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研究电磁波在单涂层吸波材料中的传输特性及其单层吸波材料的设计原则,从而导出了电磁参量匹配的通用解析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涂型吸波材料内电磁波传输损耗机理的研究,提出了单涂层吸波材料优化设计的两项原则.此外,研究了一系列相关参数间的作用规律,讨论了涂层介质参量在偏离匹配条件的前提下对涂层吸收性能的影响,这对研究吸波材料的性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涂型吸波材料内电磁波传输损耗机理的细致研究,提出了单涂层吸波材料优化设计的两项原则- 研究了一系列相关参数间的作用规律- 通过分析说明这两项设计原则可具体指导单涂层结构设计- 最后得出了涂层介质参量在偏离匹配条件的前提下对涂层吸收性能影响的偏差研究结果- 图2,参5-  相似文献   

4.
复合轻型吸波涂层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制备了复合轻型导电磁材料与环氧树脂吸波涂层,用3cm波导式测量线在9.2GHz测量其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导电导磁材料与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对吸波涂层的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有较大影响,当复合导电导磁材料与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为50%,涂层厚度为1.7mm时,吸波效果最好。其吸收峰值为34dB,大于10dB的有效带宽,达11GHz。  相似文献   

5.
多层雷达波段吸波涂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层吸波涂层的反射率计算及优化设计2个方面介绍了多层吸波材料理论的研究进展;从阻抗匹配型和阻抗更迭型2个设计方向概括了国内外多层吸波材料研究的主要试验成果;指出了多层吸波涂层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如涂层厚、质量大等问题以及吸波材料发展的复合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多层吸波涂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涂层金属表面反射系数表达式入手,探讨了给定吸波涂层厚度时,雷达吸波材料(RAM)电参数与涂层表面反射系数间的内在联系,导出反射系数取极限值时涂层材料参数所满足的非线性方程组。以数值分析为手段,利用上述关系实现了给定厚度涂层材料电参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利用人工结构表面改善纳米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如何利用金属人工结构表面(Meta-surface,MS)的频率特性来改善纳米吸波材料的低频吸波性能.利用等效电路和传输线理论分析了MS和纳米吸波材料涂层双层结构的微波反射特性.采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电磁波全波分析软件设计并仿真分析了MS的结构和尺寸,实际制作了MS和纳米吸波材料涂层双层结构,测量了微波反射性能.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利用MS可以明显改善纳米吸波材料涂层的吸波性能,改善纳米吸波材料的低频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复合轻型导电导磁材料与环氧树脂吸波涂层,用3cm波导式测量线在9.2GHz测量其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导电导磁材料与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对吸波涂层的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有较大影响,当复合导电导磁材料与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为50%,涂层厚度为1.7mm时,吸波效果最好.其吸收峰值为34dB,大于10dB的有效带宽,达11GHz.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羰基铁(CIP)涂层吸波性能,分别添加了电阻型吸收剂炭黑(CB)和透波材料二氧化硅(SiO_2),研究不同吸收剂的加入对其吸波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其断面形貌,用弓形法测试其反射损耗(2~18 GHz频段)。结果表明,吸收剂的复合化显著提升了涂层的吸波性能。SiO_2的加入显著改善了吸收峰值,且随SiO_2含量的增加,峰值的改善更加显著。CB的加入也提升了涂层的吸波性能,但由于CB的高导电性,其加入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涂层的阻抗匹配条件恶化,吸波性能的提升也逐渐减小。当CB、CIP与聚氨酯质量比为0.1:5:1时,此时涂层吸波性能最佳,在6 GHz处可达-22.1 dB。吸收剂的复合化可有效提高传统吸波涂层性能,合理设计吸收剂的用量,可以获得吸波性能优异的涂层材料。  相似文献   

10.
吸波材料电磁参数的理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雷达工作原理和等效电路法,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提高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第一,为了尽量减少雷达波在涂层表面的反射,要使得吸波涂层的相对复介电常数(εr)和其相对复磁导率(μr)尽量接近;第二,为了尽可能多地使进入到涂层内部的雷达波受到衰减,要尽量提高吸波材料的εr″和μr″.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磁介质吸波剂/多孔金属材料吸波性能,在泡沫铝合金表面涂覆了Ni-Zn铁氧体(CFe)、羰基镍粉(CNi)以及二者的复合粉,利用GJB 2038—94"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测试方法"中的雷达截面(RCS)法对该材料的微波反射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在12~18GHz频段内,复合磁介质吸波剂/泡沫铝材料吸波性能介于单一吸波剂样品CFe与CNi之间;在26.5~40 GHz频段内,羰基镍质量分数为40%的泡沫铝复合材料吸波性能最好,当其质量分数大于40%时,材料吸波性能逐渐降低.因此,在泡沫铝合金表面涂覆适当比例的Ni-Zn铁氧体与羰基镍复合粉,可以进一步改善材料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从运动学和动力学角度 ,分析应力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规律 :时空关系、波幅衰减、频散作用以及反射波与声波透射的特点 ,结合工程实践 ,总结大直径水下灌注桩低应变检测的工作要点 ,指出综合、合理运用反射波法与声波透射法 ,可以较准确地评价桩身完整性 ,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图 6 ,参 3  相似文献   

