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蒙医药学是我国四大少数民族医药学之一,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医药的信息化、现代化对蒙医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蒙药方证相关性研究是蒙医药学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利用基于粗糙集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一个可行的蒙药方证相关性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处理蒙医药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知识,并得出蒙药方证相关性的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2.
闻名海内外的辽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是全国首家集科研、医疗、教学、制药四位一体的民族医药综合性科研机构。来这里治病的不仅有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的患者,还有日本、美国、荷兰、蒙古、法国、加拿大、印尼、俄罗斯等国家的病人。我们到过许多大医院,对西医西药、中医中药都有所了解,而对蒙医蒙药却知之甚少。此次有幸到了蒙医蒙药的发源地,与阜新蒙医药研究所吴力新所长促膝交谈,使我们对祖国传统医学中的民族的瑰宝——蒙医蒙药有了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特色理论,进一步有效保护民族药物资源,提高民族药物质量,加快民族药物创新药物及名优产品的二次开发,是民族医药包括藏药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以我国传统藏药的现代研究与二次开发为例,分别从藏药材资源保护、藏药质量标准化、藏药炮制现代化、藏药化学、药理研究、藏药的产业化与二次开发,以及藏药现代化研究的科研立项及文献初步分析6大方面,对我民族药物的现代研究进行了系统阐述与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蒙医脉诊理论是蒙医药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蒙古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脉诊作为蒙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是蒙医药学术领域中需要创新和发展的课题.本文就蒙医脉诊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特点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白玉霞教授,女,蒙古族,1962年生,中共党员,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人。药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蒙药材及蒙成药质量标准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蒙药化学与药理教研室主任,从事蒙医药教学、科研工作30年,  相似文献   

6.
好一个邢鹤林!他用蒙药治疗肝癌、脑血栓后遗症、白血病、"再障"等疑难病症,均有独特疗效。他的名字在国内外数万名患者中传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国内外百余家新闻机构向世界传播了这位神医的事迹。主任蒙医师邢鹤林在治疗由于骨髓造血组织减少,引起造血功能衰竭的血液疾病,俗称"恶性贫血"、"骨髓痨"、"软癌",独辟蹊径,自创一格。他运用蒙医药理论和蒙医药活性特点,辨证施治,总有效率达98.2%,治愈率为34.2%,疗效突出,国际领先。被患者亲切地称为"顽疾克星"、"蒙古神医"的邢鹤林,得到了比常人更多的殊荣,他被授予国家级专家的称号,是阜新市人大会常务委员,政协辽宁省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名扬神州的邢鹤林,原是辽宁省阜新蒙医药研究所名誉所长。1993年  相似文献   

7.
世界范围内的旅游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各国的民族文化是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凭借,人文旅游资源始终是各国旅游业在国际上最具比较优势的资源,富含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也是最具生命力的产品.旅游目的地的人文旅游资源如果开发利用得好,其整个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就会大大增强.浙江人文旅游开发应在继承与保护的基础上,把握人文主脉,坚持市场导向,通过资源保护、融资方式、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创新,探索出人文旅游开发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8.
采用采访调查与文献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用SWOT分析法对内蒙古蒙药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了蒙药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形成原因和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探讨了今后蒙药产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内蒙古蒙药产业发展的战略建议,为促进蒙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蒙药的历史与研究现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蒙药的历史渊源及与其他民族的交流情况、蒙药资源及现代蒙药的分类、现代蒙药研究的现状、开发前景和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纵横》2012,(3):22-24
活动一:正式启动沈阳眼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科技活动周期间,沈阳眼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在沈阳绿谷生物技术产业有限公司举行。沈阳眼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是以生物药学、生物光学、生物材料、基因组学、细胞学等学科的发展为基础,以眼科产品研发为突破点,拥有众多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科研成果的生物医药开发与服务平台。该平台建设过程中,已为各单位提供服务40余项、技术咨询86次,正式启动后将进一步整合与聚集辽宁省眼科医药创新和眼科研究开发方面的优势力量,促进本土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完善沈阳市眼科医药创新体系,从而服务并推动全市眼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线性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新理念。线性文化遗产具有极强的串并能力,能够把分布在不同场域的文化遗产及周边资源组织起来,进行整体性保护与利用,是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线性文化遗产具有大规模和跨区域性特点,通过旅游开发,在横向上可以串联起不同区域的各种资源,在纵向上可以带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在研究上应对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区域协同问题、模式创新问题、绿色发展和监管以及保护与传承问题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是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及西南民族大学党政领导的支持关心下,以传统民族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及传统中医药理论,依托西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民族药物重点实验室和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长期致力于民族医药理论及药物开发的创新性研究团队。团队以"民族医药传承创新与基础理论研究"、"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特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古代“丝绸之路”推动蒙医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现代“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思想下,蒙医药的发展机遇。介绍了蒙医药理论体系中经典的三要素理论,列举了蒙医治疗不同呼吸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感染性疾病、新冠肺炎、肺纤维化等)的主要药物与疗法。从临床应用、有效成分挖掘与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蒙医药在呼吸疾病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模糊决策理论研究北京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策略.结果表明,从低碳经济视角出发,发展风能、加大区域太阳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同时,注重当地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是最适合北京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AP示范基地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蒙药材生产现状、发展优质蒙药材生产、建立GAP示范基地的原则、品种与基地布局、研究内容及应采取的措施。对发展优质蒙药材生产及GAP示范基地建设有重要参考意义。内蒙古自治区蒙药资源丰富,且地道药材品种多,影响较大的地区有贺兰山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大青山与蛮罕山地区、赤峰与通辽罕山地区、兴安岭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区和锡林郭勒大草原地区。品种有沙棘、麻黄、甘草、黄芪、远志、知母、黄精、玉竹、肉苁蓉等多个品种。因此在这地区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是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蒙医药对妇女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对60例乳腺增生患者采用蒙药内服吉祥丸外敷消肿膏治疗,与内服中药乳痹消治疗52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9.2%(P<0.01),得到内服吉祥丸外敷消肿膏的蒙医疗法是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山区农业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农业和休闲旅游资源开发不仅能调节农业与旅游业之间产业结构,还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该研究以四川山区农业休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方法对四川农业与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认为:资源发展定位不准、整体规划布局不均衡、产业链的资源融合程度欠佳、缺乏创新旅游新理念是当前资源开发中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根据四川省山区农业发展的特点设计资源开发新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资源开发的策略,为农业经济与休闲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弘扬蒙医药文化 ,总结和吸取 2 0世纪以来全球蒙医药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 ,推动我国蒙医药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在新世纪的发展 ,促进国际蒙医药学术界的交流 ,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合作 ,于 2 0 0 1年 8月 18日至 2 0日 ,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召开了“2 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蒙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对68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应用巴特尔-7、通拉嘎-5、森登-4等蒙药复方内服辩证施治.结果:痊愈60例,占88.24%;好转5例,占7.35%;无效3例,占4.41%;总有效率为95.59%.结论:蒙医药治疗慢性骨髓炎具有疗效高、复发率低、安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重点实验室建设在蒙医药事业的发展、蒙医药研究生培养及教师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如何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等条件,以及在这一平台上取得的科技成果和技术,应用于蒙医药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过程,在我校构建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的作用进行了初步设想和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