了2条新线路并成功使用。其中每条新生产线购买价格为4000多万元,而合工大维修的费用每条只有不到200万元,平均每条生产线节省了3000多万元的成本。一条生产线节省3000万安庆合工大项目对接效益大  相似文献   

18.
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学研工作,积极制定各种政策措施,吸引全国各地高校到佛山开展产学研合作,并大力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软、硬环境。截至目前,佛山市已与28所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15所高校在佛山市组建了研究院。21所高校组建了办事处;佛山市现有产学研共建技术研发平台18个,产学研共建的省级研究院3个;高校与佛山市开展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500项,这些项目大部分都已产生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安徽科技》2001,(6):12-13
在省科技厅和中科院合肥分院联合召开的‘2001年安徽省产学研项目对接交易会期间,本刊记者就我省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专题采访了省科技厅副厅长罗宏。  相似文献   

20.
统计资料显示,安徽省有80%以上工业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80%以上的省级科技攻关项目由产学研联合承担。全省自主创新已由过去高校院所扛大旗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