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深海的秘密     
海洋覆盖了70%的地球表面,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有很多海洋深处是人类未知的区域。现在,很多科学家正在利用诸如深海潜艇等工具探索这些区域,已经揭开至少十大秘密。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09,(9):37-37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00年来.3具孩子木乃伊的秘密一直隐藏在一层层的亚麻布条下。现在,科学家借助21世纪的技术手段揭开了有关其生活以及死亡的细节。  相似文献   

3.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在南极4000米厚的冰层下,静静地躺着一个巨大的湖泊,厚厚的冰盖将它与外面的世界隔绝长达数千万年,因此,这里可能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很多种生物的家。但是我们是否能在不对它做出任何难以挽回的破坏下揭开它们隐藏的秘密呢?  相似文献   

4.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猿猴中心的研究者试图揭开,猕猴骑在雌性梅花鹿身上尝试与其交配这种奇特关系背后的秘密。此前科学界就报道过跨物种的性关系行为:一只南极毛皮海狮(南极海狗)性侵了许多国王企鹅,但此次观察到的日本猕猴与梅花鹿亲密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该记录将成为了解某些人为什么会尝试与非人类动物进行性交这一问题上的"关键因素"。参与这项研究的灵长类动物学家称,  相似文献   

5.
一项研究称,气象学家成功破解了南极海冰面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仍呈增加之势的谜团,不过这一趋势可能很快会被逆转,南极海冰的融化速度不久将加快。海冰增多缘于自然进程据领导实施这项研究的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科学家刘纪平(音译)介绍,卫星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里北极海冰面积不断减少,而南极海冰面积却神秘地增加了。尽管客源人员已经看到了这种矛盾,但却不知道原因,然而近期的新研究揭开了这一谜底。  相似文献   

6.
南极是地球最原始的海洋环境之朱利安·古特是南极科考队的首席科学家。南极科考是国际极地年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这位科学家表示,在南极发现的生物至少有30种似乎是科学上的首次发现。研究人员在南极海床的一块水域记录了大约1000种生物,这个地方比较温暖,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21,(7):48-51
1980年1月6日-3月21日,应澳大利亚政府邀请,受中国政府派遣,张青松与董兆乾抵达澳南极凯西科考站,作为期两个月的访问和考察.他们由此成为首次登陆南极大陆并进行考察的中国科学家,拉开了中国40年来矢志不渝探索和认识南极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袁越 《科学大观园》2007,(18):72-73
人类精液里含有很多让你意想不到的化学成分,精液的秘密正在逐渐被揭开。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传说,成年女性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其月经周期慢慢会变得一致。1998年,有几位科学家做了一次大规模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这个传说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有一个例外: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3,(14):61-61
根据澳大利亚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揭开蝾螈断肢再生能力的秘密将最终帮助人类实现肢体再生梦想。研究发现这种两栖动物的免疫系统是再生能力的关键,允许它们重新长出肢体、脊髓、脑组织,甚至于心脏部位。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科学家表示,一种被称之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对蝾螈的再生能力至关重要,如果这种巨噬细胞被系统性剔除,蝾螈便会失去肢体再生能力,形成疤痕组织。因而它能够帮助科学家控制这种过程,甚至能够将其应用于人类。莫纳什大学的詹姆斯·古德温博士表示这一研究发现让科学家在了解再生所需满足条件方面又往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一、一个新的周期表如果有人问你:“夸克(quark)是由一些组分合成的粒子还是点粒子?”你会觉得这个问题并不陌生。还在本世纪初,科学家们就回答了原子是不是点粒子的问题:原子不是点粒子,它是由一个原子核和一些电子组成的。紧接着,原子核的秘密也被揭开了。原子核不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21,(7):46-47
“主要是因为我的英语相对好一些.”在被问及如何能从科研工作者中脱颖而出,被选中首赴南极科考时,董兆乾谦虚地说.头发花白、精神矍铄,言语间时不时爆出一串爽朗的笑声,这就是董兆乾,他是最早登陆南极的中国科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在雌性老鼠中发现的干细胞长成了一只功能齐全的乳房。这一发现有可能帮助科学家揭开乳癌复发的秘密,找到新的整形方法。在澳大利亚进行的这项研究显示,乳癌可能是由一种异常的乳腺干细胞引起的,这种干细胞很难用常规的化学疗法杀死。从长远说,使用乳腺干细胞长出乳腺组织可用于乳房切除术后的再造乳房手术,或隆胸手术。该项研究于发表在  相似文献   

