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验在45只清醒麻痹的猫上进行。以电刺激猫左侧腓总神经代表躯体痛觉,同时记录同侧胫神经的反射放电活动变化作为痛反应的客观指标。刺激中缝大核对躯体反射放电活动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刺激蓝斑对躯体反射放电的影响与中缝大核的作用相拮抗,即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实验在32只清醒麻痹的猫上进行。以电刺激猫左侧腓总神经代表躯体痛觉,同时记录同侧胫神经的反射放电活动变化作为痛反应的客观指标。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对躯体反射放电活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刺激丘脑中央中核(CM)对躯体反射放电活动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清醒麻痹的猫上进行中缝背核对躯体反射放电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电刺激猫中缝背核(DR)对躯体反射放电活动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对躯体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丘脑束旁核(PF)诱发单位放电活动亦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史建新  陶平 《科技信息》2010,(36):122-122,124
"薛定谔猫佯谬"看似是一个量子力学问题,实际上涉及到科学哲学研究中一些基本哲学观念之争。近年来,"薛定译猫佯谬"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新进展,使得死活叠加的薛定谔猫纠缠态及其退相干效应不再是可争论的而是可现察的物理行为。量子力学是一门客观描述物理实在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猫作为中型实验用动物,拥有独特的生理学及解剖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究。 猫可用于制备多种疾病动物模型,在神经系统、降压实验等研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在猫的实验动物标准化方面虽有所进展,但相对缓慢。 本文主要对实验用猫的应用现状和国内外实验用猫标准化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实验用猫自19世纪末用于科学研究,现已广泛用于医药研发等各个领域,并作为人类遗传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动物模型越来越受重视。猫的质量(尤其是遗传质量)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以及科学性有重要的影响。定期开展遗传质量检测,可有效避免实验用猫的种质退化、遗传漂移,减少实验结果误差等。随着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的出现,为了解猫的遗传结构提供了更为简便可靠的方法。本文主要就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在研究猫的遗传结构和多态性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菲涅耳公式用于描述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之间的行为,是光学中的重要公式,用来解释反射光的强度、折射光的强度、相位与入射光的强度关系。为了解释实验中发现的光学现象,该文导出了光在介质分界面反射时的菲涅耳公式,通过实验的对比研究,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由新公式得出的理论值与实验结果相符合,从而验证了这类菲涅耳公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一、强化法提出的根据强化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有其内在的必然根据.由于强化主要是对人的思想或行为的强化,所以寻找其根据也只是从人的思想或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中来进行.关于强化法的根据,我们可以从三点着眼:一是关于条件反射与强化的原理.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是指当一个本来对于某种反射无关的刺激与这种反射的自然刺激多次伴同出现时,这种无关刺激成为也能引起这种反射的刺激,即成为这种反射的条件刺激.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即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反复结合与进行,就形成了刺激与人的神经巩固联系,使行为与神经联系得以强化.这是经典的条件反射.还有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它可以通过“斯金纳箱”的实验予以说明.这个实验是斯金纳设计的,在隔音箱内平行设置杠杆,当掀起一次杠杆,一粒食丸就自动滚进一种实验装置食盘中.将饥饿的白鼠放入斯金箱内实验,白鼠开始在箱内各处嗅闻,后来偶然掀压杠杆,一粒食九滚进食盘,白鼠吃掉食丸.如此重复多次后,白鼠便习得掀压杠杆与吃食丸的行为.这种掀压杠杆的反应就是条件反应.行为在自发过程中依照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受到强化,并在学习中获得.第二是人的意识在形成过  相似文献   

