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惠连《雪赋》是南朝咏物小赋中的名篇,受《雪赋》的体例、谢氏家族的命运、刘宋时期的文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雪赋》中的自然观复杂而多变。在典故中出现的雪,似雪,又非雪,它代表的是道德比附的自然;用大赋手法,竭力铺叙的雪,是真实的雪,它代表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诱人悲歌,感叹易逝的雪,非雪,是人,它代表的是悲情的自然;阐述玄理,坐斋静忘的雪,是真实的雪,也是艺术虚构的雪,它代表的是超脱的自然。  相似文献   

2.
隆冬话雪     
<正>风、雨、阳光、雪,都是最常见不过的自然现象,但是此四者中,唯有雪,最招人喜欢。从古自今,文人墨客为雪抒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让人一看到雪,心里就会涌起许多感触,而忽略了雪的自然本质。雪,在《说文解字》里作"凝雨,说物者。从雨彗声。相绝切。"清段玉裁注"冰雨说物者也"。简单地说,雪是水的一种凝固状态。当天空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从而凝结成团、似棉絮状的固态,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雪了。因为它是白色不透明的六出分枝星  相似文献   

3.
咏雪是咏物作品中分量极重的题材,而谢惠连的《雪赋》和宋代欧阳修、苏轼的"白战体"都是咏雪诗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作品。通过梳理咏雪诗的写作技巧的发展,可以发现"白战体"写作技巧的创新性正在于对《雪赋》中一些未得到发展的写作方法的继承,这也可以视为宋诗"以赋为诗"之一端。  相似文献   

4.
《文选·赋》"物色"类选录了宋玉《风赋》、潘岳《秋兴赋》、谢惠连《雪赋》与谢庄《月赋》等四篇作品。萧统是从先梁赋的"整体"中选出此四赋的。四赋入选《文选·赋》"物色"类的原因大致有三:内容上,意蕴丰厚,生命情怀强烈;形式上,文采斐然,结构巧妙;评价上,均得到先梁士人的好评。探讨《文选·赋》"物色"类选文原因,有助于推进...  相似文献   

5.
白璧无瑕《闲情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闲情赋》描写真实的爱情体验 ,以及这种狂热的爱情追求与陶渊明对人性真实美的追求相一致 ,肯定它是一篇光明正大的爱情赋 ,体现了陶渊明还有柔情似水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贾谊的辞赋汲楚辞、屈赋之源,开汉代赋体文学之先河,影响了整个两汉赋体文学的创作,本文主要通过对他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做深入性探究,明确它在赋体文学流变中的作用,结合《惜誓》《旱云赋》等赋篇研究,总结贾谊辞赋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从而确定它在两汉赋体文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与他笔下的主人翁一样,他十分喜爱斗牛、狩猎、拳击和钓鱼。海明威曾先后三次到非洲打猎,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三部小说。写于1936年的《乞力马扎罗的雪》(以下简称《雪》)就是其中之一。从一个方面而论,作者与《雪》中的主人翁有着十  相似文献   

8.
<正> 在我的文学梦中,想出版的书并非诗集,因为从少年开始读书与诗没有任何缘份,读的较多的是小说,喜欢的是散文,而鬼使神差般写的最多的是诗,结果第一个落蒂的果实便是《雪太阳》。《雪太阳》所收的诗,在时间上跨越了十年,即1983年至1992年。这十年完成了  相似文献   

9.
"雪"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传统意象,当代作家刘醒龙在其长篇小说《天行者》中延续着对这一意象的抒写。在他笔下,"雪"被赋予多重的象征内涵:或是高尚人格的寄寓;或是诗意情感的坚守;或是错位现实的反讽。透过刘醒龙笔下的"雪"意象,既可以窥探出中国乡村民办教师的生存困境和苦难命运,又可以展现作者对现代文明在乡村传播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0.
    
去年冬天有点冷,但我心里很温暖。屋外的雪,飞飞扬扬,时断时续,已经下了三天。电视上,每天播报着关于雪的新闻:因为雪,有的高速公路封路了;因为雪,某地又出了大车祸;因为雪,交通受阻,影响外乡人回家过年……仿佛雪,成了一个罪恶的化身。  相似文献   

