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系辞下》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对于WTO环境下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可以因为一点比别人突出的地方而获得第一桶金的成功,但在他们做到一定程度之后,却往往因为比竞争对手逊色一点而抱憾终生,那么,什么才是企业创业的时候比资金更重要的因素呢?  相似文献   

2.
<正>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这句话的原意是:孔子说:"危难,往往发生于只想偏安其位的人身上;灭亡,往往降临一意保全其生存的人身上;祸乱,往往发生于沉溺于治世的人身上。所以君子居安而不忘危险,生存不忘灭亡,治世而不忘祸乱,因此个人得以平安,从而国家也得以保全。《周易》说:‘会败亡吗,会败亡吗?国家  相似文献   

3.
从外滩踩蹯事件到天津爆炸事件,公共安全话题一度引爆了社会舆论.对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在智慧城市大背景下,应急产业必须踏上新的台阶才能赢在公共安全起跑线上. 保障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而安全是公众的基本需求.建设好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需要紧密结合智慧城市的优势,从战略设计高度提出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支撑条件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孟子·滕文公上》有下列的对话:(一般选本称这一段为《许行章》)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价)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不乏这种现象:某些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所极力反对和排斥的事物,反会在其生前或身后大量滋生和壮大起来,甚至跟他们结下不解之缘。这种情况,表现在孔子与寓言的关系上,就很突出。孔子是我国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著名的历史人物。他坚持“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即“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朱熹注引谢氏说),极力排斥神话,当然也不屑进行  相似文献   

6.
胡瑗是个理学家、教育家,也是个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备战思想。胡瑗认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所以必须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战。二是将兵思想。胡瑗认为,将兵必须中正风明,刚柔相济,恩威相须;要兴仁义之师,对待士兵以恩信而怀结之,以仁义而畜养之;要以法治兵,使进者必进,退者必退;要论功定赏,差次其秩。三是人才思想。胡瑗明确提出,开办武学,培养军事人才,提高御敌本领。  相似文献   

7.
《荀子》一书自西汉以来,治之者少,传刻讹舛,渐不可读,经过清人及今人的整理,始可一读。最近,我在阅读《荀子》一书时,摘出数条清人及今人的误改之处,以期有利于《荀子》一书的阅读。“凡说之难,以至高遇至卑,以至治接至乱。未可直至也,远举则病缪,近世则病傭。”(《非相》)  相似文献   

8.
子不语:怪,力,乱,神。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谢氏曰:“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选自朱熹《论语集注》孔子不说的,直销都说了。何为直销?何为传销?两者关系如何?没人能说得清,这是概念之怪。外企一直主导着中国直销业的发展,甚至对立法也不无影响,这是外企之力。直销业一直是暗潮汹涌,合法与非法混合无别,管理难度极大,这是运营之乱。直销的成功是运营模式的成功,引得众多企业对其顶礼膜拜,这是模式之神…  相似文献   

9.
《尔稚·释诂》第一条;“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是说前十一个词都是“始”的意思。这样释义,在今天的读者看来,笼统而又模糊,有极大的词义浑沦性,读罢不得要领。《尔雅》全书都呈现出这种词义上的浑沦性,如互训:“宫谓之室,室谓之宫”(释宫);反训:“故,今也”(释诂);递训:“煽,炽也;炽,盛也”(释言);二义杂训:“乱,治也;纵、缩,乱也”(释诂)。这种颠来倒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难分的浑沦释义法使《尔雅》成为一个巨大的词义迷宫,使后世的语言研究者无论如何努力也寻不到清楚明晰的出路,只能喟叹《尔雅》“解释词义往往过于简单笼统。  相似文献   

10.
俗语说:“三分治疗七分养”,养即落在了护理保健的身上。《内经》开篇即论述了关于防病养生护理的问题,”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来乱”,并把这种“治未病”的医生称为“上工”。现在这“治未病”则当属我们护理保健范畴,因此,我们护士也应广泛学习中医经典,把我们的护理保健工作开展得更为全面。我们愿将学习心得简录如下。《内经》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归纳其基本观点,可分三大要素。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内经》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天地之…  相似文献   

