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就是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要说真话、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强调的是作文要讲究“真实”。然而,我们在作文经常遇到如上所说的“尴尬”现象;有的学生只会依赖作文选写“比猫画虎”式的“葫芦文”;有的学生完全脱离生活实际,写的是假人假事假经历的“胡编文”,还有的学生写的是东摘西抄的“拼凑文”;甚至有个别学生写的是全文照搬的“移植文”,真可谓“天下文章一般抄”。说的都不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真事。  相似文献   

2.
作文水平体现着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高低,但目前小学生作文内容有的不真实,说假话;有的不具体,说空话;有的缺乏自己的思想感情,说套话,等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即作文要写实,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就可以逐渐改变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自己改文能力郭凤云,单成仁学生作文,教师改文,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但并不完全是科学的方法。从教学论的高度来看,它的教育作用是有限的。在作文教学中,文前指导学生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关系到作文的实际效果,理应重视;而文中的指导,则是要求学...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印年代就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也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以期学生具有自己会写的本领。  相似文献   

5.
如何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罗良豪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常常发现学生作文有不少错误:有的中心不明确,不突出;有的没有把内容写具体,空洞无物;有的用词选句不准确,词不达意......负责任的教师往往费尽心机,用红笔圈圈点点、划划批批。但作文本发还学生后,学生只...  相似文献   

6.
给出主题句的英语作文是学生在大学英语四、六级及其它形式的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题型之一。对于这样形式的作文,有的学生认为有很多内容好写,但不知怎样去写;有的学生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还有的学生写走了题。本文结合实例阐述了这类作文的写法。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探索出了“读写、说写结合”、“师生、生生互动”的“指导、说文、练写、修改、讲评、再作”一体化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职专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试论作文课“教什么”和“怎样教”──兼谈《作文台阶训练设计》杨西龙语文教师有三怕:一怕上作文课,二怕听作文课,三怕改作文。其症结在于:作文课讲什么,怎样讲,怎样改;学生写什么,怎样写,怎样改。教什么教什么,是作文教学的根本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五步作文教学法的具体内容是:鼓励阅读佳作,提高鉴赏层次和写作能力;进行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训练,双向提升创造思维能力;采用“头脑风暴”——说出自己的创意;运用说写结合完善创意,精雕细琢制造美文;注重评价的多元性,激发写作潜能.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能够达到让学生学会写作创新作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儿童作文的改革,认为作文既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又是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评价能力的体现,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流露的载体。强调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鼓励学生放开种种束缚,进行自由表达,提出了“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内容”。  相似文献   

11.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是新课标对学生语文素养之写作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可是有许多学生读完了高中,乃至大学毕业,接受了十几年的语文教育,写起文章来仍然文不从字不顺。究其原因,答日:作文难,怕作文,从小就被写作文、写日记吓着了。  相似文献   

12.
快乐学习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尺度。就目前小学生而言,有部分学生希望自己写好作文,获得老师的赞许,同学的羡慕。然而,有部分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每每提到作文,愁眉不展,握着的笔似乎有千斤重。有的即使写了也是语言枯燥,内容贫乏。就那么干干巴巴的几句话,敷衍了事,甚至有的习作文不对题,这样导致学生怕写作文,失去兴趣,为了去除学生习作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写作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3.
校牌风波     
中午,我正为学生作文的选材头疼,什么下大雨送伞、上医院补课,都是瞎编的;有的作文相当眼熟,显然是抄袭优秀作文选上的;有的作文形式结构不错,可又内容陈旧,立意一般……“余老师,你说这些孩子是不是很可笑?”班主任顾老师一下课就打断了我批作文的思路,“今天上课前,我照例向班干部了解戴校牌的情况,并顺口说了句‘没戴校牌的站起来’。你猜怎么着,全班同学约好了似的一齐哈哈大笑,原来站起来的五个同学中竟然有朱颖洁(本文所涉及的学生皆为化名)。  相似文献   

14.
分析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中学作文教学要“听”、“说”、“读”、“写”并重,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作文难,作文难,一写作文心里烦。”这是流传在学生中间的一句顺口溜,充分反映出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心理。细细思考,学生作文难无外乎就是三种情况,一是找不到生活素材;二是找到了素材不知怎么表达,思路不畅;三是有了素材和好的思路却苦于没有语言,来来去去都是几句话。为了让学生知道习作写什么,如何写,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6.
作文对于学生而言,之所以是老大难问题,表现有二:一是觉得没什么内容好写;二是不知该怎么写。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发展与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马金芳 《科技信息》2007,(17):200-200
学生作文,不仅仅是记记身边的一些事,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作文教学,不仅仅交给一些作文方法,只负责帮助学生作文成型。“做人和作文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学生作文,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到多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应用。当前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知”轻“能”、重“外”轻“内”、重“写”轻“说”、重“文”轻“境”的问题。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网络技术改进作文教学。网络技术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为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提供了条件,扩大了学习时空,激发了学生作文兴趣。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注入新的内涵,让作文与网络同行,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飞跃。一、创设情境,提供交互式的网络图像,让学生自由选择习作内…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对于课堂上的问题,学生理解急于回答,但苦于语言贫乏,急得满头大汗,却说不出所以然;仿句联系,学生冥思苦想,却无法落笔:请学生说出带有“月”的诗句,学生双眼空洞,茫然不知所措;要求学生写作文,学生抓耳挠腮,提笔无话可写,即使写成文,内容空乏无新意……究其根源就是学生阅读积累太少。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密不可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就根本不可能写出一将像样的作文来.中学生要写好一篇作文,必须具备两个最起码的条件:一是要懂章法,二是要有材料,缺一不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使学生读和写都共同进步的观念,通过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使学生在“在章法”的同时积聚作文“材料”,并通过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检阅阅读教学的成效,做到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同步。读为了写,写是读的体现。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是写作教学的基础,而写作教学则是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