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唐诗》所收许浑诗《颍州从事西湖亭燕饯》是研究许浑早年行迹的重要依据。而《夹注名贤十抄诗》与《文苑英华》所收此诗题目“颍州”作“颍川”,结合诗文中关于许州西湖和许浑早年行迹的记载,可以断定《全唐诗》所收此诗颍州应是颍川的讹误。  相似文献   

2.
《六一诗话》成因比较复杂,从《六一诗话》之小序"以资闲谈"作为契入点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六一诗话》的成因与欧阳修致仕后充裕的经济条件、颍州的地理及人文环境息息相关,同时又与当时社会需求相关。  相似文献   

3.
"杨志卖刀"是《水浒传》中的著名故事,这个故事并不是虚构的,而是一个发生在颍州(今安徽阜阳)的真实事件。其理由有三:一,《宣和遗事》明确记载这个故事发生在宣和二年(1120)初春,地点在颍州;二,结合主人公的身份和宋代水路交通、地理方位等各方面情况看,《宣和遗事》的记载是合乎情理的;三,《水浒传》把"杨志卖刀"说成是发生在开封的故事则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4.
《太和县御寇始末》为明崇祯年间,凤阳府颍州太和县部分往来公文汇编,此书记录了明末农民军及地方的很多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着重分析了《太和县御寇始末》一书的版本源流及历代著录情况,并对此书编著者及相关重要人物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5.
卢海龙 《咸宁学院学报》2013,33(2):37-38,49
雍正十三年,颍州升为府,开启了颍州发展的一个新的纪元,本文主要研究清朝时期颖州府的发展概况。首先是探本清源,分析颍州在历史上的沿革情况;第二,分析清朝的颍州府形成的概况,梳理颍州地域的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颍州府形成的影响;第三,分析清朝时期颍州府地域内的文化景观的分布情况,简要介绍重要的文化景观,并分析该文化景观形成的原因和背景;第四,分析清朝时期颍州府在区域地理发展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采桑子·塞上咏雪花》纳兰性德是清代词坛的一个"异数"。所谓异数,不光指他以濡染汉文化未久的满洲贵介公子之身昂然屹立于清词坛坫,成为词  相似文献   

7.
高茵 《科技信息》2009,(22):I0143-I0143,I0145
转喻从传统修辞学的一部分到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热点研究领域,现已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采用转喻的定义和分类的一种理论框架对欧阳修的著名词作《采桑子》中的转喻现象进行分析,提供了一种更有理据性的分析方法,以期挖掘出在其抽象文字下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8.
张琳  张秀莲 《科技信息》2009,(18):341-342
阜阳市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存在大量的村庄,它们对于风景区发展与风景区资源环境保护产生了影响。科学地做好该区域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对于村庄建设与风景区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阜阳市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白行村为实证,分析了白行新村建设模式,以期为风景区内村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颍州西湖湿地风景区水生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颍州西湖湿地风景区水生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总结了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观赏特性和生活型。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域主要水生植物约29科,45属,52种,其中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水生植物种类居多。同时,对该地区水生植物应用现状进行初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水生植物应用的对策,以期为水生植物在颍州西湖湿地风...  相似文献   

10.
三月的江南,连绵不绝的潇潇春雨别有一番情调。远山变得朗润了,田野里的麦苗泛着新绿,河岸上的柳丝吐出了鹅黄色的叶芽。春风悄悄地带来了花讯,春雨又勾起对燕子的思念。雨中归燕,在古籍中早有记载。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采桑子》云:“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明代诗人明秀《过孙山人故居》也有“燕子归来寒食雨,春风开遍野棠花”的诗句,这些诗句都描绘了这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年底,一个名为“蔬菜博物馆”的艺术个展吸引了北京798创意区很多人的眼光,这个展览的主角就是桔多淇,她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重塑了西方大师们的杰作,其中包括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毕加索的《梦》、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等。中国人日常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如豆腐、白菜、姜、胡椒、白薯等,被组合拼绘成一幅幅世界名画,再用摄影手法将其呈现。  相似文献   

12.
凌渡是《广西文学》的散文编辑,也是我区致力于散文创作、较有影响的壮族中年作家。凌渡的散文,把读者领进了异常广阔的艺术天地,使人觉得好象亲身到了壮乡侗寨、瑶山苗岭,饱赏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旖旎风光,领略了各族人民的奇特风俗,看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画。近年来,凌渡在《人民日报·战地》增刊、《散文》、《解放军文艺》、《民族文学》、《广西文学》、《广西日报》等区内外报刊发表了不少散文,最近编就散文集《故乡的坡歌》,今年四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3.
王回考     
王回(1023—1065年),字深父,福州侯官(今福建闽侯)人。他与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等人都有交往,与其弟王向、王同并称“三王”。其先辈出自太原,后迁至侯官。其32Y_平葬于颍州(今安徽阜阳),其家遂定居于此。嘉祜二年(1057年),王回进士及第,授卫真县主簿。王回是北宋著名的文人和经学家,著有《丈集》20卷、(《清河崔氏谱》1卷,现都已经佚失,今仅存诗歌25篇,文章2篇。  相似文献   

14.
《搭石》通过纯朴、秀美的语言文字描绘了一幅幅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画面,画面中融进了感人至深的“乡情”。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吧:  相似文献   

15.
《诗经》(以下简称《诗》)是二千五百年前的诗歌集。它以质朴的现实主义手法记述、描写了二千五百年前人们的生存环境与生活景况,记录下当时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描绘出一幅幅普通人喜怒哀乐、离散聚合的逼真画图,实为世界古曲诗歌史中的瑰宝。《诗》所面对的世界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是,作为一种精神和情感的宝藏,作为生存智慧的写真,它对我们将永远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义。本文拟从《诗》部分作品的赏析中验证以上看法。  相似文献   

16.
《10 1/2章世界史》是英国当代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为基本意象,敷衍出10 1/2章故事,同时以反讽的姿态重新审视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了一幅独特的人类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7.
《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作品通过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明丽、幽静的田园风景图。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文学创作蓬勃发展的影响下,新时期壮族小说创作,以越来越快的节奏向前推进,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老一辈壮族作家陆地,创作激情空前高涨,推出了鸿幅巨篇《瀑布》后,又将有新的长篇《遗憾》问世。后起之秀韦一凡,继《风起云涌的时候》之后,又出版了长篇小说《劫波》。还有黄勇刹等人的《歌王传》、黎国璞等人的《乱世枭雄》、王云高的《明星恨》、农穆的《血证》、《陈洪涛传》,相继出现在壮乡的文坛上。此外,出版小说集的有:韦一凡、黄钲、孙步康、潘荣才、黎国璞、  相似文献   

19.
《山海经》一书,自古称为奇书,学者或据以考地理,或藉之论神话,世人所津津乐道者则无非充斥其中的四海神奇、远方怪物。该书凭借缜密的分析,澄清关于《山海经》其书的种种误解和偏见,全面而透彻地揭示了此书的本来面目。这本书告诉我们,《山海经》中的《海经》部分原本是对一幅  相似文献   

20.
萍乡博物馆珍藏了丰子恺先生的两幅漫画《绛园图》和《恢复旧神州》,通过品读这两幅漫画,我们发现,他的漫画虽寥寥几笔,却令人深思,耐人寻味。"小中见大,弦外余音"是对他艺术风格的最好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