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仇国元 《科技信息》2013,(12):402-402
近年来铁路建设迅猛发展,铁路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若干原因,并提出了耐久性损伤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引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因素;以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施工和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桥梁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冬梅 《科技信息》2011,(31):I0196-I0196,I0209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结构在其使用过程中抵抗外界环境或内部自身所产生的侵蚀破坏的能力,而结构的耐久性损伤或耐久性破坏则是指结构性能随时间的劣化现象。从产生耐久性损伤的直接原因来看.可以将混凝土耐久性损伤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4.
牟俊杰 《科技信息》2010,(19):370-371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构成的,因此其耐久性破坏一般是从混凝土或钢筋的材料劣化开始的。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机理来看,可以将其材料耐久性损伤分为化学作用引起的损伤和物理作用引起的损伤两大类。由化学作用引起的材料损伤主要有:混凝土碳化、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碱-集料反应及混凝土的化学侵蚀,由物理作用引起的材料损伤主要有:混凝土冻融破坏、磨损、碰撞等。在大气环境条件下,对于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材料损伤形式,主要是:混凝土碳化、混凝土冻融破坏和钢筋的锈蚀。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构件耐久性损伤对桥梁承载能力的影响,引入了耐久性最弱截面的概念,并以混凝土缺损、混凝土碳化、裂缝、混凝土强度和钢筋锈蚀等五个方面作为衡量耐久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尝试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耐久性最弱截面的计算方法.并以一实桥拆除构件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武彩霞 《科技资讯》2007,(31):17-18
本文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现状及引起其损伤的主要因素、提高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对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施工和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火灾后混凝土构件耐久性损伤评估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正常环境作用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失效时间的计算和评定方法。并以工程背景为例,对火灾后建筑物构件的耐久性损伤评定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在役RC桥梁耐久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层次分析法(AHP)应用于评估中,以在役钢筋混凝土桥梁(RC桥梁)耐久性为评估目标,确定以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氯离子侵蚀、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混凝土质量和混凝土损伤为评估指标,建立了评估模型。通过对比判断矩阵确定耐久性指标权重并进行修正,实现了不同桥梁由于各指标不同损伤程度而在评估时采用不同权重。运用变权模糊综合评估原理进行了在役钢筋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构的耐久性评估。结果表明,基于AHP的在役RC桥梁耐久性评估,能根据桥梁状况定量评价桥梁上部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总结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维修常规技术,结合某滨海核电站厂房钢筋腐蚀耐久性损伤工程实例,综合考虑环境状况、钢筋锈蚀诱因和结构剩余使用寿命,给出了耐久性维修策略,提出了混凝土结构定期检测与维修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掺入适量聚丙烯纤维即可以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又能够很好地改善混凝土耐久性。通过完成不同纤维掺量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水渗透试验、抗冻试验,得出耐久性最佳配合比。利用现有理论,结合数值分析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建立以相对动弹性模量和冻融累积损伤为损伤变量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模型,完善现有软岩隧道喷层支护耐久性理论,对于软岩隧道支护技术发展具有广泛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冻融损伤抛物线模型的再生混凝土寿命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冻融损伤不仅会影响工程结构的外观与正常运行,还可能影响工程安全及耐久性,缩短工程的寿命.本文借助损伤力学原理,以相对动弹模量损失为损伤变量,提出了混凝土损伤抛物线模型,利用前人的研究结果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采用对比试验,分析了C40再生混凝土冻融损伤失效过程,利用损伤抛物线模型对再生混凝土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损伤抛物线模型精度较高,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再生混凝土的寿命可达到50年耐久性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役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征、损伤状况、破坏情形及其耐久性的基本特点,将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评定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大类.分析定性指标中的环境条件、钢筋锈蚀程度,以及定量指标中混凝土碳化深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裂缝宽度、钢筋锈蚀量和构件承载力衰减等影响混凝土构件耐久性的因数,设计各指标的评定方法,并制定相应的评定标准.建立在役混凝土构件耐久性的系统评判模型,以供在役混凝土构件的损伤判别、耐久性失效评定.  相似文献   

13.
高丽  郑翔 《科技信息》2008,(3):576-577
混凝土的冻融循环作用是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冻融损伤是表示混凝土遭受冻融作用的损伤严重程度的方式.本文论述了混凝土冻融作用的机理,以及冻融损伤理论,并给出了冻融损伤的相关表述.  相似文献   

14.
吴国三 《科技信息》2009,(36):I0329-I0329,I0331
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机理看,凡是可以阻止或者延缓结构、构件耐久性劣化的措施,都可以提高结构的耐久性。本文从设计、施工阶段对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防护措施来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5.
钢筋混凝土锈蚀损伤耐久性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而研究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对提高其耐久性至关重要,本文对国内外混凝土抗渗性研究的试验方法进行了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结构遭受各种盐离子侵蚀后,在远未达到其服役寿命时就破坏,位于恶劣环境下的混凝土还要同时遭到干湿循环、冻融、荷载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剧混凝土的损伤劣化.开展在复杂环境下受复合盐侵蚀的混凝土损伤劣化机理研究非常迫切,当前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已逐渐转移到多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耐久性损伤领域.针对复合盐溶液侵蚀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对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分析.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关于混凝土在复合盐溶液与干湿循环、冻融、荷载等因素耦合作用下破坏机理和耐久性能试验研究成果,并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是当今最重要的结构工程材料,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正常使用与安全.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及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混凝土性能不单是过高地追求其强度,目前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引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因素以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施工和管理具有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期性冻融循环会对季冻区混凝土材料的细观结构产生不可逆损伤,进而劣化其承载能力与耐久性能。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本质上是内部孔/裂隙等初始缺陷在周期性冻胀力的作用下发生的疲劳损伤累积。因此,开展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材料细观结构损伤演化特性的研究对于评估寒区在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冻融循环条件下混凝土细观结构演化及力学损伤特性两个核心内容,针对混凝土细观结构获取与表征技术、混凝土冻融循环室内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以及混凝土力学损伤特性与耐久性评估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传统的冻融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尺度下混凝土局部损伤演化,从细观尺度入手,研究了冻融循环下混凝土细观结构演化与力学损伤特性,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宏观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劣化背后的冻融破坏机制与初始孔/裂隙缺陷扩展-聚并-贯通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冻融参数的细观结构演化与宏观损伤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材料宏观物理力学特性的准确分析。为寒区工程结构服役期的损伤特性识别、稳定性与耐久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研究,考察了混凝土在4种浓度盐溶液中腐蚀的情况。采用对比试验的方式,将不同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在不同浓度盐溶液中的损伤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了混凝土的损伤情况,水灰比越大,盐溶液的浓度越高,混凝土的损伤变化越快,这对实际工程维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结构裂缝状态及其扩展的分形几何解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分形(fractal)理论研究混凝土结构几何损伤形态,分析了分维解析的适用条件,对混凝土结构损伤开裂形态、裂缝覆盖率、总延长和分歧延伸作了定量化解析;讨论了分形特征值和混凝土强度、裂缝宽度的关系;为混凝土结构损伤几何形态及耐久性的定量评价提供新的解析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