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论证券市场的复杂性:以上海股票市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伍海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86-1490,1516
突破了传统证券市场理论研究的线性框架,以上海股票市场为例,探讨了证券市场的复杂性问题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在讨论证券市场系统之分形特征及其演化平均轨道周期的同时,分析了用自相关函数及李雅普诺夫指数等来研究证券市场复杂性之适应性,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实证,最后,结合复杂性理论在证券市场研究中的应用,认为在证券市场研究中,协同市场假定,小波理论及自组织临界理论等将成为证券市场复杂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简要的对计算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本体论哲学观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进行评述,并对计算主义视野下的虚拟网络空间所呈现出的复杂性特征进行初步探究,指出虚拟网络空间具有自演化、自组织、涌现性、自相似等复杂性特征,试图指出计算主义思潮对当代哲学与科技的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复杂性与社会系统--卢曼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个层面上揭示了卢曼理解的社会复杂性概念的含义 :旨意层面、社会结构层面与功能分化层面。由于科学的任务在于理解和还原复杂性 ,而科学在至今占主导地位的本体论的认识论指导下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卢曼提出了他的差异论的认识论根据。在这一认识论的视景中 ,人类的实践活动以及科学研究本身被理解为建构系统的活动 ,而建构系统的活动又被界定为设定和标示差异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语境行为科学是一门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社会科学,当前其研究目标已转向更为宏观的方向,试图基于功能语境论的哲学假设发展出系统与实用的行为科学,用科学的概念和方法有效地预测和影响个体或群组在语境中的行为,并扩大其适用域以应对人类社会的实践问题。此外,心理学中的功能研究和行为研究可以助益彼此,行为神经科学和演化科学的整合研究有助于实现一致的研究网络,语境行为科学使用了有关认知的临床心理学和常识心理学理论,有助于从精神病理学角度解答心理学哲学的相关问题。并且,语境行为科学具有演化的认识论特征和一元的本体论特征。  相似文献   

5.
技术系统复杂性研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哲学观点 ,从复杂性科学理论视角 ,分析了技术系统复杂性的来源以及技术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层次性和高度的自组织等特征 ,指出了技术系统的演化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过程 ,探讨了技术系统复杂性研究的渠道与方法以及所具有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管理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以复杂性科学为研究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理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需要新范式,复杂性科学的引入则为这种新范式的产生与传统的管理科学范式的转换提供了一个思想框架。基于此,以库恩的科学范式思想为基本脉络,在范式转换的层面上对每一时期管理思想发展过程进行剖析,以探讨管理科学发展与变迁的历史逻辑,并着重分析了复杂性科学范式成为管理科学新范式的四个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7.
界定了经济系统演化中的自组织与达尔文主义,并认为它们在经济系统中演化时同时存在。自组织理论是方法论,其对应的自组织机制作用周期较短;广义达尔文主义是本体论,对应的“自然选择机制”作用周期较长。实现这两种机制在计算机仿真过程中较为容易,但仍存在一些理论困难:选择单位的界定;对理性概念的反思;模型过于复杂;存在演绎主义的意味。  相似文献   

8.
自组织的复杂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组织是复杂性的特征之一。自组织产生出复杂性。复杂系统通过自组织作用,经过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过程,向更高级的有序化发展。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内在动力。自组织演化方式是复杂多样性的。随机涨落能够诱发系统的自组织过程。  相似文献   

9.
石油价格的系统动力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郝海  顾培亮  卢奇 《系统工程》2002,20(4):37-43
论证石油市场为一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并运用分形、混沌等复杂性理论对石油价格的系统动力学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石油市场系统的分形特征、复杂性程度、系统演化类型,最后指出这些结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运用唯物史观考察了社会系统复杂性的根源和生成途径,指出社会实践的复杂性是社会系统复杂性的最深刻根源。从复杂性理论视角研究了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自组织性、开放性、动态演化性、不确定性、非线性、不可逆性、统计性、多元性及奇异性等复杂性特征,探讨了研究社会系统复杂性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1.
The afterword considers some possible implications of the ideas raised in the four papers in this special issue. Implications for three questions of current debate in systemic thinking are discussed—system ontology, the system-environment rel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adaptation, and the role of action research within social science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an Emery model of management as suggested by Fred Emery in the 1960s is revisited and its contemporary relevanc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these new contributions 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management, and the possible basis of Emery Open Systems Theory in C.S. Pierce's philosophy of pragmaticism is canvassed. Finally, some questions are posed concerning the future of OST.  相似文献   

