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无产阶级在这场运动中以及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只是登上了政治历史的舞台,仅起到了参与领导中国革命的作用,并没有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而八一南昌起义则完全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此后的中国革命无论从革命目标还是革命对象来考察,都符合划分新的历史时期的界定标准。因此,八一南昌起义应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转变的枢纽,它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对于这一次席卷全国、震惊世界、意义深远的运动,伟大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至今已有70周年了。这一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是一次彻底地不妥胁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胁地反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思想上的革命运动,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开端,从而使中国革命成为世  相似文献   

4.
李莉 《科技信息》2009,(25):121-121,179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和革命经验,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是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同其他无产阶级领袖一样,他也经历了一个世界观的转变过程。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各种社会思想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就在五四运动前后,周恩来的世界观发生了转变,他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由一个进化论的信奉者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出色地完成了历史任务,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社会主义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是过去青年历史责任的继续和发展。回顾历史上青年走过来的艰苦曲折的道路和光荣革命传统,可以激  相似文献   

7.
自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以来,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制度就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和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实践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集中、统一、有序、高效的领导体制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这一点,在巴黎公社时代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8.
土地革命时期,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人民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为这一革命斗争产物的苏区文学也具有新民主主义文学的性质,即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当时,党的总任务是:开展武装斗争、深入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赣东北苏区文学服从于这一总任务,正如方志敏所指出的,它坚持“为工农大众和革命战争服务的方向”,为群众所创造,又服务于群众,有力地推动了革命斗争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民族中坚力量,把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包含译介话语形态、领袖话语形态、平民话语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话语体系。正是在这一话语体系的有力推动下,中华民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积极活动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空前觉醒、斗争风起云涌的伟大时代。在这个大转变时期,他站在历史的前列,指明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领导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积极创建革命统一战线,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是革命先锋的重要思想;在党的幼年时期就注意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并在中国革命的各条战线上,进行过英勇的斗争,作出了卓越  相似文献   

1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具体情况和革命经验,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阐述了遵义会议之前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过程,以及遵义会议之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拓展。指出党在探索和拓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过程中,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了"中国特色"几个闪光的大字。坚持与时俱进地探索和开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斗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井冈山道路,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革命理论进行创新的开始。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创新理论明确了中国革命的舞台、基地、途径和中国革命所必须依靠的主要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人民军队的建设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奠定了建党建军的理论基石。井冈山斗争时期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成果,是我党和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革命+恋爱”文学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但随后就遭到了左翼批评家们的严厉批评和清算。考查这背后的深层动机则发现,这正是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有机知识分子代表,为保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统一性和纯粹性而有意为之的一次对非无产阶级意识的文学思潮的批判和清算,从而也拉开了政党意识形态对文学干预的序幕,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其美是一位由爱国直接走向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在善长典期间,他产生了爱国主义思想;到上海做助理会计后,随着与革命志士交往的日益增多,受上海民主革命风潮的影响,他逐渐萌发了民主革命思想;东渡日本留学后,他的革命立场愈益鲜明,终于加入中国同盟会,民主革命思想正式形成,从此踏上了民主主义革命的征途。  相似文献   

15.
西藏地区的民主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藏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阶段的历史任务,也是彻底埋葬封建农奴制度的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封建农奴主阶级的统治,实现了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变农奴主所有制为劳动农牧民的个体所有制;建立了人民民主的西藏地方自治政权。西藏民主改革的胜利完成,使西藏社会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实现了社会发展的飞跃,开创了西藏历史的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中国民族地区变革方面的巨大成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理论与西藏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左翼文学发生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的“日本体验”为中国文艺界带来了新的生命感受、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异域文化,同时,它激活了中国左翼作家的强国梦想、革命欲望和建构无产阶级文化的诉求,这对于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帝制时代的父死子继,还是革命所造成的政权倾覆,或民主国家的政党轮替,新旧政权的更迭,都必然会对新政府的人事构成产生影响。北伐后,大批具有行政经验的“旧官僚”被纳入南京国民政府之中,在顺利实现政权更替的同时,亦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平稳过渡。然新政权使用新官僚,是为当然之事。吊诡的是,对于北伐之后的新政权而言,旧官僚固然“旧”,新官僚却似乎并不太“新”。这种“新旧杂糅,亦新亦旧”的现象虽为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个新政权却未能在官僚的人事构成上展示其新的一面,从而为其迅速沦为旧政权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分析,阐明中国人民靠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从而论证不信邪、不怕压的民族自立精神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19.
韦拔群是右江根据地土地革命运动的先行者。他大力开展土地革命的宣传活动,指导东兰及周边各县的土地革命,培训土地革命骨干,推动了右江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建立共耕社,创造了土地革命新模式。加强土地法制建设,丰富了土地革命法制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土地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从各个方面论述了在民主革命和国家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关于国民心理建设的论述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却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重温孙中山的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