13.
离子液体AHNR3与AOHNR3的SO2吸收解吸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研究了AOHNR3与AHNR32种离子液体的SO2吸收解吸行为,探讨了羟基对吸收的影响.在298.2 K下,含羟基的吸收剂AOHNR3吸收SO2的摩尔分数x (SO2)为55.2%,吸收剂AHNR3吸收x(SO2)为72.9%;在373.2 K条件下SO2解吸率高于96.0%,且循环性能稳定.与吸收剂AHNR3相比,AOHNR3能更快速地达到吸收平衡;2种离子液体吸收SO2具有高容量和快速的特点,可以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吸收SO2,在比较高的温度下能有效地解吸,吸收和解吸过程可以循环操作并且吸收剂可以回收;因此,吸收剂AHNR3和AOHNR3可以作为SO2液态吸收剂,应用于含有SO2的气体纯化.  相似文献   

14.
以纳米级四方相ZrO2(t)为反应物,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在高温下可直接吸收CO2的Li2ZrO3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分别分析了所合成材料的表面与结构特征,使用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Li2ZrO3材料吸收CO2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吸收温度影响材料吸收CO2的性能,500℃下Li2ZrO3材料具有最佳的CO2吸收性能。此外,CO2气体流量、Li2ZrO3材料样品重量以及升温速率均影响材料吸收CO2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含随机分布散射颗粒的吸波体设计和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层致密平板吸波材料除几个特殊的吸收峰外,很难在较宽的频段达到理想的吸收效果.通过在吸波体内导电媒质的“孤岛”化设计,制备了单层非连续体平板吸波材料.测试结果表明,在8~18GHz频段内,热压平板媒质只出现两个特征吸收峰值,含炭20%吸收效果最好,但超过10dB的有效频段只有约1GHz.而非连续体平板吸波材料由于和空间波阻抗的良好匹配以及内部“孤立”颗粒对电磁波的散射和吸收衰减,其反射损耗有较大提高;而且随着平板试样中“孤立”颗粒炭含量的增加,平板对电磁波的反射损耗也增加,当炭含量达到30%时,平板的反射损耗在8.5~18GHz宽频范围内都超过10dB,有效频段在10GHz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条件下花岗岩中声波传播速度的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超声波混凝土测试仪(TICO),系统研究了含水率、裂纹、应力和温度对花岗岩内波速传播的影响.实验发现含水率对波速影响比较大,饱和岩样的声波传播速度高于不饱和岩样的声波传播速度;人工预制裂纹对声波传播速度影响不大;单轴压缩条件下,声波传播速度随应变增加逐渐降低;在同一温度(160℃)下,波速随保温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对岩样逐渐加热情况下,初始加热阶段波速略有升高,当温度达到60℃时,岩样波速达到峰值,之后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其波速逐渐下降;波速随温度变化具有一定的尺寸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声波在岩石内传播速度受很多外在因素影响,并具有一定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7.
重到轻跃迁形状因子是非常重要的参量,它在B介子衰变中起重要作用.在光锥QCD求和规则中,形状因子的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光锥波函数,twist-2, twist-3的波函数是主要贡献的波函数.现在仅有twist-2的波函数被系统地分析并较精确地确定下来.然而,对twist-3, twist-4的波函数确定不够好.但twist-3波函数对形状因子的贡献与twist-2波函数贡献相当,Twist-4波函数贡献很小,这样twist-3波函数给计算结果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为此,通过构造手征流关联函数,消除了tw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用改进的光锥QCD求和规则计算B→π跃迁形状因子,与标准的光锥QCD求和规则的结果基本吻合,从而更能精确地抽取CKM矩阵元|Vub|.各参数对计算结果f(q2)的不确定度的影响范围是:Borel质量参数M2的影响为±(3~5)%,光锥波函数±10%,高扭度波函数的影响不超过5%.  相似文献   

18.
首先将完整通孔分解成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再将外部结构分解成短路问题和天线问题,内部结构分解成多个单层垂直通孔.分别对各分解部分进行全波分析,并根据各部分连接端口处的电流连续性条件将所有分解结构连接起来,实现对完整通孔的全波特性分析.给出了三种不同通孔结构的散射参数与损耗,并分析了损耗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