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四馏分加氢饱和催化剂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以氧化铝为载体,钯为活性组分,并添加有助剂的C4馏分加氢饱和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对裂解C4馏分及催化裂化(FCC)C4馏分加氢饱和性能,催化剂加氢饱和工艺条件,优化出了催化剂适应的操作范围,同时对催化剂进行了长周期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温度55~70℃,压力1.5~2.0MPa,空速1.0~2.0h-1,H2/烯烃体积比200~400。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的稳定性实验表明,除个别时间段外,原料中烯烃的加氢饱和率均大于99%,加氢产物满足乙烯裂解料和车用液化气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8 MPa下C307催化剂上甲醇合成反应的本征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研究了操作条件对甲醇合成反应的影响以及C307催化剂上甲醇合成反应的本征动力学.实验采用粒度为0.154~0.198 mm的细颗粒催化剂.实验压力为8MPa,空速5 500~11 000 h-1,反应温度200~260℃.实验结果表明:总碳转化率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245℃左右达到最大值,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选取以各组分逸度表示的CO、CO2加氢合成甲醇的Langmuir-Hinshelwood双速率本征动力学模型,用全局通用算法结合马夸特算法确定动力学模型参数.残差分析和统计检验表明,动力学模型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自制的铜—铬催化剂,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糠醛液相加氢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的活性,以及操作压力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糠醛重量的1%,在温度为150~180℃,釜压为2.5~3.5MPa 的条件下反应1.0~1.5小时,糠醛全部转化为糠醇。  相似文献   

4.
<正> 本设计规模为年产15000吨合成氨厂,合成工段操作压力为320公斤/厘米~2,设备为Φ600氨合成塔系列。原设计氨合成塔采用上,下环管式单管并流催化剂筐。为了提高设备容积利用系数,增加催化剂装填量,提高氨合成塔生产能力,本设计对原催化剂筐进行改造设计,采用套管式代替上环管,冷管下端直接焊在中心管上代替下环管。  相似文献   

5.
采用甲醇合成催化剂C207和分子筛HZSM-5混合制得CO2加氢合成二甲醚双功能催化剂,并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进行了活性评价。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氢碳摩尔比、空速等工艺条件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影响显著,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适宜的温度操作范围260~270℃,增加压力,提高氢碳摩尔比有利于提高CO2转化率、二甲醚收率;适宜的空速范围1500~3000h^-1。  相似文献   

6.
湿式空气催化氧化法处理造纸草浆黑液以及高COD值有机废水,具有能耗低、装置紧凑、适用性广等优点。与非催化湿式空气氧化法相比,催化作用降低了反应温度和压力,使投资费用、操作费用下降。本文叙述有关催化剂以及反应工艺条件的研究结果。实验是在0.5升高压釜以及0.5~2升/小时连续化模试设备中进行的。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均相催化剂中,以二号铜催化剂[以Cu(Ⅱ)表示]为佳。反应温度是影响COD转化率的主要参数,在220℃以上已可取得较好结果。O_2/COD>1.4时,O_2/COD对C0D转化率影响不大,在250℃,60kg/Cm~2;LHSV 0.62小时~(-1),O_2/COD>1.4,催化剂为Cu(Ⅱ)50ppm条件下,COD转化率为90%左右。  相似文献   

7.
铜配合物催化环氧乙烷合成碳酸乙烯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于铜配合物的多相催化作用,研究环氧乙烷(EO)和CO2一步合成碳酸乙烯酯(EC)的反应,探索制备催化剂的溶剂种类、制备温度、回流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剂,80~90 ℃制备温度下,回流60 min制备的CuBr2(NY)2配合物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原料中添加EC(n(EC)/n(EO)=5.5±0.5)时,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2.5%,反应温度为(110±10) ℃,反应压力为(3.5±0.5) MPa,n(H2O)/n(EO)=0.5.在此条件下,EO的转化率达到98.16%,EC的选择性达到87.64%.  相似文献   

8.
以长白山硅藻土为原料,加碱成型可以得到重复性好,孔容大于0.7ml/g、机械强度为40~80kg/cm~2的载体,浸渍磷酸后所得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60~295℃,反应压力70kg/cm~2,空速2000h~(-1),H_2O/C_2H_4=0.7的条件下,单程转化率为5.1~5.8%,寿命长达500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合成N-甲基哌嗪的新方法.即以二乙醇胺和甲胺为原料,选用不同类型催化剂,通过固定床反应器,气固相催化环合制取N-甲基哌嗪的方法.并对反应温度、压力、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作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该环合反应所用最佳催化剂为硅铝比为30的HZSM-5型分子筛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00℃,操作压力为8 MPa,二乙醇胺和甲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2,空速为0.5 L./h.在此条件下,N-甲基哌嗪的收率可达80%以上,选择性可达90%.  相似文献   

