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危重病评分与血清酶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小儿危重病血清组织释放酶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将118例患儿按危重病例评分值分为-100分,-80分,0-70分3组.其中死亡20例,存活98例.应用欧林巴斯AU-1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患儿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LD-I)、肌酸磷酸激酶(CPK)及同功酶(CPK-MB)、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酸转肽酶(γ-G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结果表明:-100分组血清10种酶值大多在正常范围,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80分和0-70分2组酶值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儿童(P<0,01),评分值越低,病情越重,各种酶越高;死亡组酶值高于存活组(P<0.01).测定血清组织释放酶,对危重儿童病情判断及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苦丁茶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实验性高血脂小鼠分别用1.2%和2.4%的苦丁茶水灌胃45d后,取尾血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相对活性,并计算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浓度及动脉硬化指数(AI),并与绞股蓝茶的降脂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饮用苦丁茶可以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小鼠的TC、TG和LDL-c、VLDL-c(P<0.01或P<0.05),显著升高HDL-c含量及HDL-c/TC(P<0.01或P<0.05),而作为阳性对照的绞股蓝茶组HDL-c与高脂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二个苦丁茶组与绞股蓝茶组的LDL-c/HDL-c及LCAT相对活性均与高脂组有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由此说明,苦丁茶具有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提示苦丁茶的降脂机理与其能够升高LCAT相对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小白鼠口服花生油溶四氯化碳(CCL4)13.95g/kg(公斤体重)至36h诱发肝中毒和口服CCL4前10~20min于腹腔注入DL-半胱氨酸100mg/kg.用凝胶圆盘电泳法显示肝中毒和中毒前腹腔注入DL-半胱氨酸小白鼠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和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谱带变化.结果表明,中毒鼠血清呈现以LDH5带占优势的肝损伤LDH同工酶谱;中毒前腹腔注入DL-半胱氨酸的小白鼠,血清LDH同工酶谱LDH5显著缩减,其它同工酶带几乎未显现.CCL4中毒的肝匀浆SOD谱带与正常鼠比较明显变宽或呈现两条同工酶带;中毒前腹注DL-半胱氨酸的小鼠SOD带与正常鼠略同,但有的仍呈现两条微弱的同工酶带.谱带的这些变化表明,CCL4诱发肝细胞损伤可能与自由基生成和脂质过氧化有关,DL-半胱氨酸则可能具有阻断肝损伤的作用;CCL4肝中毒在诱发自由基生成的同时又刺激了肝细胞SOD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对7头一岁龄健康黑白花乳牛的14个腕关节内注射两性霉素B(12.5mg/关节),成功诱发急性浆液性腕关节滑膜炎(ASCS).注射前及诱发关节炎后(注射后48h)分别抽取正常及炎性腕关节滑液(SF)样品,同时采集血液样品待检,检测结果表明:乳牛ASCS时,SF中细胞总数(TCC)、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蛋白及LDH同功酶各组分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蛋白及LDH同功酶各组分百分含量(%)显著改变:白蛋白(A)显著降低(P<0.01),α、β、γ球蛋白均显著升高(P<0.01),A:G值(白/球比)显著下降(P<0.01),LDH1显著下降(P<0.01),LDH2、LDH3、LDH4、LDH5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各成分的对应血清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关节滑液(SF)的检测为乳牛关节炎症提供了准确诊断方法和依据,并可揭示关节在病理状态下的代谢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两相厌氧消化系统和单相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生物滤床组合型系统(UBF)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两相厌氧消化用于处理本研究用的废水没有显著效果.采用单相UBF系统,当温度为35℃,水力停留时间为12h,CODCr容积负荷率为每天每立方米10kg,每天每千克VSS的CODCr污泥负荷率为0.53kg时,CODCr去除率平均为的94%,产气量4.77L·L-1·d-1.其中甲烷含量为75.8%.  相似文献   

6.