11.
 18~19世纪之交是清代社会结束所谓“康乾盛世”、进入长达一个世纪的衰落期的转折点。为什么中国社会在此时由盛转衰、由治转乱?除了政治、历史等因素之外,气候变化这个不曾被广泛关注的因素或许也为加速清朝衰落“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12.
辛亥年,浙江迅速取得了光复的胜利,随即又陷入社会纷乱和政治纷争之中———仍然贫穷、破败的农村成为社会纷乱的源头;新政权内部权利纷争不断。但乱极而治是规律,重建秩序和权威是必须。只是在20世纪初的浙江土地上,重建秩序与规范的社会要求,并没有导向民主政治的法制建设、法治运作,而是旧式的集权、强权和武力,并回复专制。浙江光复的这一结局,也是整个辛亥革命最后趋向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德育札记     
十三 《礼记·大学》开篇有这样一段文字(按朱熹《大学章句》,属第一章):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  相似文献   

14.
翁丽璇  陈彦 《广东科技》2006,(11):34-35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问题,它一直是世界会计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也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然而,时至今日,各种各样的会计信息失真事件仍然困扰着世界各国。比如,美国著名的“安然事件”,以及我国的“银广厦事件”、“红光事件”等。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大问题。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教授提出的“天下欲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精辟见解,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广大财务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使之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从唐睿宗至玄宗天宝年间,是唐王朝由乱到治又由盛变衰的历史转折时期,从宦官专权的角度来说,也是唐代宦官权势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以高力士为首的大批宦官经过长期酝酿准备,开始从宫闱侍从的地位走向政治前台。  相似文献   

16.
1928-1933年是新疆军阀金树仁执政的时期,由于金树仁昏庸贪鄙、治新乏术,新疆由治而乱。此时的苏联国力日趋上升,尽力开拓新疆的市场,后,苏联利用金树仁政权有求于己之机,不仅诱签了《新苏临时通商协定》,而且较深地介入了新疆的内政。这一时期苏联对新政策对于处理当代国际与地区关系仍具有较深刻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麓谷街道集中开展了打非治违"霹雳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20余人次,清理楼道杂物800余处,拆除私搭乱接100余处,拆除堵塞消防通道铁门30余处,拆除隐患招牌3处,清理消防通道乱停车8处,覆盖街道13个社区各重点楼盘。据介绍,这只是麓谷街道日常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缩影。多年来,该街道  相似文献   

18.
传统训诂学上有所谓“反训”一说,人所共知。所谓“反训”,是指一个词具有正反对立的两个义项。探究起来,较早有意识研究“反训”者首推晋代郭璞。《尔雅·释诂》:“徂,存也。”郭注:“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为,以故为今,此皆诂训义有反复旁通,美恶不嫌同名。”对于“反训”的成因,历代多有学者研讨,文章叠出,角度日异,均图一解千古之谜,然而终是众说纷纭,茫无定论。本文不就“反训”论“反训”,而试图从汉字发展史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的来胧去脉,或许可以一窥其端倪。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开架模式下图书乱架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图书馆开架模式下图书乱架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全面的分析,指出了产生乱架现象的原因,如:不同类型的读者的行为方式造成了图书不同程度的乱架;读者自身的素养也是图书乱架的重要原因;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等也使图书的乱架不能得到及时的改善。并提出了解决乱架问题应该从各方面共同努力。如:加强读者教育、改善图书分类及排架方法以及明确阅览室人员分工,图书责任到人等。  相似文献   

20.
明代诸帝大都与藏传佛教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尤以明武宗为甚。武宗豹房里有很多藏僧,日夜与之狎昵,并且在京城广建寺院,对藏僧大加封赏,给予他们很多的特权,可谓宠幸之至。但这方面的所作所为已超出朝廷治藏政策需要的范畴,成为朝政败乱、宫廷生活颓靡的表现,对藏传佛教及其僧团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