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团购迅速兴起,但由于其发展时间不长且缺乏监管措施,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网站模式同质化严重且客户忠诚度不高,缺乏信用和监管体系,网络信息存在安全隐患,团购网站难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等。因此,应采取创新商业模式、完善监督体系和行业制度、建立维权机制等措施,促进网络团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已有的电子商务理论研究,着重对影响团购网站服务质量的两个因素即团购产品属性和商家服务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团购情境下的团购网站服务质量对顾客再购意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团购产品属性和商家服务质量均对团购网站服务质量有正向显著影响,但前者影响更大;服务质量正向显著影响感知价值和满意度,满意度正向影响顾客再购意愿,但是服务质量和感知价值对再购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对于不显著的假设,进行解释并给出网络团购行业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3.
张伟 《科技信息》2012,(34):287-287
网络团购是近些年中国兴起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但是随着团购市场的日益火爆,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为了能够使这种商业模式在中国取得更好的发展,有必要对如何构建一种合理的团购行业环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网络团购是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中国团购市场前景广阔,而团购网站企业的管理模式落后,整合资源能力弱,客户服务水平低。针对团购行业的问题,分析了团购网站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核心、三个体系"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为团购网站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管理模式,具备较高程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对于我国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将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也会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作用。农产品的电商销售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飞速发展,团购这一新兴的网络购物方式应运而生。对于农产品生产商而言难以自建专业的团购网站,专业的团购网站又能聚集大量的消费者并为消费者的售后服务负责,因此农产品网络团购营销应有美好的前景。文章特针对农产品进行网络团购营销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络团购是一种很具潜力的商业方式,一年多时间以来得到迅猛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促进网络团购的健康发展,本文对网络团购商业模式、网络团购现阶段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国际经验以及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网络团购行业的监管建议,以期能更好地规范网络团购行业。  相似文献   

7.
孙奥 《科技咨询导报》2014,(12):255-255
网络团购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刚性需求。该文针对网络团购消费者回访时忠诚度高、对风险感知敏锐的行为特点,从消费者因素、团购网站因素、商家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揭示影响消费者网络团购行为的障碍因素,分别从消费者、团购网站、商家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大程度地规避“晕轮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浅析互联网时尚之网络团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婉辰 《科技信息》2010,(28):263-264
网络团购对于很多消费者已经不陌生,它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互联网时尚。网络团购有很多优势,但是也有不足的一面。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团购的定义及常见的模式,分析其存在的优劣势,最后提出网络团购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络团购应运而生。为了保证团购网站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对团购网站进行顾客满意度评价研究,进而提升其服务质量水平。本文首先根据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合理性的设计原则构建了团购网站顾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将灰色关联分析技术应用于团购网站顾客满意度的评价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结合欧式距离加权的顾客满意度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案例进行评价,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时代的产物,网络团购深受消费者与商家的喜欢。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自发组团与商家进行交易,亦或通过各类网站申请成为会员,直接参团购买。但就是这种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引发当前的种种质疑。文章通过博弈理论,分析网络团购的问题关键,并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促进网络团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冯永廷  郭树行 《科技资讯》2011,(31):233-233
针对国内团购网站的迅速发展与问题频发,在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Gomez等国内外网站评价机构的评价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提出团购网站量化评价机制。首先,建立团购网站价值评估体系数学模型;其次利用典型团购网站发展状况进行模型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团购网站发展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网络团购的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周小勇  吴玉萍 《科技信息》2010,(20):215-215
文章通过对网络团购及其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了网络团购的可行性,并对目前流行的三种主要网络团购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河南科学》2016,(8):1350-1356
以团800团购导航网站数据信息为基础数据,分别采用洛伦茨曲线法、Jenks最佳分类法、IDW空间插值法和空间可达性公平指数模型法对郑州市的体验性网络团购发展的空间特征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从整体特征看,各类团购商品的商圈分布比较均匀;从各类商品的规模等级空间分布特征来看,郑州市的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的发育是比较健康的,美食、生活、酒店类团购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娱乐类体验性团购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从局部表现看,北环路、经五路、二七万达3个热点区的美食、娱乐、生活和酒店类的体验性网络团购商品市场总体发展水平均较高,是发育比较成熟的商圈区域;从各区域空间公平性比较看,中心区域的时间和空间公平性要明显优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14.
现在流行网络团购,各式各样的团购活动让小杰尝到了甜头。他有时团购酸奶机,让妈妈给自己做新鲜的酸奶;有时团购旅游券,和朋友们一起快乐游玩……  相似文献   

15.
从团购网站所处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提出了团购网站商业模式的创新方案,即价值链延展型模式创新方案、价值链分拆型模式创新方案以及团购网站本身模式创新方案,然后以目前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商业模式—拉手网作为案例,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了商业模式评价,结果表明,其创新较为有效,值得其他团购网站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网络团购多是由网络中介充当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缺乏直接互动交流。针对当前网络团购运行机制的不足之处,探讨了一种新的网络团购模式,将网络团购活动分为用户发起和商家发起两类,旨在促进商家和消费者双方交流的基础上改进目前的网络团购形式。  相似文献   

17.
网络团购最优定价模型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团购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合理定价成为团购商家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团购固定价格机制(fixed-pricing mechanism,FPM)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团购市场现状,通过分析描述商家营销状况的加速因子和描述商家对市场需求认知程度的商品即时供给量的变化对单个商家自身最优价格取值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团购商品最优定价模型。详细讨论了在不同商品储备量值的情况下,加速因子的取值变化所引起的折扣因子变化的动态机制,并基于这些动态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定价策略。分析了在完全竞争的团购市场中,相互竞争的团购商家如何通过加速因子和商品供给量值来调整各自的定价策略以达到自身的营销目标,实现团购网站的良性运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我国团购市场经历了市场结构大幅波动、快速变化的过程。本文借鉴网络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工具(SCP范式),对团购市场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通过分析团购市场的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的关联,对网络团购市场结构演变规律的决定机制和该市场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及社交网络的发展,不仅消费者间会通过其分享传递各种信息,商家也在尽力挖掘社交网络的影响力,进行社交网络营销。以商家利用团购价格折扣激励不同类型的消费者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为背景,本文考虑了商家同时使用固定价格和团购时的最优混合销售策略,并与仅使用团购时的最优团购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估价不同的两类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效率较低时,混合销售策略优于纯团购策略;当两类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效率较高,并且他们之间的估价差值较大时,纯团购策略优于混合销售策略。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品网络团购是旅游企业及旅游地网络营销的新型模式,本文以国内拉手网、窝窝团、糯米网团购产品为例研究旅游地团购产品网络营销规模的空间差异.研究发现:(1)"十一"黄金周旅游产品团购营销规模势头较为强劲的地区为此时段旅游资源较占优势的西南区、华南区、华东区及个别文化遗产较为丰富的省域.相比而言,此时段旅游资源不占优势的东北区及内陆网络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旅游产品团购营销规模势头较弱;(2)旅游地旅游产品网络营销规模随距离表现为幂指数和高斯多峰衰减,证实了地理距离在互联网时代的虚拟网络世界中仍然发挥着作用;(3)旅游地旅游产品团购网络营销规模在空间上具有本地集中性、临近区域集中性、均衡性三大特点;(4)旅游地网络营销的本地及周边集中性的空间特征与客源网络信息消费的本地及经济集中性空间特征不符,营销效益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