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艾滋病(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细胞(CD4+T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但AIDS伴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减称甲亢)国内报道尚少。我们从2004年11月开始对116例AIDS患者进行HAART治疗以来,共发现3例AIDS伴甲亢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前,艾滋病仍然是无法完全治愈的绝症。虽然科学家绞尽脑汁都无法找到有效对抗HIV病毒的治疗方法,但是有些人天生就有对抗HIV的武器。 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之所以可怕,就是因为它能感染人体中负责免疫的T细胞,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抵御病源微生物的防线彻底崩溃,最终导致人体因感染死亡。  相似文献   

3.
王志刚 《天津科技》2003,30(4):52-52
本市扶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出的“用于治疗HIV感染的药物、其组合物及用途(扶素康)”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该技术填补了我国利用生物技术抗艾滋病的空白。经权威专家论证,该专利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项目是2003年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目前该公司正在申报国家一类新药。 艾滋病的传播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累计已有6800万人感染了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中国的HIV感染者已达到100万人。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抗艾滋病药,而美国的药物过于昂贵,疗效也有限。 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是阻断膜融合技术,阻断膜融合抑制剂阻断了艾滋病病毒与健康人体细胞的融合,与目前国际流行的鸡尾酒疗法相比,阻断膜融合抑制剂对艾滋病人的副作用小,药效高,且产生抗药性低。天津扶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利用这种国际最前沿的技术,结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甘肃省3名感染HIV儿童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1病毒载量,探讨感染HIV儿童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 CD4~+T淋巴细胞计数按照美国BD公司FACS Calibur四色流式细胞仪和相应试剂说明书进行,HIV-1病毒载量按照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NucliSens easyQ HIV-1 v1.1试剂说明书进行。结果 3名感染HIV儿童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在目前中国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标准(350个/μL)以上,而HIV-1病毒载量治疗前平均在10~5IU/mL左右。其中两名儿童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3个月后,HIV-1病毒载量降至10~2IU/mL左右。未开展治疗的儿童其HIV-1病毒载量仍维持在10~5IU/mL。结论儿童一旦感染HIV,应尽早诊断和及时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病毒起源终被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首例艾滋病例出现的25年里,科学家们不断的追寻着艾滋病病毒的祸源,希望能够从这里找到攻克艾滋病病毒的办法。如今,艾滋病病毒的起源终于被发现。美国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的科研小组证实,人类感染的艾滋病病毒中的H IV-1是起源于喀麦隆的黑猩猩。据报道,由医学教授比阿特丽斯·哈恩领导的科研小组已经将她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科学》杂志上。科学家收集野生黑猩猩的新鲜粪便样本1300多个哈恩对H IV-1病毒来源的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十余年,在喀麦隆政府积极配合下终于迈向了成功。解开H IV-1病毒起源谜团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6.
<正>说起HIV病毒、艾滋病(AIDS)总是让人为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你听过艾滋病毒弹奏出来的美妙音乐么?实现这一病毒与音乐生物学结合创举的是美国乔治亚大  相似文献   

7.
11月30日,卫生部通报,截至2008年9月30日,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而据卫生部等单位估计,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这其中可能有44万人已被感染但自己尚不知晓。这个消息让人沉重,但最近关于艾滋病也有"好"消息传来。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23日(北京时间)报道,麻省理工大学工程人员设计出一种新型纳米粒子,可安全高效地传送抗艾滋病病毒(HIV)和疟疾等疾病的疫苗,并能更有效地激发机体免疫反应。近日出版的《自然.材料学》上对这种新型纳米疫苗进行了详细介绍。纳米粒子中心有一个脂质球,能携带人工合成的蛋白质,这些合成粒子能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活血陪元法治疗对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活血培元法治疗对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已经开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HIV/AIDS成年患者24例,且病毒载量<500 copies/ml,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加用东研Ⅰ号颗粒(中成药)和安慰剂对照,观察患者0、12、24w后的临床症状体征、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HIV病毒载量以及细胞因子(IL-2、IL-4、IL-10、INF-γ)的变化.结果分析中药组与对照组0、12、24w后症状体征积分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T细胞亚群CD4+T细胞绝对计数也有明显差异(P<0.05);细胞因子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毒载量始终均为<500 copies/ml.结论中药活血陪元法(东研Ⅰ号颗粒)能有效改善HIV/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的CD4+T细胞绝对计数,协助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控制病毒载量,但未发现对患者T细胞功能的部分细胞因子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活血培元法治疗对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已经开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HIV/AIDS成年患者24例,且病毒载量<500 copies/ml,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加用东研Ⅰ号颗粒(中成药)和安慰剂对照,观察患者0、12、24w后的临床症状体征、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HIV病毒载量以及细胞因子(IL-2、IL-4、IL-10、INF-γ)的变化.结果分析中药组与对照组0、12、24w后症状体征积分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T细胞亚群CD4+T细胞绝对计数也有明显差异(P<0.05);细胞因子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毒载量始终均为<500 copies/ml.结论中药活血陪元法(东研Ⅰ号颗粒)能有效改善HIV/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的CD4+T细胞绝对计数,协助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控制病毒载量,但未发现对患者T细胞功能的部分细胞因子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个超越常规的治疗方案可能已经改写了一个艾滋病患儿的人生。 3月3日,美国一个医疗研究小组宣布,经其治疗,1名出生时因母婴传播而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两岁半患儿,已经实现“功能性治愈”。功能性治愈是指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毒被完全抑制,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即使不再吃药,机体免疫功能也呈正常状态。继“柏林病人”之后,这个出生在密西西比的患儿又一次引起了全世界关注:该患儿体内今后会否再发现艾滋病病毒?这种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吗?“密西西比案例”对于艾滋病的治疗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13年7月3日,艾滋病研究者Timothy Henrich和Daniel Kuritzkes两位医生向全球宣布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波士顿病人”——两名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及患有淋巴癌的患者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停止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已有数月检测不到HIV的存在——艾滋病可能已被功能性治愈。不料,美景须臾,噩耗即传,HIV在两名“波士顿病人”身上宣告复发。研究人员刚刚升起的治愈艾滋病的希望再次落空。不过,也有研究人员表示,这个结果“令人失望,也令人清醒”。  相似文献   