11.
<正>雪刚下时,缺少力气,想大声喊叫,可还是无声无息。"看,稀稀薄薄,多可怜啊。"大地拥抱了它,树枝接受了它,小鸟也来把它夸。雪下大了,一改常态,大摇大摆,计划着哪都要踩上一脚。它说:"瞧,我能让世界变得干净纯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强风暴雪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致使许多结构尤其是轻钢结构在这种极端气候下发生破坏,究其破坏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设计因素、施工质量等,荷载取值的不足也是其中之一.由于气候的变化,现行荷载规范的雪荷载取值是否可能被低估是当前工程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为验证这种假设的真实性,以中国辽宁省2007年发生的一场56年罕见的暴雪为背景,对辽宁省内8个主要城市近50年雪荷载实测值进行统计分析,利用K-S检验法对辽宁地区雪荷载的概率分布函数进行假设检验,根据极值Ⅰ型分布分析这8个城市的代表值.将计算结果与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比较,结果表明荷载规范取值在一些城市偏低.  相似文献   

13.
《述行赋》是汉代纪行赋中的名篇,也是东汉后期征行遇雨题材作品的典范之作。蔡邕《述行赋》中的霖雨意象既有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又和世道沧桑、国家命运相贯通,而且在作品层次结构中发挥了独到作用。出行而中途遇雨事象,随着历史的推移,它在文学作品中的承载变得愈来愈重。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2021,(1)
正雪兔子在藏区也被称为雪莲,因(天山)雪莲久负盛名所以常被错认。雪兔子实指雪兔子亚属的植物,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共有24种,其中15种为我国特有,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毗邻省区。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水母雪兔子正是雪兔子亚属中的一种。水母雪兔子(Saussurea medusa)为菊科风毛菊属雪兔子亚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花序像兔子,苞叶像水母,通体密披棉毛而得名。该物种分布于我国的甘肃、青海(祁连)、四川(茂县、康定、稻城)、云南(德钦、中甸)和西藏(察隅、扎达、普兰等)等地区,生于多砾石山坡、高山流石滩海拔3 000~5 600米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系统论的方法,将雪边界层抽象为雪边界层微气候系统,并用数值的方法模拟了该系统内的主要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西藏高原地区冬季进行人工化雪是可行的,一般可获得日融化的0.08m的效果。同时也指出,在高原地区化雪是有条件的,如辐射到量比多年平值减少20%,则效果不明显,如自然雪表面昼间最高温度小于-15℃,则人工化雪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6.
余秋雨的散文《阳关雪》,通过对自然、人文景物的游览和描述,对历史、文化艺术进行的深层思考,努力寻求文化灵魂与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意境深邃辽阔,想象悠远。作者采用多种方式,巧妙地把情和理和谐交融,表现出丰富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前赤壁赋》是苏轼贬谪黄州后的作品,它反映了作者在这个政治失意时期复杂的心态。三个月后,苏轼又写下《后赤壁赋》。历代文评家评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时,常推崇后赋的写景,认为它不假辞藻,如“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等语,全用白描。自然而工致。而我认为这只是从写景的技巧上评价,要谈到写景的目的,还要看写景与全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赋在文学诸体裁中的地位如何?历代学者对此看法不一;赋究竟以何特质而标逸诸体之中?论者更有争议。回顾一下赋的沉浮升降,对于理清古代赋论的发展脉络,回答以上问题是很有裨益的。从现存史料看,荀子最早以赋名篇。但荀子的《赋篇》(包括《礼》、《知》、《云》、《蚕》、《针》和《佹诗》)是他自己定的篇名,抑或后人所加,目前学界尚有争论。就现在所见,真正完备的赋应该说到西汉才有(“秦颇有杂赋”,然今无一存焉,故无从知  相似文献   

19.
雪茶     
在云南省丽江县的玉龙雪山海拔4000米至4200米的雪线附近,阴湿的岩石上面生长着一种白色的粉丝状的东西,很象普通的食用粉丝。这种“粉丝”可用开水冲喝,它就是玉龙雪山上的珍奇植物——雪茶。雪茶(Thamno Lia Vermicu Iarisc Asahina),地衣类地茶科植物,地衣植物分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三种,雪茶隶属枝状地衣。地衣植物是藻类植物和菌类植物(真菌类)共生的植物体。白色的丝状物为菌类植物的菌丝组成,菌丝又包裹了  相似文献   

20.
湖北夷陵“绛雪堂”是为纪念欧阳修而建,它得名于其《千叶红梨花》诗“风轻绛雪樽前舞”一句。绛雪堂始建于宋,在元、明、清被屡加修葺、重建。清代尤得到重视,葺治至少六次。乾隆、同治年间,知县林有席、金大镛又先后在堂侧补植了红梨花树。从文化地理学人文景观视角看,“绛雪堂”折射了欧阳修的诗情与人格,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内涵:它的重建寄托了后世夷陵守吏对欧阳修的缅怀与追慕,追慕他“勤官”、“不忽吏事”的为吏态度和诗酒风雅的为政风流。红梨花也成了甘棠遗爱,寄托了人们对欧阳修的热爱与尊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