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负载下焊接增大截面加固钢结构构件的方法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为了研究初始负载下焊接加固前后角钢构件的受力特性,运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型考虑初始缺陷以及加固过程中热输入的影响,对不同负载大小及长细比的角钢构件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移动高斯热源模拟焊接加固过程,可以较好的反应实际加固过程;在杆件长细比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初始负载的增大,极限承载力逐渐减小;初始负载不变,随着长细比的增大,杆件初始几何弯曲增大,其极限承载力减小.  相似文献   

2.
大跨度钢桁架加固方法多采用焊接加固增大截面法.针对大跨度钢桁架屋盖整体结构的负载焊接加固,以天津空客A321(A330宽体机厂房)屋盖为例,采用4片角钢,分肢与原H型钢的翼缘、腹板分别焊接的加固方式,设计了合理的焊接加固方案与监测方案,对结构关键构件在焊接加固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进行监测.以监测数据为依据,研究分析焊接加固过程中型钢与加固角钢的应力响应规律,验证钢桁架梁采用角钢焊接加固的传力有效性,判断焊接热输入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在负载焊接加固的过程中,局部高温热影响区引起应力重分布,加固角钢的存在对原有型钢构件起到了相应的承担作用,焊接加固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此外,焊接加固时,通过监测相邻杆件的应力和应变,分析表明焊接热影响的范围在两个节间范围内,且带来的应力响应较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加固截面形式、初始负载大小对铁塔轴压角钢焊接加固后受力性能的影响,选择了方形和L形两种加固截面形式,在4档不同初始负载下进行了焊接加固角钢的轴压单调加载静力试验,得到了焊接加固后角钢的荷载位移曲线、极限稳定承载力和破坏模式.针对试验试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考虑焊接间接热力耦合方法的数值模拟计算.对比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两种加固截面破坏模式为整体弯曲失稳;相对于方形加固截面试件,L形加固截面试件对于热输入的影响更加敏感,延性较差;当初始负载名义应力比不超过0.3时,可以忽略初始负载大小对加固后角钢轴压构件极限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初始负载对负载下焊接加固工字形压弯钢构件承载性能的影响,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结合生死单元法并考虑了体壳耦合、接触及摩擦等,对不同初始负载下焊接加固的4个工字形压弯钢柱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在受力过程中构件的荷载-位移关系、塑性渗透、加固后失稳破坏模式及稳定承载力,通过有限元结果与相应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试验中摩擦存在的影响以及有限元方法的可靠性,并进而与规范计算结果对比考察了现有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初始负载越大,压弯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和原构件边缘屈服承载力均越低,且初始几何缺陷能够影响极限承载力;现有规范方法不能反映初始负载对压弯构件承载力的影响而偏不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出能够考虑负载下焊接过程影响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方法通过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对3个不同初负载下焊接加固的工字形钢柱和1个作对比用的未加固钢柱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采用间接热结构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考虑焊接热过程和随温度变化的钢材材性.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在名义初应力比不超过0.41时,负载下的焊接加固后的钢柱的极限承载能力受初始负载的影响非常小.结论笔者采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和有限元模型分析负载下焊接加固工形钢柱的受力特性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焊接连接、端板螺栓连接、角钢螺栓连接钢框架进行动力试验,同时结合工程实际设计的不同框架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研究了框架层数、框架跨数,尤其是梁柱连接节点的转动刚度等参数对钢框架频率、周期等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和理论分析表明:梁柱节点分别为焊接连接、端板连接、角钢焊接时,其结构的周期依次增大;半刚接钢框架的周期、频率介于刚接和铰接框架之间,节点存在的柔性将降低结构的自振频率,特别是对结构的基本频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矿山用大型挖掘机焊接结构构件的开裂事故,模拟实际工况研究了15MnV钢的动态断裂特性,分析了产生脆性开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Q690钢材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Abaqus软件对相关论文中试验进行分析与验证。在确保模拟分析准确的同时对结构模型采用高强钢形式分析,并对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受弯承载力、滞回性能等进行了讨论,分析高强钢梁柱连接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顶角钢加劲肋能够使构件受弯承载力提高101%,初始转动刚度提高102%,使用高强钢构件塑性承载力提高32%。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端板连接节点初始负载对焊接加固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端板连接节点端板侧焊缝加固的静载试验.试验包括4个不同负载等级,并与文献[2]中未加固的端板连接节点做对比分析,材料类型除10.9级M20高强度摩擦型螺栓外均为Q345B级钢.本文研究了不同负载等级下高强度螺栓的受力特性以及节点域的破坏形式,给出了螺栓的拉力分布状态、节点域的剪切变形以及节点弯矩-转角曲线.  相似文献   