9.
以农田主要害鼠黑线姬鼠为研究对象,研究猫的尿液气味和猫的毛皮气味对其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两种气味源的有效性.结果:两种气味源都能影响黑线姬鼠的行为,其修饰行为、取食行为、攻击行为的频次都不同程度的减少,而隐藏行为的时间和探究行为的频次变化不显著.不同的气味源对黑线姬鼠行为影响的有效性不同,猫的毛皮气味对黑线姬鼠行为的影响比尿液气味的影响显著.表明黑线姬鼠能够通过气味识别捕食风险的存在以及强度,并采用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康雷  赵乾  赵晓鹏 《自然科学进展》2005,15(10):1271-1275
采用波导法研究了开口谐振环(split resonator rings,SRRs)负磁导率材料X波段(8-12 GHz)的微波反射行为.通过电路板刻蚀技术制备了六边形SRRs为单元的二维及三维样品.实验表明:二维负磁导率材料样品反射率曲线形成反射峰,其峰值点对应频率与材料谐振频率一致,反射率变化达到10 dB,在谐振频率两侧较窄的区域反射微弱;三维样品反射率曲线形成反射峰,其峰值点位置与材料谐振频率一致,调节晶格常数时材料反射行为变化较大;负磁导率材料反射相位随频率增大,二维样品在谐振频率处反射相位存在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89-1995七年期间对183尾锯缘青蟹实验室暂养产卵和浙南海区抱卵蟹调查的结果,总结出锯缘青蟹产卵的基本规律:产卵所需的环境条件为水温146℃以上,盐度30‰左右,底质以细砂、泥等易理栖软基为宜;性成熟年龄为一年以上,雌性生物学最小型为甲幅108mm;实验室产卵期为4月中旬至7月下旬,并行夜间产卵5怀卵量一般为2000000-3000000粒范围之内,怀卵量Q(×104pes)与甲幅L(mm)之间的关系为Q=3.386L-196.32(r=0.91);在人工强化条件下培养,第一次产卵后只需40d左右时间,卵巢能再次发育成熟,进行第二次产卵。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泥方池内 ,采用多种饲料对黄颡鱼进行小规模饲养 ,对其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活习性、食性、生长与繁殖等进行研究 ,并对其进行了人工催情试验。结果表明 :黄颡鱼为偏肉食性的杂食性动物 ,食谱广泛。人工条件下 ,黄颡鱼的繁殖习性可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3.
1975年至1991年我们在凉山山系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设点观察,由于该山系属大熊猫分布最南端,表现其垂直移动和食物季节交化均有其独特性.根据大熊猫在该山系的变迁和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小兴安岭地区狼的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粪便分析法对大、小兴安岭地区狼食性进行研究,1992 ̄1995年共采集2狼粪例75堆,结果表明,哺乳类是狼的主要食物(出现频率67.57%,剩余物相对干重百分比是93.7%),其中又以家畜为最多,说明对家畜危害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黄腰胡蜂生活习性及其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腰胡蜂(Vespaaffinis)是一种社会性群居生活的膜翅目(Hymenoptera)昆虫,以其它昆虫为食。本文记叙了福建东部地区该种胡蜂的出入蜇时间、筑巢、育虫、捕食等生活习性以及人工管理的基本方法,并探讨了作为农林害虫天敌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毒隐翅虫的食性及其在农业上的重要性。据研究,梭毒隐翅虫成虫为多食性,主要以昆虫、螨类和土壤线虫为食,也以腐植质为食;幼虫主要为肉食性,但在实验宣能在牛肉和黄瓜上喂养。许多报道涉及梭毒隐翅虫和艾毒隐翅虫大发生时作为害虫天敌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羽化规律及产卵习性进行了研究 ,找出了影响羽化及产卵的关键气候因子。即连续 5d日平均气温达到 1 2℃、RH在 6 8%以上时 ,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 ;连续 5~ 6d日平均气温高于 1 6℃时 ,出现羽化高峰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1 5 7℃时 ,出现羽化低峰。雄成虫比雌成虫羽化始期早 8d ,羽化末期晚 5d ;雄成虫趋光性和飞翔能力强于雌成虫 ,但存活时间短于雌成虫 ;雌成虫的产卵量受产卵环境影响 ,不交尾的雌成虫产卵量极少  相似文献   

18.
大沙鼠一些行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10月、1996年4~5月、9~10月和1999年10月在达茂旗腾格淖尔地区对大沙鼠的生态进行了调查,主要观察了大沙鼠的洞口及利用、食性、取食及食物的贮存、警戒及了望、换毛、扩散及迁移等行为.在达茂旗的布拉格(东经109°56′,北纬42°20′)发现有大沙鼠的分布,推测大沙鼠的迁移距离可能达70*!km以上.  相似文献   

19.
虎纹蛙(Rana tigerina rugulosa)的食性与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报道虎纹蛙(RanatigerinarugulosaWiegmann)的生态习性特点.该蛙性凶猛,蝌蚪以活的小动物为主食,也会互相残杀,成体则喜吃昆虫和蟛蜞;繁殖期为4~8月,高峰期为4月下旬~5月中旬;属于一年多次产卵类型;卵群形态为小片状,沿着水域的岸边分布;个体发育迅速,春末夏初产卵发育而成的雄蛙,在当年冬眠之前可达性成熟.  相似文献   

20.
该文作者对白鹭在河南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较详细观察,并对雏鸟生长发育、食性及造成雏鸟死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鹭在该地区4月底6月初开始产卵,孵卵期22天左右,出雏率88.8%,离巢率91.5%。幼鸟主要以泥鳅和小鱼为食,此外还有少量蛙类、昆虫、小虾、黄鳝和蜻蜒。造成雏鸟死亡的主要因素是恶劣的天气和出壳时间的较大相隔致使同巢晚出壳的雏鸟争不到足够的食物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