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谋求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第五轮间接会谈,将于8月27日举行。回顾过去4轮会谈,几乎都是无结果而散。最近的一次是今年6月20日至25日举行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外长在日内瓦由联合国秘书长私人代表科多维斯居间传话,也由于在苏联撤军问题上未达成协议而未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2.
从今年8月13日以来,阿富汗卡尔迈勒政权的飞机多次侵犯巴基斯坦的西北边省,轰炸扫射和数次炮击巴边境的和平居民,使数十人死伤,房屋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巴政府为此曾三次发表声明向卡尔迈勒政权提出强烈抗议. 卡尔迈勒政权对巴的侵犯,是在苏联当局的授意下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压巴在今年8月底举行的第3轮日内瓦间接会谈中妥协让步;迫使巴不再坚持联大关于阿富汗问题的4项基本原则,承认卡尔迈勒政权,以打破阿目前形势的僵局,巩固苏在阿的占领.  相似文献   

3.
【中外关系】毛里塔尼亚国家元首海德拉十二至十八日访华、我国十八至二十一日向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圆满成功,新华社二十一日受权发表公告,溅落海域和海域上空恢复正常航行。我国政府代表团二十二日起访罗马尼亚。耿飚副总理二十四日起访美。【亚洲】对苏联侵略阿富汗表示不快和不承认卡尔迈勒政权,日本十二日召回驻阿大使。十四日埃及总统萨达特发表讲话说,苏如继续占领阿,埃及将予回敬。同日,卡尔迈勒政权提出“政治解决”方案,要求同伊朗和巴基斯坦分别举行关于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为苏联拒不撤军制造借口:十五日美国国务卿马斯基说这是骗人的建议;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在苏军撤出前巴不同阿对话,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重申苏撤军是解决阿问题的前提。十六日伊朗外长拒绝阿的谈判建议,表示苏军不撤走卡尔迈  相似文献   

4.
协议签字后,阿富汗仍面临几个棘手问题需要妥善解决,美苏之间的某种默契可能成为隐患。经过长达六年的马拉松间接会谈,终于在4月14日分别由巴基斯坦外长、喀布尔政权外长和美苏外长签署了四个有关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文件。这一重大事件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5.
11日西班牙政府抗议英舰队将于14日进入直布罗陀举行军事演习。 12日受苏联支持的越南、老挝、柬伪三国外长在金边举行“特别会议”,玩弄“部分撤军”的故伎,转移人们对越在柬暴行的注意力。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昨今访问巴基斯坦,两国一致支持阿富汗人民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个时期,围绕阿富汗问题的政治斗争出现了一些新动向,谋求“政治解决”的活动增多了。去年,在联合国秘书长代表科多维斯斡旋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在日内瓦举行第一轮“间接会谈”,达成了“一揽子计划”,即苏从阿撤军;阿难民回国;有关国家保证互不干涉内政及国际保证四个问题不分先后地全面解决。  相似文献   

7.
最近,勃列日涅夫把阿富汗傀儡头子卡尔迈勒召到莫斯科去,演出了一出双簧:在一连串的拥抱、亲吻、宴会和会谈之后,主奴二人一唱一和,宣布阿富汗局势已经“整顿就绪”。逐渐“走上正轨”。勃列日涅夫叫嚷,“所谓阿富汗问题是缓和的敌人故意制造的。”卡尔迈勒高喊,阿富汗人民正在“走向美好生活的道路”。他们竭力使人相信,阿富汗已是歌舞升平,卡尔迈勒的天下固若金汤,现在国际社会不得不承认这个依靠苏联刺刀扶植起来的政权了。然而,勃列日涅夫和卡尔迈勒还没来得及自我欣赏一下这出闹剧的效果,十天之后,就接连发生了几件使他们分外难堪的事。 10月25日,阿富汗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的代表团团长穆罕默德·帕克蒂亚瓦尔在一次公开会议上,当着一百多个成员国代表  相似文献   

8.
1979年12月,苏联侵占阿富汗,推翻上台不久的阿明政权,扶植巴布拉克·卡尔迈勒上台执政。1986年,卡尔迈勒下台。当时的人民民主党总书记赛义德·穆罕默德·纳吉布拉成为总统。1989年2月15日,前苏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2月26日,首次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外长对话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外交部长王毅主持对话,阿富汗外长拉巴尼、巴基斯坦外长阿西夫出席。王毅表示,阿富汗、巴基斯坦是中国的传统友好邻邦和战略合作伙伴,三国山水相连,利益相融、人文相通。当前,阿富汗处在关键转型期,政治和解与经济重建任重道远。巴基斯坦进入维护稳定和推进发展攻坚期,需要良好外  相似文献   