用密度泛函方法的LDA和NL/LDA优化分子片试HFe(CO)5^+和Mn(DCO)^-5的几何结构3,并计算了Fe(CO)5的NL/LDA亲子亲合能,其来751.6kJ.mol^-1,介于文献报道的HCN和NH3的质子亲合能之间,解释了Fr(CO)5容易从H2CN^+中得到了质子而难以由NH^+4夺得质子的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7.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相与表面相之间的相平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溶液体相与表面相之间的Butler相平衡关系式为基础,建立了标题系统的相平衡方程。运用此方程计算了H2O-C12EO3(十二醇三乙二醇醚)、H2O(0.1mol/L NaBr)-SDS(十二醇硫酸钠)及H2O(0.1mol/L NaBr)-C12CO3-SDS三个系统的表面相绝对组成,表面活性剂组分在表面相与溶液体相之间的分配系数,表面活性剂的相对吸附活性以及表面吸附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3,4-亚甲二氧基)苯基甲烷(DADMPM).研究了DADMPM与Cr(Ⅵ)的显色反应.在H3PO4介质中,在Mn(Ⅱ)和吐温20存在下,Cr(Ⅵ)与DADMPM反应生成橙黄色产物,λmax为470um,摩尔吸光系数ε=3.0×105L·mol-1·cm-1.铬量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已用于环境水样中Cr(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甲状腺素对金黄地鼠血脂和肝LDL受体的影响,探讨了甲状腺素降低血清脂质的机制.雄性金黄地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甲状腺素组,前者喂基础饲料加0.12%的胆固醇,后者再加喂0.10%的甲状腺素.35天后,测定血脂和肝脏LDL受体.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甲状腺素组血清TG、TC、LDL-C和VLDL-C均明显下降,HDL-C虽有升高,但尚无显著性差异.体外结合实验发现,甲状腺素组金黄地鼠肝匀浆与125I-LDL的特异性结合位点(38.03±1.03ng125I-LDL/mg肝匀浆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26.20±1.92ng125I-LDL/mg肝匀浆蛋白),而125I-LDL与两组动物肝匀浆蛋白结合的亲和力无明显差异,提示甲状腺素降低血脂与肝LDL受体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水中痕量Cr(Ⅵ)的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建立了测定水中痕量Cr(Ⅵ)的二苯基碳酰二肼(DPC)-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将含Cr(Ⅵ)水样注入到H2SO4溶液和DPC溶液的混合流中,在λmax=540nm处对反应形成的紫红色Cr(Ⅱ,Ⅲ)-二苯基偶氮碳酰肼蝥合物进行分光光度检测.线性范围为0.03~1.60mg/LCr(Ⅵ),检测限为0.014mg/L,测定频率为100次/h.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用本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痕量Cr(Ⅵ),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应用自制的ECL-1型电致化学发光仪,对新试剂6-(2-羟基-4-二乙基氨苯偶氮)-2.3-二氢-1,4-酞嗪二酮(HDEA)在Na2CO3-NaHCO3缓冲介质中的电化学发光行为作了研究.结果发现,当介质pH值为 10.54时,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施加 1.7V (VS.SCE)三角波脉冲电压,体系的发光强度与HDEA浓度在5.0 × 10-9~1.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反应的检测限达1.0×10-9mol/L.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甲状腺素对内地鼠血脂和肝LDL受体的影响,探讨了甲状腺素除降低血清脂质的机制。雄性金黄地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甲状腺素组,前者喂基础饲料加0.12%的胆固醇,后者再加喂0.10%的甲状腺素。35天后,测定血脂和肝脏LDL受体。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甲状腺素组血清TG,TC,LDL-C和VLDL-C均明显下降,HDL-C虽有升高,但尚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3,4-亚甲二氧基)苯基甲烷,研究了DADMPM与Cr的显色反应。在H3PO4介质中,在Mn和吐温20存在下,Cr与DADMPM反应生成橙黄色产物,λmax为470nm,摩尔吸光系数ε=3.0×10^5L.mol^-1.cm^-1。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振荡化学反应体系:NaBrO~3-CH~2(COOH)~2-H~3PO~4CUL(2+)(L为5,7,7,12,14,14一六甲基一1,4,8,11一四氮杂环十四一4,11一二烯).研究了体系中各物种的初始浓度、温度、还原性物质(维生素C和草酸)、自由基抑制剂(丙烯腈、丙烯酰胺、H~2O~2)、Ag+、Hg(2+)、L一半胱胺酸等因素对振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偶氮胂(Ⅲ)作萃取剂和显色剂,在PEG-(NH4)2SO4-Arsenazo(Ⅲ)体系中的非有机溶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铀.将配合物从pH2.0(HCl)溶液或HCl—NaAc缓冲溶液)水溶液中萃取至PEG相,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55nm,摩吸光系数为3.0×104L.mol-1.cm-1,U(VI)的线性范围为0-4.5μ/ml,轴与ArsenazoC(Ⅲ)的配位组成为1:1.将方法用于煤渣中铀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6.
