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秀英 《科学之友》2005,(16):80-81
分析了残膜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并从地膜的生产和使用、残膜回收及再生利用等方面阐述了治理残膜污染的措施和建议,提出了行政、经济、技术3个手段并用治理残膜污染.并着重指出发展残膜回收机械是治理残膜污染的有效方法,残膜的再生利用是保护环境、变废为宝、防治残膜污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王赞社  顾兆林  冯诗愚  李云 《科学通报》2009,54(14):2033-2044
膜蒸馏技术是传统蒸馏工艺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 根据膜蒸馏的机理和能量转换过程的特点, 通过焓-浓度图等方法, 对膜蒸馏技术应用于典型能量转换过程的热工学和制冷技术中的原理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主要包括利用膜蒸馏技术对溶液的浓缩分离特性, 提出了基于真空膜蒸馏技术的盐类溶液的真空膜蒸馏解吸/再生过程, 可应用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和蓄能系统中, 也可应用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溶液除湿剂的再生循环系统中, 目的是使系统能充分利用低品位的废热、余热以及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廉价能源, 提高热源的可利用温差; 利用膜蒸馏技术中因传质而携带的潜热传递作用和膜间导热作用, 提出了基于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的新型膜式热交换器, 可应用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溶液热交换器和可进行热量与纯净水双重回收的特种换热器中. 对于膜蒸馏技术能量转换过程的工程应用问题, 指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重点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再生纸厂废水治理工程的整改走向及其解决方案,使大部分废水回收利用,既节省用水量又为当地减排做贡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增加了城市湖泊河道的污染负荷,并提出了岸区生态防护带、水生植被恢复、微生物技术利用等生态治理途径以及与此配套相关的生态管理模式,旨在为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尽快从可持续性发展的口号走向生态建设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5.
塑料袋虽给人们带来不少方便,但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一些劣质塑料袋还会危害人体健康。环保专家表示,目前商家赠送的免费塑料袋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应该注意识别,并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说,  相似文献   

6.
鲍晓军 《自然杂志》2014,36(6):421-425
近年来,中国雾霾天气频出,严重影响了百姓生活和身体健康,雾霾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PM2.5是导致雾霾污染的元凶,汽车尾气排放是其重要来源之一。概述了雾霾的危害、PM2.5与汽车尾气排放的关系,并介绍了一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油清洁化工艺技术GARDES,该技术能够生产满足国IV/V标准的清洁汽油,降低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含量,为减少因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污染排放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顾颖弘 《世界科学》2000,(11):29-29
工业发展造就了产业生产各种商品,旨在提高人类更舒适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制程中所产生的污染,也损伤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在可持续经营的目标下,工业界正运用电化学技术来开发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又不影响生产的新能源。而这其中,杜邦公司所生产的Nation 膜就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Nation 膜是以聚四氟乙烯为原料的阳离子交换膜,杜邦公司早在40年前就研发出Nation 膜,当时并成功的运用在美国太空总署所发射卫星动力之上,从此Nafion 膜被誉为是PEM FC(Rroton Exchange Mem-br…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地下水污染的成因,提出了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方法与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炜珍  许新江  王永净  何中  卓楠  黄丰  林璋 《科学通报》2009,54(23):3645-3650
由于特殊的结构与性能, 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 纳米材料的环境行为、生物和生态效应受到了极大关注. 另外, 一些工业生产实践中也产生纳米污染物. 然而, 关于如何控制和治理纳米污染物的研究较少. 在前期的研究中, 通过控制纳米颗粒快速长大以消除纳米污染物环境危害的思路被提出, 并应用于处理氯酸盐行业的含Cr(Ⅵ)纳米废渣. 在此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分析和对比了含Cr(Ⅵ)纳米废渣的高温和室温两种处理途径的相关物相变化特征和无害化机制, 选择高温处理工艺路线进行了优化, 并进一步对无害化处理后固体粉末的物相、形貌、粒度、热性能等性质进行了研究, 将其试用于陶瓷釉料. 该工作是纳米技术用于环保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的一个范例, 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无机膜——新的工业革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孟广耀  彭定坤 《自然杂志》1996,18(3):151-156