12.
Both an ontoepistemology for reductionist modern science (counter-ontoepistemology) and an ontology for interpretive Systemology have been outlined in the two preceding papers in this special issue ofSystems Practice. In the present article, the notion of “truth” is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both the ontoepistemology of “reductionism” and the ontology of interpretive systemology. Both interpretations are discussed. Such a discussion represen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that is, to outline the epistemological “face” of the ontoepistemology of interpretive systemology. In order to design that “epistemological face,” the relation between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must be clarified. Such a relation is seen from the standpoint already provided by the ontology. After the discussion on the notion of truth, the general shape of a systemic-interpretive inquiring process is outlined.  相似文献   

13.
系统概念有三重逐级抽象的含义,相应地就有三个逐级抽象的定义:系统概念的本体论含义,把系统看作物质实体,并下定义;系统概念的认识论含义,把系统看作观念模型,并下定义;系统概念的数学方法论含义,把系统看作数学同构性,并下定义。系统科学是二十世纪中叶开始兴起的以系统,特别是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新型学科群的统称,是人类科学的一个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4.
复杂性范式:一种新的科学世界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性范式是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兴起而形成的一种科学新范式,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诸多方面都与传统科学范式相区别,并在许多领域逐渐取代传统科学范式。科学范式的复杂性转向正在掀起一场新的科学革命,并引起了科学世界观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复杂系统研究与本体论的复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讨论了复杂系统研究的若干本体论问题。指出,由于复杂性研究和系统科学在方法论上建立起从具体科学到哲学本体论的连接桥梁,所以它就推翻了上个世纪旷日持久的哲学上的拒斥形而上学运动,恢复了本体论在哲学中的地位。同时,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研究还为过程哲学、突创进化论哲学、过程机制研究和广义目的性与广义价值论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论点和论据,使本体论哲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科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正在推动19世纪奠基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革命。以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带头科学——系统科学的新资料、新思想,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本质,使其在新的条件下发扬光大,并实现对传统的超越,就引导出系统本体论、系统辩证法、信息认识论、系统价值论、系统历史观、系统生命观等一系列崭新的哲学进行探索;并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系统哲学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7.
"匀速论"是一切系统客观存在的共同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纳揆 《系统科学学报》2006,14(4):54-59,69
“匀速论”简而言之是系统匀速进化发展论。作为一个新概念,有其内涵和相应的结论。“匀速论”的提出有其理论依据——世界及其平衡理论、现代系统论原理、优秀传统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和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理论;有其实践依据——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发展观大反省和对我国经验教训的反思。“匀速论”的提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这种意义将在实践中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试图以“匀速论”概括可持续发展观暨科学发展观,或以此为其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系统辩证论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辩证论在科技革命中,在批判还原论和机械斗争中诞生和发展。其基本内涵是:系统存在(整体性);系统演化(自组织);系统变革(创新)。它发现了系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普遍形式;每一系统包含的诸多矛盾都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的网络;系统思维与系统变革是网络时代最重要的认识方式和实践方式;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建议加强对社会复杂系统和社会系统工程及其哲学概括的研究,为实现“五个统筹”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与哲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强AI企图对思维进行完全形式化模拟的方法是一种简单性的思维方式,而人工智能本身无论从本体论、认识论,还是语言学方面都是一种明显的复杂性问题,应该用复杂性研究纲领加以研究。从人工智能本身的特点来看,信息科学纲领是更适合人工智能发展的科学研究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