10.
对旧有教学楼改造工程进行研究.通过结构计算和分析,采用预应力加固的方法,降低框架梁支座负弯矩;对框架梁正弯矩部分进行粘钢补强;对框架柱采用角部通长增设角钢的加固方式提高正截面承载力,并采用焊接钢箍提高其抗剪承载力.加固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钢筋混凝土(RC)刚架拱桥常见的加固方法大多属于局部加强而非整体改造,因此对于改善结构受力性能的作用极其有限,难以满足我国现阶段公路交通荷载日益增大的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文中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加固方法——板桁组合加固法,该加固方法在主梁两侧架设钢桁架,通过植筋、焊接、铺设钢筋网和浇筑混凝土等措施使钢桁架与主梁牢固连接,形成板桁组合结构,从而使结构受力从主梁受力体系转变成板桁组合受力体系,实现对结构受力的优化;然后,利用该方法对某刚架拱桥进行加固改造,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与桥梁动载试验,对该新型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加固后结构自振频率有效提高;竖向刚度和承载力显著增大;结构一阶面内竖弯频率理论值较加固前提高80.5%,公路-I级荷载作用下加固后结构下挠值较加固前减小56.8%,混凝土构件应力水平较加固前减小10.9%~69.8%;该加固方法对结构的动力特性具有改善作用,加固后结构的竖向振动效应小于加固前且实测冲击系数远小于现行规范值,结构动力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圆形钢套管加固混凝土柱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1根未加固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柱和10根圆形钢套管加固的混凝土短柱在不同加固钢套管厚度及初始轴压比下轴心受压试验,初始轴力通过对未加固试件施加后张预应力来进行模拟;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应变协调原则对加固后构件轴压承载力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固构件的承载力随着钢套管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初始轴压比的变化对加固后构件的承载力影响不显著,且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外包钢加固震损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性试验,采用材料性能折减的方法考虑震损影响,对外包钢加固损伤的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利用改进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计算其主要构件和整体结构的损伤指数,并利用多项式函数对其构件及整体结构的损伤演化曲线进行拟合,探讨外包钢加固震损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折减材料性能来模拟预震损的方法是合理的;改进的地震损伤模型能定量计算结构在各个循环阶段的损伤指数;外包钢加固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损伤程度,与未加固的震损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相比,外包钢加固震损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研究钢框架梁柱节点负载下焊接盖板加固之后的力学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为相关规范修订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4个节点试件的试验研究,考虑梁端不同初始负载等级影响,重点分析了梁柱节点的破坏形式、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并且对比分析了加固之前的文献.结果表明:负载下焊接盖板加固梁柱节点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承载力和延性耗能能力,并成功地将塑性铰外移到距盖板末端约1/4梁高截面位置,保护了梁柱翼缘焊缝,达到了加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加筋高性能砂浆(HPFL)-黏钢联合加固混凝土方柱进行轴心抗压试验,测试加固柱早期承载能力,分析素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柱加固后的破坏机理。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HPFL-黏钢联合加固RC方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加固层与原结构共同工作性能良好;在加固层约束作用下,加固柱核芯混凝土处于三轴受压状态,早龄期极限承载力得到显著提高,变形能力增强;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破坏时,沿螺栓在柱纵向形成主要破坏带,同时柱中部砂浆及混凝土压碎外鼓,角钢压弯,纵筋压屈,钢绞线在角钢尖角处剪断,部分箍筋被拉断;加固素混凝土柱破坏时,在柱中部呈现出斜向剪切裂缝;由于角钢角部倒角有限,钢绞线较早被切断,可通过增大角钢阳角处的倒角或将混凝土柱倒角后黏贴钢板来进一步提高加固柱后期延性。  相似文献   

16.
以构件强度和变形限制来判断是否需要加固,达到既不盲目加固又能保障安全的目的。根据钢结构和火灾学理论,采用火灾环境下钢框架关键构件为研究对象,选取火灾荷载密度、火灾持续时间和火灾温度为安全评定主要参数,根据构件的平均应力比来定义该温度工况下的关键构件,运用有限元对一个四层三跨钢框架进行热力耦合分析,提出了钢框架关键构件在火灾环境下的安全评价程序。以一个四层三跨受火钢框架为例,火灾环境下的关键构件承载力已经达到极限状态,不能满足承载力设计要求,需进行结构防火加固或构件替换。此方法可为钢结构建筑火灾安全鉴定及加固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梁柱刚接节点盖板加固的焊接残余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残余应力对梁柱节点加固后性能的影响,通过选择焊接参数,进行三维的热一结构耦合计算,模拟了盖板加固梁柱刚接节点中盖板与柱翼缘之间的对接焊缝的焊接过程,初步讨论了焊接残余应力对加固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计算得到了焊接温度场以及残余应力的分布,以及焊接残余应力对RI指数的影响.分析表明,焊接残余应力对节点的整体受力性能影响很小,但是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会极大的增加焊接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焊接电弧动特性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特性,设计了焊接电弧电子模拟负载,提出了一种弧焊电源动特性测试的新的试验方法.该方法采用IGBT作为可变电阻来模拟实际焊接过程中电弧的动态变化,通过弧焊电源的动态电参数来进行综合评判,并对所设计的电子模拟负载进行了工艺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IGBT可以作为电子模拟负载来模拟焊接电弧的电流、电压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利用ISO9705标准火灾实验系统,模拟墙角火灾环境,以薄壁方管钢梁为研究对象,对钢构件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对火灾的热释放速率与室内温度场,钢构件及其表面气体的温度、构件在火灾作用下的挠度进行测量,分析真实火灾下钢构件温升及温度分布的特点与火灾发展对构件挠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构件在长向上存在着很大的温差,而构件的挠度变化也并不对称,这说明以往研究中往往假设钢构件在长向上温度一致并不恰当,这种非均匀温度场对构件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它使得构件高温区部分更易发生局部屈服而失效,在相同规模的  相似文献   

20.
粘贴钢板法加固轴心受压柱的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行的加固设计规范提出了确定轴心受压柱可靠度指标β的方法,并且分析了由于功能改变而进行粘钢加固的构件可靠度指标的影响因素。运用静态随机过程模拟,建立了实用的轴心受压构件荷载模型和抗力模型。按照现行规范编制了计算机程序求解极限状态方程,得出粘钢加固柱的可靠度指标。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可靠度指标的影响因素,按照重要性,它们依次是混凝土强度变异系数、荷载提高程度和施工荷载与设计荷载的比值。因此,加固设计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既有结构的性能评价,如确定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等;此外,控制荷载的增加可以使结构具有足够的可靠度;最后,卸载施工也是确保结构可靠度指标满足要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