云南松松针水提液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观察云南松松针水提液对蛋黄乳诱发的小鼠高脂血症的关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高脂组相比,在小剂量组(0.8ml/100gB.W/d)松针水提液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5),并相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而在大剂量组(1.3ml/100mlB.W/d)则不表现这样的作用。提示在一定的剂量下,松针水提液具有降血脂的作用。量较大剂量则  相似文献   

17.
氯化镉致原代培养肝细胞脂质过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肝脏灌流、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并作原代培养,向培养系统中加入CdCl2(0-500μmol.L^-1),动态监测细胞乳栈脱氢酶(LDH)、精氨酸酶(ARG)的泄漏,并在培养结束时测定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等,探讨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及其损伤作用。结果表明,当镉浓度分别大于10和5μmol.L^-1时,细胞内LDH,ARG泄漏显著增加,GSH-Px活力明显受抑制,GSH含量和MDA产生随着镉的剂量增大而增加(CdCl2≥50μmol.L^-1),证明镉对肝细胞的损伤和对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与脂质过氧化有关;镉处理后细胞中GSH增加可能与镉抑制了还原型谷胱甘肽向氧化型谷胱甘肽的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测定了Cu(Ⅱ)的三个四氮杂环十四烷二烯配合物CuL1Br2.2H2O,CuL2Br2.2H2O和CuL3.Br2.2H2O(L1代表5,4-二甲基-7,12-二苯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4,14-二烯;L2代表5,14-二甲基-7,12-二对氯苯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4,14-二烯;L3代表5,14-二甲基-7,12=-二甲氧苯基-1,4,8,11-四氮杂环十  相似文献   

19.
用密度泛函方法(DFT)的LDA和NL/LDA优化分子片试剂HFe(CO)5+和Mn(CO)5-的几何结构,并计算了Fe(CO)5的NL/LDA质子亲合能,其值为751.6kJ·mol-1,介于文献报道的HCN和NH3的质子亲合能之间,解释了Fe(CO)5容易从H2CN+中得到质子而难以由NH4+夺得质子的实验事实。HFe(CO)5+电离H+后其几何结构由C4v对称性变为D3h对称性,与等电子体HMn(CO)5电离H+后几何构型的弛豫相类似。NL/LDA计算的分子片Fe(CO)5的弛豫能为-59.78kJ·mol-1。计算结果还表明,HFe(CO)5+电离H+后Fe→CO反馈π键得到加强,使得FeC键缩短,CO键增长;同时,Fe原子上的电子电荷减少,而C和O原子上的电子电荷增加。Muliken布居分析同样表明,在HFe(CO)5+电离H+后,Fe和C之间的Muliken键级增加,C和O原子之间的键级减少  相似文献   

20.
对来自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DM11菌株的二氯甲烷脱卤素酶(简称DM11脱卤素酶)的动力学性质和抑制剂进行了研究。用1/V对1/[s]作图法,测出DM11脱卤素酶以CH2Cl2、CH2Br2、CH2I2、ClCH2Br和ClCH2I等5种化合物为底物时的Km值分别是67、20、55、7和9μmol/L,比活力分别是77.8、123.3、78.8、56.1和60.3mkat/kg蛋白。测定了14种抑制剂对DM11脱卤素酶的50%抑制浓度(I50)。甲基谷胱甘肽(GSCH3)是DM11脱卤素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四硝基甲烷(TNM)是非竞争性抑制剂,当甲基谷胱甘肽和四硝基甲烷与DM11脱卤素酶一起保温时,甲基谷胱甘肽对酶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