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水,到处都缺水!当今世界有50个国家严重缺水,20亿人饮水困难。我国水资源按人均占有量,仅居世界84位。目前京、津、沪、沈阳、大连、青岛、西安等城市都严重缺水。近代以降,为争夺水源,人们不惜兵戎相见,以血换水。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突出地表现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城市缺水严重、水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随着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而我的家乡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有13亿人缺少饮用水,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根据当前的气候条件和人口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人均水资源量将减少24%,稳定可靠的人均供水量,将由300立方米降至2280立方米。人类对水资源的耗量在不断增加,约经过15年便要增加1倍。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率约为2%,而用水增长率却达到了4%,有的国家则达到10%。目前全世界约有4200亿吨污水排入自然水域,致使  相似文献   

4.
一、都市化与人口增长 1.用水量增加。一般说来,城市发展必然增加人口密度,加速工业和城郊农业的发展,增加城市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京津二市据有关部门分析,平水年供需尚能基本保持平衡,枯水年和特枯水年都将缺水,估计到1990年枯水年(保证率P=75%)和特枯水年(P=95%)将分别缺水约43和55亿立米,2000年上述二个标准将分别缺水63和76亿立米。因此,城市  相似文献   

5.
墨西哥城,墨西哥 “死亡”原因:陆地下沉,食水短缺.墨西哥城坐落在含水土层之上,城市中2 000万居民每次取地下水饮用,城市都有产生下陷的可能.据估计,城市中部分地方在过去100年里下降了9 m.而更糟糕的是,城市下方土层中的水分,已经出现干涸的迹象.  相似文献   

6.
2014年11月19-21日,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国际组织代表、著名企业高管、专家学者等1000多人,在枕水江南的浙江乌镇汇聚.这些足以影响世界互联网领域风向的大佬们,一边欣赏着千年古镇的绚烂,一边激荡着互联网未来的趋势与走向.  相似文献   

7.
你是否感受到人类正越来越干渴。根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自20世纪初以来增加了6~7倍,比人口增长速度高2倍,全球目前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其中约3亿人生活在极度缺水状态中。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近1/3的人口(23亿)缺水,波及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年初,迎接大家的除了瑞雪,还有雾霾。自2013年1月9日起,中国许多城市连续多日被雾霾笼罩。其中,北京城区PM2.5值更是一度逼近1000。当日,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指出在全球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中,有六个在中国,分别是太原、北京、乌鲁木齐、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同时,在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的只有区区5个。生活在如此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太原市城市缺水现状分析,认识到开辟城市新水源的紧迫性,介绍了太原市再生水回用规划,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型强子对撞机长27千米,深埋在法国与瑞士边境地下100米的深处。在过去20多年里,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5000多名科学家,用了100亿美元,努力打造这个揭开宇宙秘密的解码器。有人说,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试验:也有人说,它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十八世纪中期,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称得上是都市化的国家。1965年一些工业国家的大多数人口都成了城市居民。看样子,到1990年世界上将有半数以上的人口要生活在城市里。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本身也在不断发展。这种笼罩全球的都市化自然会出现一些弊病——噪音、水和空气的污染等等.此外,还要补充说明的是城市的废品也在增长。  相似文献   

12.
海水淡化之今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水,但遗憾的是,97%以上都是不能饮用的海水,只有一小部分江河湖泊里的水和地下水才能供人类饮用.气候变化、旱灾、人口激增以及日益增多的工业用水,这些都使得地球淡水供应日趋紧张.据联合国有关数据统计,地球上有10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到2025年,缺水人口将增加至18亿.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全球将面临严重的缺水危机.有专家预言,解决这一危机的最好办法之一,是海水淡化.可你是否知道,将苦涩的海水变成甘泉,是要通过具有选择、渗透功能的膜过滤之后才能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届世博会不单要展示人类未来美好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探讨全球城市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和问题,比如“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缺水”、“干旱”以及其他一些城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水,水,水,缺水已成为全世界的热门话题。中国所面临的淡水资源短缺形势也是十分严峻的。从全国范围看,我国人均淡水拥有量为23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然而看一看中国东部地区,缺水情况更为严重。大连、青岛、天津,更有沿海大大小小的岛屿,每到干旱季节就闹水荒,甚至连宾馆也要限量用水。  相似文献   

16.
缺水是对沙漠动物生存的一个严重威胁,另一个威胁是高温,动物对于温度比植物要敏感得多.动物直接从太阳接受辐射热量,并间接接受其他媒介(如岩石、土壤和空气)传导的热量.所有的动物只能在一个相当窄的能承受的温度范围内生存,超过温度极限,动物就会死亡.沙漠里,每年有4至5个月的高温时间,这是生命难以承受的,再加上水的匮乏,生活在沙漠里的动物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幸运的是,沙漠动物在漫长的进化中,逐渐在行为上和生理机制上适应了沙漠里的炎热和干旱.数千种沙漠动物拥有许多在沙漠中获取、保存甚至"制造"水的独特本领.  相似文献   

17.
流域水循环的“自然-社会”二元演变是导致近年来水问题和水危机的本质原因. 实现缺水地区供用水、水环境、水生态安全的国家目标, 必须依靠以流域水循环为统一基础的水资源科学调控, 其首要的科学基础是对高强度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流域水循环与水资源演变的内在机理及其规律的认知. 本文从我国二元水循环演进历史、流域二元水循环理论、典型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式与概念模型4 个方面进行探讨, 为变化环境下水循环的基本认知模式、现代环境下水资源衰减规律等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自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原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行.至2002年底,世界上至少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有HIV感染者死亡,且其仍以每天感染15000人的速度快速扩展,其中95%以上的HIV感染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中国HIV感染人数现已超过100万.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初,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在气候变化大会上讨论当前最热门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共同谋划如何保护地球这个人类共有的家园。而在大会开始前,一场被称为“气候门”的舆论风暴不期而至,并带出了一个惊人的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是个子虚乌有的伪命题,或许是一群见钱眼开的无良气象学家制造的一个“惊天谎言”!  相似文献   

20.
逃离故土     
大千世界,几多兴衰,几多悲愁,恰似那一江春水,向东流! ——题记 这已经是5亿多年前的事情了。 火星经过了一段繁盛时期之后,现在正迅速走向衰亡。火星人的生存空间一天比一天缩小,最后,奇迹般地剩下了一块1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波塔西勒城。波塔西勒城是这个星球上并不起眼的城市,如今,这里的3万多人成了火星上幸存的最后一批人。他们正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对他们来说,现实是无比残酷的。第一是缺水。波塔西勒城坐落在3条河流的冲积平原上,又东临大海,怎么会缺水呢?原来,那3条河流早在几十年前就干涸了。滔滔的河水经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被分解成了氧气和氢气。氧气使得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