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信息化教育,无字化办公等等在各地迅速开展了起来.但在广大的农村,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却几乎为零,虽然有些地方在乡政府开办了"农民信息之家",但对一些偏远村社的农民来说,来往不便,再加之文化素质较低,使得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确实比较困难.而大量的农民更不可能投入资金去买微机、学电脑,开发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延伸出现断裂,理论界和新闻媒体称之为未接通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2.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些地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发展缓慢,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单一枯燥,出现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发展速度不协调现象,给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带来了严峻的社会现实问题。本文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农民生活、促进农村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首要环节.而农村科普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农村科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具有基础性、长期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夏菲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21(2):76-76,128
在如今农村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下,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亦相对落后,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农民观念上存在的弊端,造成观念落后的原因、影响,转变观念的重要性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对农村经济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孙健 《科技资讯》2009,(17):224-224
农村用电是整个国民经济及全社会用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村电气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农村电力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进生活方式、提高文明水平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电力改造的历史与现状,指出目前农村电力规划存在的不足,最终提出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电力进一步完善规划的方向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崔颖 《今日科技》2006,(12):18-19
我省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示范体系建设为契机,2002年以来全面实施了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打造科技为“三农”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类涉农科技经济信息资源,建立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5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关心和支持下,全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手段,完善服务体系,在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推进镇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增强了广大农民和有关部门运用科技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意识,在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信息化已成为推进现代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和标志.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太原市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已迫在眉睫.以信息化助推农村实现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指导思想,太原市科技局于2005年在太原市10个县区实施了科技信息"村村通"网络工程.  相似文献   

8.
周雪梅 《科技信息》2013,(14):100-100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决定着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质量及居住环境。本文对我国农村饮水工程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针对我国农村饮水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市科委的领导及农村远程信息服务中心的帮助指导下,顺义区科委按照市里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2002年北京市农业远程教育及信息服务系统区县推广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农村远程教育及信息服务工程,初战告捷,取得了预期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区19个镇全部安装了卫星接收装置,建立了站点。同时,狠抓农民科技培训教育,充分利用现有设备,2002年全区共培训11600人次。为提高农民素质,帮助农民致富,发展经济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当前建设新农村,可以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为重要载体,从治理“脏.乱.差”抓起,推进农村整体面貌的改观。  相似文献   

11.
农村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处于新旧交替的"青黄不接"时期,传统文化活动的地位遭到削弱,先进文化则仍游离于农民的文化生活之外。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继续发挥传统文化活动在满足农民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保护传统文化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在农村创建一个平台,使先进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外壳下,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扎根农村,使农村文化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应用,尤其是近10年来国际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精神文化生活逐步改善,但由于各种政治及历史原因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发展缓慢,为了改善农村的生活状态和农民群众读书难、借书难的问题,应当建立符合农村地区需求的流动图书站。本文说明了建立农村流动图书站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分析,认为在我国农村地区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流动图书站是可行的。阐述了在农村建立流动图书站的益处,并指出应多方面改进完善,针对农民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农民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从而达到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大规模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土地过度开发和占用浪费严重,农村劳动力流失打破了生态环境系统原有的平衡,乡村企业的发展导致农村工业污染日趋严重,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突出的生产生活污染问题.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必须转变思路和模式,统筹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完善农村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农村生态文明管理体制和制度,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升级转型,保障农民主体地位以增强农村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5.
逯文博 《科技信息》2010,(29):99-9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Internet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我国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基础。信息化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农村信息化问题不仅是为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消灭贫困,也是奔向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所谓农村信息化是指在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的采用以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农村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科学的综合系统工程。作为农村信息化,核心的一点就是能够把农村的信息传播出去,同时让外面的世界能够了解农村。第二,能把外面世界的信息传到农村来,能够让农民及时了解外面的信息,实际上是信息的一个互通。  相似文献   

16.
农村的供水工程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田的灌溉的重要保证,是民生工程。它对农民农业的生产也有促进的作用。因此农村农民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已经涉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保障水利工程正常的运行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关键点。本文针对农村水利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旭光 《科技资讯》2013,(7):169-169
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农村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型水利工程主要应用于城市,农村还是以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为主.为此,本文在我国现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方法,探讨了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在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村改革的30年,就是民生建设的30年。30年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改善了人民的生存、生活环境。农村改革与民生建设的实践昭示我们:在农村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改革发展必须紧紧扭住改善民生这一永恒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农村民生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全面提升农村科技信息社会化服务能力,使农民及时、便捷、快速、准确地掌握科技信息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广义上讲,农村信息化就是生产、生活全过程的信息化,即农村政务、商务、生产、管理、休闲、娱乐、生活、教育等领域的全面信息化.本文提到的农村科技信息化主要是指科技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交流服务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20.
农村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农村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尤其是在发展中的国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农村在全世界来讲仍是最大的农村,到本世纪末要实现两大目标,一是使八十年代初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翻,二是使全国人民在生活上达到小康水平。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对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和全社会的发展。为此要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农业生产、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就必须与农村能源的建设、开发利用、节约并重的重大事项紧密的结合起来。因此,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用能的需求为目的,并促使农村社会经济实现划时代的转变,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