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第八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The8thICHSC)于1998年8月23日至28日在德国柏林技术大学举行。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从1982年迄今,已先后在比利时鲁汉、中国香港、中国北京、澳大利亚悉尼、美国圣迭戈、英国剑桥和中国深圳举办过七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次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八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由柏林技术大学哲学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的中国(合香港、台湾)、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丹麦、荷兰、酉班牙、列支敦士登、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的130多位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学者…  相似文献   

2.
一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的意义2007年1月15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自1988年第一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海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国内外交流空前活跃。2005年7月“第廿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进一步走向国外。在全球科学史研究和学术交流日渐频繁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认识、规范和推广科技史名词术语,建立中国自己的科技史名词体系,便迫切地摆在了中国学者…  相似文献   

3.
由比利时鲁文天主教大学东方学系数授、中国数学史专家李伯河(U. Libbrecht)发起的中国科学史第一次国际会议于1982年8月16日至20日在该大学中心图书馆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日、新加坡、美、英、法、荷兰、丹麦和比利时的二十二名学者。西德库恩的文章由比利时万得沃尔代读,苏联学者别寥司金娜临时因病未到。旁听会议的有东方系学生和中国在比利时的留学生。会议由英国李约瑟担任名誉主席,由美国席文(N. Sivin)担任执行主席,由李伯河任秘书长。 8月16日上午,在李伯河致简短欢迎词之后,  相似文献   

4.
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深圳举行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局、教育局和深圳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于1996年1月16至20日在深圳大学举行。国际中国科学史的编号会议,自...  相似文献   

5.
一 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的意义 2007年1月15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自1988年第一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海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国内外交流空前活跃。2005年7月“第廿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进一步走向国外。在全球科学史研究和学术交流日渐频繁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认识、规范和推广科技史名词术语,建立中国自己的科技史名词体系,便迫切地摆在了中国学者和相关机构的面前。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在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成就的基础上,改进以往之不足,尽快形成一个稳定、行之有效且高效率的编辑机制和渠道,填补我国科技史名词的空白,展现中国古代辉煌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5月13、14日,时值山西大学建校115周年之际,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承办的"第19届全国物理学史学术年会"在山西大学隆重召开。会议邀请到我国资深科学史家、物理学史学科创建者之一的戴念祖研究员和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科技史家、美国物理学会会员(Fellow)、圣迭戈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相似文献   

7.
第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于1986年5月16日至2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举行。这次会议主要是由悉尼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东方学系组织的。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何丙郁教授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研究院远东历史系主任王赓武教授担任主席,新堡大学历史系讲师,悉尼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副主席陈民熙先生担任秘书长,悉尼大学东方学系肖虹(女)博士担任副秘书长。会议主题是:中国的科学技术:过去和现在。  相似文献   

8.
正第十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暨第六届传统工艺论坛和第二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4月20—22日在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传统工艺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四大发明、少数民族科技史、传统工艺、科技考古与气象史等主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12—14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室组织的2010年中国古代科技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密云雾灵山庄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新  相似文献   

10.
第17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于1985年7月31日至8月8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召开。国内科学史学家取得不同来源的资助,共有13人参加,此外还有7名在美进修的学者及3名台湾学者参加。这是1956年竺可桢副院长等5人参加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第八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和1981年席泽宗等8人参加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召开的第十六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后,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我国科学史学会于1965年由于发现该国际组织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11.
2001年7月8—14日,在墨西哥城召开的第21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中 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联合提出了申办下届大会的提案。7月13日当地时间下午4时(北 京时间14日5时),即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莫斯科表决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授予北 京的数小时之后,国际科学史学会2001年第2次代表大会经过投票表决,决定由北京主办第2 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当国际科学史学会秘书长宣布这一结果时,全场掌声雷动,各国代表 纷纷向中国代表团表示祝贺,有的代表甚至举起当日刊载有“北京赢了…  相似文献   

12.
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昆明召开由中国科技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分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云南农业大学承办,云南省社科院和大理州科协协办的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学术讨论会1996年8月10...  相似文献   

13.
<正>第四届全国气象科技史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11月8至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气象科技史委员会、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共同主办,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共同协办。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科学院主持召开的第三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将于今年8月20日至2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自去年11月向国内外发出第一次通知以来,到今年三月底为止已收到国内(包括港、台在内)论文120余篇,国外学者40余篇,其中有英国李约瑟的《中国生物学的命名和分类》、日本薮内清的《中国科学在日本》、美国席文的《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前景》、苏联尤什凯维奇等的《中国数学史研  相似文献   

15.
由四川省暨成都市研究会科学史专业委员会和成都市物理学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科学史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6月27日在成都科技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四川大学等全省10所高等院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科技出版社等共14个单位的代表34人。四川省暨成都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周孟璞同志出席了大会并讲了话。 与会同志回顾了科技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发展情况。目前,四川省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学科史课程,有的学校还开设了科学史、科学思想史课程。有的学校还通过专题报告会、幻灯、录像进行科技史教学与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3月成立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后,在国内外科学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99年8月,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九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上,各方面人士强烈希望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来承办第十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The 10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简称 10th ICHSEA)。此事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之正式批准(沪府外办综[2000]1557号),并得到“国际东亚科学—技术—医学史学会”之正式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决定独家赞助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1月24—28日,以"中国古代科技及文明进程"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承办。来自希腊、苏里南、德国、秘鲁、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和中国大陆的160余  相似文献   

18.
目前,科技史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科技史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少国家设有科技史的系或科技史的专业,培养科技史的硕士、博士。如美国到目前为止已有三四十所大学有科技史系,日本有二十多所大学有科技史系。国际科技史学术会议从1928年开始已经召开到第十六届大会。1981年的第十六届国际科技史会议有五十多个国家1200名代表参加。1968年又成立了国际技术史合作委员会。目前出版的各种科技史学术刊物已有100种以上。在科技史出版物和专著中,出现了不少有影响的刊物和著作。美国的乔治·萨顿(George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学史学会2008年年会于11月6日至9日在宾西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召开.此次年会由美国科学史学会与科学哲学学会联合召开,千余人与会,设70多个讨论小组,盛况空前.会议议题以西方科技史为主,涉及科学史的众多方面,会后颁发了科学史界的诺贝尔奖"萨顿奖章"和其他重要的科学史奖.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与中国和东亚科技史研究相关的议题,反映了这个领域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和关注的新问题.研究时期注重现代,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强调跨学科综合,研究视角宽广,涉及"科学与政治"、"科学与民族主义","跨文化和跨区域交流"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国科技史学会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科学技术史系、《科学文化评论》编辑部、《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举办,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承办的第三届西方科学史与科学文化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18年10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诚邀学术界的广大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参加,特别鼓励西方科学史的史学研究和案例研究,同时欢迎围绕科学文化展开的跨学科交流。会议将采取主题报告、专题讨论、论文交流等形式,提交论文择优在《科学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