13.
冬婷 《科学大观园》2009,(16):63-63
科学家表示找到了海豹和海象早期进化过程中“缺失的一环”——一种长有脚蹼,类似水獭的动物的骨骼化石,它提供了早期鳍足类动物从陆地向海洋进化过程中身体特征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4.
<正>在自然界中,植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植物间以及植物和其他生物间会产生形式多样的互动。科学家正在逐渐揭开这些互动背后的秘密。自然界中,植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经常与其他生物产生形式各异的互动。科学家已深入研究了植物间通过地上和地下部分产生的挥发物以及利用根际分泌物进行交流互作。日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建强团队受邀在国际期刊《植物生物学综述年刊》上发表了关于植物间“通讯”的综述文章。  相似文献   

15.
比利时国际极地基金会揭开了世界上第一个零排放极地科学站"伊丽莎白公主站"的面纱. 科学家称,"伊丽莎白公主站"将成为一个能源完全自给自足的研究基地,科学家将在世界上最荒凉的环境之一南极洲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不留下明显的污染标记.  相似文献   

16.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科学家正在南极冰下架设一部大型望远镜,未来有一天将能为科学家提供地核的图片。根据最新计算,这部被称作"冰立方"的设备将能为科学家提供一张地球铁核图片,描绘出这个质量更轻的岩石外壳的地核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7.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13,(24):63-63
如果你惹毛了南极岛上的动物们,它们可能不会直接袭击你,而是会去毁了你的“住所”。据报道,一个来自英国伦敦的大西洋制作公司的野外拍摄团队,为了拍摄一部关于南乔治亚岛上帝企鹅的记纪录片,他们已经在岛上待了数月。当时团队的成员们都去附近的“企鹅王国”进行拍摄,一群重达4吨的雌海象突然来到营地展开了兴致勃勃的“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讯     
宇宙的年龄又长了2003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向全世界公布宇宙年龄应该为137亿岁。而据国际天体物理学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宇宙的年龄应该再加上4亿年。也就是说,国际天体物理学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将宇宙历史又向前推进了4亿年。———新浪科技南极的首次日全食2003年11月23日,南极地区出现了南半球有记录以来的首次日全食。处于日食带的印度洋部分海域和南极洲部分地区都观测到了这一天文景观。日全食持续了约两分钟。由于南极地区正处在夏季极昼期,日全食出现时,太阳被全部遮住,南极地区一片漆黑,企鹅发出焦躁不安的叫…  相似文献   

19.
火炬岛之谜     
正东太平洋距墨西哥海岸约400海里处,有一个在美洲广为流传的死亡之岛——火炬岛。踏上此岛的人将变成一把火炬,被燃烧殆尽。这个死亡之岛荒无人烟,先后有多名考古学家、探险者、渔民甚至海盗,在岛上突然遭遇了无名火,被烧成了焦炭。据说这是衰落的印第安王国公主的魔咒在起作用。美国科学家詹姆斯决定上岛一探究竟,结果不仅揭开了秘密,还发现了一种奇特而贵重的药材……  相似文献   

20.
一个有着兔牙和王室发型的木乃伊揭开了长久以来埃及国王山谷的秘密。一队英国的埃及学家在国王山谷发现了有可能是古代埃及最古老的法老墓室,这次发现使一直以来阿孟霍特蒂一世的埋葬地的秘密得以大白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