无机膜(陶瓷、玻璃、金属及其复合材料膜)与已经广泛商品化的高聚物膜相比,由于耐高温、化学稳定、耐腐蚀、力学强度高、结构稳定和易于再生,因而更适于高温或其他恶劣环境下的技术应用,特别是生物技术、石油化工膜反应器、高温气体分离等方面,有人预料无机膜技术的发展将引起—场新的工业革命.以最为吸引人的高温气体分离和膜反应器为例,其工业应用前景到底如何呢?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家们面前的任务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从混凝土的历史沿革入手,本文首先阐述了砂石骨料与胶凝材料经科学设计实现原料到产品的制备合成原理;而后针对服役后废弃混凝土的分离、分解和分级,剖析了混凝土再生的路径与原则,揭示了废弃混凝土加工成再生骨料和再生粉料演变机理;进一步分析了再生原料制备新混凝土面临的基本问题以及多尺度性能改善机制,并对比传统与现代配合比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再生混凝土设计与制备模式,提炼了再生混凝土性能设计与应用的三方面准则.最后,围绕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碱激发再生骨料混凝土和3D打印再生混凝土等技术,对再生混凝土的创新与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本文旨在充分发挥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再利用价值与低碳潜力,构建混凝土循环再生新范式,助力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地下水污染的成因,提出了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方法与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旧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现场热再生技术研究工作。通过分析老化沥青再生机理和添加再生剂再生老化沥青,并加入一定量的骨料和不同比例的旧沥青混合料RAP料来完成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再次,进行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试验来评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合料性能已基本达到高等级沥青路面要求和现场热再生技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环保型新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赵雪桐  朱华伟  张延平  李寅 《科学通报》2023,(10):1203-1216
类囊体膜由光合色素、脂类和蛋白质组成,是绿色植物、真核藻类与蓝藻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主要场所.光反应包括水的光解和光合电子传递两个核心过程,前者将光能转化为电子,后者将电子转化为活跃化学能.光反应中的电子传递和氧化还原特性使得类囊体膜可以被应用于生物光电化学和生物光电催化两种光能利用系统.基于类囊体膜的光能利用系统不仅具有材料可再生和低碳绿色等优势,而且具有比完整光合细胞更高的能量效率.同时,类囊体膜中含有光敏剂叶绿素,并具有光合放氧特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使其可以应用于肿瘤的光动力学治疗.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类囊体膜在这些领域中应用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类囊体膜在这3个领域的应用形式和作用机制,讨论了类囊体膜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大气中一类重要的污染物质,即使在低浓度下也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对VOCs的治理刻不容缓,而VOCs治理关键功能材料性能的优劣是整个VOCs治理技术的核心。文章总结了近年来用于吸附法、光催化法以及催化燃烧法治理VOCs的功能材料的最新科研成果,希望以此能够为将来VOCs治理材料的设计与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晶 《科学之友》2009,(9):43-43
在我国公路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如何面对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污染和新建公路的资金压力问题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事情,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李欣 《科学之友》2009,(9):43-43,45
在我国公路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如何面对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污染和新建公路的资金压力问题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事情,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旧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现场热再生技术研究工作。通过分析老化沥青再生机理和添加再生剂再生老化沥青,并加入一定量的骨料和不同比例的旧沥青混合料RAP料来完成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再次,进行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试验来评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合料性能已基本达到高等级沥青路面要求和现场热再生技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环保型新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郭岩宝  王德国  张嗣伟 《科学通报》2009,54(21):3390-3394
利用分子沉积技术在石英和玻璃基底上制备了含有Cu2+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聚丙烯酸(PAA)分子沉积膜, 然后将不同层数的分子沉积膜浸入到刚刚配制的硫化钠水溶液中. CuS纳米颗粒在分子沉积膜中原位生成, 从而制备原位纳米颗粒掺杂分子沉积膜.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XPS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原位纳米颗粒掺杂分子沉积膜进行表征, 并利用AFM研究了膜的纳米摩擦学性能. 结果表明原位纳米颗粒掺杂分子沉积膜具有较小的摩擦力和较高的耐磨寿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旧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现场热再生技术研究工作.通过分析老化沥青再生机理和添加再生荆再生老化沥青,并加入一定量的骨料和不同比例的旧沥青混合料RAP料来完成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再次,进行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试验来评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合料性能已基本达到高等级沥青路面要求和现场热再生技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环保型新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