10.
苏联在内外压力下准备从阿富汗退步抽身,新的策略是着眼于撤军之后如何维持自己的影响。美国看准时机施加压力,促苏早撤军。但在撤军条件上双方尚未达成交易。2月的阿巴间接会谈是否能解决问题?人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1.
8月26日伊斯兰会议组织外长22日至今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举行会议,呼吁迫使以色列停止侵略,要求苏联从阿富汗撤军。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宫泽就教科书问题发表政府见解。美国和西太平洋岛国贝劳(帕劳)签署《自由联合条约》。美国政府决定对向苏联天然气管道提供设备的法国克勒索一卢瓦尔公司和美在法的子公司法  相似文献   

12.
大事记     
【中外关系】泰国外长西提7月 28日至8月1日访华。华总理28日电贺瓦努阿图独立共和国独立,并宣布我国政府决定承认瓦政府。我国外交部发言人5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非法改变耶路撒冷地位。【亚洲】新华社29日电,阿富汗卡尔迈勒政权的第14师官兵最近起义加人游击队同苏联占领军作战;阿伊斯兰民族革命委员会最近在白沙瓦成立,以协调和加强阿自由战士反抗苏联侵略的斗争。日本外相伊东正义28日会见东盟五国大使,一致表示支持民柬。日内阁5日通过1980年度国防白皮书,强调增强防卫力量对付苏联潜在威胁。日外相6日强调苏联应把北方四岛归还日本。泰国总理廷素拉暖29日拒绝越、老、柬伪“外长会议”关于在柬泰边境建立非军事区的建议。泰外长6日说,泰在同瓦尔德海姆会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2月27日,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拉希勒访问阿富汗。随后,12月31日,阿富汗总统加尼宣布,将于2016年1月11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召开由阿富汗、中国、巴基斯坦和美国高官组成的"四方对话",为阿政府与塔利班(阿塔)的和谈制定路线图。如果顺利,第二轮对话将会在喀布尔举行。过去几十年,阿富汗一直在制造"大新闻"。自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从阿富汗撤军以来,阿富汗未来局势的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决定阿富汗走向的关键是阿政府与塔利班的和谈,对此各方存在基本共识。这也  相似文献   

14.
强盗逻辑     
苏军大举入侵阿富汗,推翻了阿明政府不久,苏联《真理报》就发表了阿列克谢·彼得罗夫的文章《评阿富汗局势》,把苏军侵略说成是应“阿富汗政府”的请求,并且宣称:“一旦导致采取这种行动的必要性的原因消除,苏联军事人员就将全部撤出阿富汗。”“不需要拥有特殊的洞察力”(借用彼得罗夫的词句),就可以看清这个社会帝国主义代言人讲的完全是强盗逻辑。难道阿明政府为了促成自身的灭亡,需要“邀请苏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空运武装到牙齿的苏联军队去喀布尔吗?本来是,苏联军队先入侵阿富汗,然后才有卡尔迈勒的阿富汗政府,但却被说成似乎先有卡尔迈勒  相似文献   

15.
美伊外长谈判破裂4日伊拉克接受美国关于两国外长9日在日内瓦会谈的建议。9日美、伊外长在日内瓦会谈宣告失败.阿齐兹还拒绝接受布什给萨达姆的信件。联合国秘书长斡旋失败13日德奎利亚尔应萨达姆邀请,前往巴格达与萨达姆会谈,由于伊拉克坚持不撤军,斡旋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16.
换汤不换药     
5月4日,苏联的军队、坦克和大炮突然布满喀布尔街道,严严实实地把守着阿富汗党政首脑机关、军营和交通要道,喀布尔的气氛格外紧张。原来这一天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中央正在开“重要会议”。会议结果,卡尔迈勒被解除了总书记职务,取而代之的是“苏联的好朋友”纳吉布拉。  相似文献   

17.
11月3日,联大决议要求苏联遵守日内瓦协议全部撤军。而苏联却于翌日宣布暂停撤军。“全部撤军”与“暂停撤军”之间的斗争焦点,在于将要建立一个以谁为主体的阿富汗政府。  相似文献   

18.
新年过后,看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新闻。“十二名苏联士兵由于拒绝与卡尔迈勒军队合作去同阿富汗游击队作战,在阿富汗的坎大哈市被处决。”“由联合国特使迭戈·科多维斯准备的一份秘密备忘录说,苏联提出,如达成一项全面协议,使外国停止对圣战者的支持,它就在六个月内从阿富汗搬出军队。”  相似文献   

19.
1986年12月27日苏军入侵阿富汗7周年,国际社会强烈呼吁苏联军队撤出阿富汗。卡斯特罗在第三次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上重新当选为国务委员会主席。 28日印度、巴基斯坦外交秘书昨今在伊斯兰堡举行会谈,讨论了签订禁止攻击彼此核设施条约问题。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结束对沙特阿拉伯的两天访问。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抵约旦进行两天工作访问。 29日巴基斯坦外长雅各布·汗一行24日至今访问我国。 美  相似文献   

20.
苏联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扩张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使阿富汗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霸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阿富汗成了当前国际局势中一个突出的“热点”。三个月来,阿富汗人民反抗苏联侵略的斗争形势如何?它的前景怎样?苏联会从阿富汗撤军吗?阿富汗问题目前有可能实现政治解决吗?这些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