10.
较系统地研究了液相加氢法合成对氯苯胺,着重研究了加氢反应的催化剂、溶剂、脱卤抑制剂及反应的温度、压力等主要工艺参数对反应的影响.对硝基氯苯液相催化加氢还原制备对氯苯胺的反应中选用1%Pd/C为催化剂,工业酒精为溶剂,吗啉为脱卤抑制剂,加氢反应温度80~90℃,压力1 MPa .在此条件下反应2.60 h,对硝基氯苯的转化率为100%,对氯苯胺的实际收率可达95%.催化剂连续使用5次,其性能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复合载体镍基催化剂上的CO甲烷化反应。在温度为250~440℃,压力为0.1~2.5 MPa,原料气配比(nH2/nCO)为1.0~4.5的情况下,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复合载体镍基催化剂甲烷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转化率、CH4的选择性均随着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的升高而增加;当反应温度达到340℃时,CO转化率最高;当nH2/nCO=3.0时,具有较高的CO转化率和CH4的选择性。通过正交法设计实验,测定了甲烷化反应动力学数据。以双曲型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以各组分逸度表示的CH4和CO2反应动力学模型,并用最大继承法对参数进行估值,获得动力学参数。残差分析及统计检验表明动力学模型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环戊二烯二聚体在雷尼镍催化剂存在下加氢合成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的反应条件,本文对温度、压力、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情况进行了实验考查,实验结果表明,在雷尼镍催化剂存在下,溶剂与环戊二烯二聚体的质量比2∶1、反应温度110~120℃、氢气压力3.5~4.0 MPa下反应4 h,加氢反应转化率为100%,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的收率在96%以上,纯度98.3%。随反应次数增加,催化剂活性降低,反应3次以后需要补充新鲜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丝光沸石为载体的催化剂对异丁烯齐聚反应的催化作用。以NH4NO3作为离子交换溶液,在微型反应器上考察了改性丝光沸石催化剂的酸中心量、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异丁烯齐聚反应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制备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温度、压力、进料速率等反应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换铵两次、铵浓度0.5 mol/L、焙烧温度400℃;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压力3.0 MPa、进料速率1~2 mL/min。  相似文献   

14.
甲醇合成催化剂XNC-98的本征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研究了四川西南化工研究院研制的新型甲醇合成催化剂XNC-98的本征动力学。实验采用的催化剂为60~80目的细颗粒催化剂,实验压力为4~5MPa,反应温度为210~260℃,空速为8000~12000h^-1。采用了Langmuir—Hinshelwood本征动力学模型。用改进的高斯-牛顿法确定动力学模型参数。残差分析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本征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为采用细颗粒催化剂的三相淤浆床甲醇合成反应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甲醇液相羰化合成甲酸甲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高压釜间歇反应器考察了甲醇液相羰化反应中温度、压力、催化剂浓度、添加剂种类及含量对甲醇转化及羰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转化率随反应压力提高而增加,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70~80℃,CO压力在6.0MPa以上,催化剂浓度0.5~0.7mol/l,筛选出B、C、D等效果较佳的添加剂,旦双组份添加剂效果优于单组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月桂酸乙酯合成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宝明 《甘肃科技》2010,26(9):146-147,145
以硅藻土负载硫酸铁为催化剂,4A分子筛作脱水剂,无水乙醇作带水剂,由月桂酸和乙醇回流分水合成香料月桂酸乙酯。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酸醇摩尔比为1∶10,催化剂用量15%,回流反应12h,温度为72~80℃,酯转化率达93.8%。催化剂可重复使用2~3次。  相似文献   

17.
相转移催化合成对硝基苯甲醚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硝基氯苯(ArCl)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常压生成对硝基苯甲醚。考察了反应温度,氢氧化钠用量,催化剂的浓度和结构与对硝基苯甲醚生成速度的定量关系。在一定的催化剂和氢氧化钠浓度下,生成对硝基苯甲醚的假一级速度方程为:V=k[ArCl],以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为催化剂,80°±0.5℃,催化剂与对硝基氯苯的摩尔比为0.01,氢氧化钠浓度为36.5%时,k=1.20×10~(-2)分~(-1),活化能E=73.69kJ/mole。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高灵敏的Ga(Ⅲ)-BPR-Tween80-CTAB体系。该体系的适宜酸度为pH2.87~3.42。最大吸收在528nm。锌量在0.1~1.0μg/25ml范围遵守比耳定律。当Tween80在高浓度(0.8%)时,ε=5.72×10~5l·mol~(-1)·cm~(-1);当Twnne80在低浓度(0.24%)并辅以少量H_2O_2(浓度为4.8×10~(-3)%)时,ε=1.09×10~6l·mol~(-1)·cm~(-1)。镓在6mol/l盐酸介质中用乙酸丁酯萃取分离后,测定了分子筛型催化剂中的镓含量。  相似文献   

19.
以二甘醇为起始原料,经羟基保护,Michael加成,催化加氢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2-[2-(3-氨基丙氧基)乙氧基]乙醇;优选Michael加成催化剂为LiOH·H_2O;优选加氢催化剂为Sponge Co,反应压力为6.0 MPa,反应温度为80℃,总收率46%.  相似文献   

20.
以Pd/C为催化剂(Pd质量分数为5%),在消除内、外扩散影响条件下,研究了乙酰丙酸非均相催化加氢制备γ-戊内酯反应动力学。考察了反应温度(100~160℃)和氢气压力(1.0~3.0 MPa)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氢气在乙酰丙酸液体中的溶解度(温度80~160℃、氢气压力0~5.25 MPa)。结果表明:乙酰丙酸非均相催化加氢反应对乙酰丙酸浓度的反应级数为零级,对氢气压力的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活化能为33.0 kJ/mol;提出了加氢反应可能的机理,并简化氢解离吸附Langmuir等温吸附式,获得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