13.
据英《新科学家》2002年10月26日报道 :美国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宣布 ,血癌即白血病患者将来可能再也用不着反复经受折磨人的痛苦不堪的化疗过程 ,并且有高得多的完全治愈的可能性。这个科研小组试验了一种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自动瞄准并杀死血癌细胞的新疗法 ,并宣称这种方法可能适于治疗所有类型的血癌 ;而不像许多其他类型的免疫疗法 ,只能治疗有特殊细胞表面蛋白质的癌症。白血病是因白血细胞变成癌细胞并无法控制其分裂而引起的。治疗白血病的过程通常是利用化疗杀死癌细胞的反复折磨人的长期过程 ,随后往往还要进行…  相似文献   

14.
<正>艾滋病流行有望终结?一项于2019年5月3日发表在Lancet上的研究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后,体内的病毒可以被完全抑制,即便和伴侣发生不安全性行为,也不会将病毒传染给对方。这项长达8年的研究由欧洲多国科学家参与,以近1000对男性同性恋伴侣(其中1人为HIV携带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让病毒携带者全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结果显示,所有参与实验的伴侣之间,都没有出现HIV传染的情况。论文作者表示,该研究结果证明,接受治疗的HIV携带者将病毒传染给  相似文献   

15.
媒体纵览     
<正>英国《nature》可防艾滋病已知毒株的新药问世开发艾滋病疫苗是全球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尽管艾滋病病毒已发现30多年,但由于其多变和多样性,迄今还没有一种针对该病的疫苗能投入使用。传统疫苗的思路是通过接种来激发人体免疫反应,美国科学家日前则研发出一种基于基因疗法的"强力"新药。这种名为e CD4-Ig的新药可以通过伪装把病毒"拒之门外",从而取得保护效果。试管  相似文献   

16.
《广西科学》2005,12(1):72-72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是通过变形来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的,该发现有望帮助科学家提前开发出治疗艾滋病的新药和疫苗。  相似文献   

17.
《创新科技》2012,(6):32-32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科学家在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患的血液中,确认了新型的HIV抑制蛋白。在实验室的研究中,这种名为CXCL4或PF-4的蛋白质可与HIV直接结合,使其无法依附或进入人体细胞。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症状期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免疫状态与牙周指数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HIV感染者75例,分为轻、中度免疫抑制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检查牙周指数: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对于无症状期HIV感染者轻、中度免疫抑制组,牙周指数因素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PLI、GI和SBI三个指数与CD4计数之间无相关性.但随着SBI评分增加,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加重的可能性增加.结论: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下的无症状期HIV感染者轻、中度牙周炎性病损较为常见,牙周指数与免疫状态之间没有相关性,SBI评分的升高提示无症状期感染者的免疫抑制状态可能加重.  相似文献   

19.
据英《新科学家》2003年4月19日报道 :一种能够可靠地检测和分析各种蛋白质的微型传感器 ,已分别由美国的两个科研小组研制出来。这种以碳纳米管为基础的传感器 ,在遇到一种目标蛋白质时 ,就会产生一个警告性电信号。现在 ,从许多其他蛋白质混合物中检测特殊的蛋白质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从寻找抗体开始到瞄准蛋白质 ,必须添加一种在抗体和这种蛋白质连接时会发光的标志性分子 ,这是一种非常费时的工作过程。而现在已证明 ,许多蛋白质不可能找到抗体和只对那种抗体起作用的标志性分子。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更便利的方法。2001年 ,美国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活血培元法治疗对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已经开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H IVA/IDS成年患者24例,且病毒载量<500copiesm/l,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加用东研Ⅰ号颗粒(中成药)和安慰剂对照,观察患者0、12、24w后的临床症状体征、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HIV病毒载量以及细胞因子(IL-2、IL-4、IL-10、INF-γ)的变化。结果分析中药组与对照组0、12、24w后症状体征积分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T细胞亚群CD4 T细胞绝对计数也有明显差异(P<0.05);细胞因子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毒载量始终均为<500copiesm/l。结论中药活血陪元法(东研Ⅰ号颗粒)能有效改善HIV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的CD4 T细胞绝对计数,协助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控制病毒载量,但未发现对患者T细胞功能的部分细胞因子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