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在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选中,南京林业大学共有3项科技成果获得奖励。其中,余世袁教授主持的“农林废弃物降解制备低聚木糖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张齐生院士参加完成的“竹质工程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曹云峰副教授参加完成的“废纸生产低定量高级彩印新闻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在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中,南京林业大学余世袁教授主持的“农林废弃物生物降解制备低聚木糖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获奖科技人员,我校有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它们分别是由我校丁烈云教授等完成的“数字轨道交通工程集成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和由张旭教授等完成的“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研究及推广”.丁烈云教授主持开发的“数字轨道交通工程集成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是一套利用电脑数字化技术解决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广泛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的新系统.该研究成果在多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张旭教授主持的“腹腔镜技术在泌尿…  相似文献   

4.
《合肥科技》2007,(11):18-18
近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公告,将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建议授奖项目向社会公布。我省有5个项目榜上有名,均通过了二等奖的评审。其中通过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会评审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陈风祥等人完成的“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选育及制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技》2012,(2):6-6
2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2011年度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进行表彰。浙江省有30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010年度为19项),其中,浙江省为主完成的10项,参与完成的20项。在浙江为主完成的获奖成果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相比往年,今年浙江获奖的项目现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教授及其团队的"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温家宝总理为尤肖虎教授颁奖并与他亲切交谈。  相似文献   

7.
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已揭晓.令人瞩目的材料领域的两项成果"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和"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分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打破了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连续6年的空缺.此外,"若干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等10多项材料相关项目获得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陶瓷胶态成型新工艺"、"具有抗菌、交换空气及产生负离子的功能材料"等多项材料相关项目获得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低碳铁素体/珠光体钢的超细晶强韧与控制技术"项目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功能化系列共聚脂和纤维的研究开发"等多项材料相关项目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共有5个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单位或者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总数排名高校第一,与北京大学每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数目的最高纪录持平。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作为第一完成人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这是北大历史上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华东科技》2012,(3):13-13
中共中央、国务院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奖励大会开始前,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代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6项,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8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262项;授予8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相似文献   

10.
200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2006年度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有5个项目以北京大学作为第一完成人单位或者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总数排名高校第一,与北京大学每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数目的最高纪录持平。此外,北京大学作为第一完成人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实现了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0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颁奖大会。由南京林业大学叶建仁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完成的“松材线虫分子检测鉴定及媒介昆虫防治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十五”以来我校主持项目获得的第9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目在北京隆重举行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省共有29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居全国省市前列,是国家奖励改革后我省获奖最高年份的近1倍。在我省为主完成的15项项目中,有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占国家技术发明奖总数的近八分之一,获奖比例之高在我省历史上从未有过;还有7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颁布了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奖项目3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54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225项;授予3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相似文献   

14.
1月初,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广东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喜获丰收,共获得3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这是我省历年来获国家科技奖项目最多的一次,也是继2007年度之后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5项,我省以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的成果共9项。  相似文献   

15.
《西藏大学学报》2012,(1):150-150
2012年2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我校工学院院长、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欧珠教授主持的"藏文软件研发与推广应用"项目成果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本项成果由我校作为主持单位独立完成,这是我校第一次获得这一国家级大奖,也是藏文信息技术领域内唯一获此殊荣的高等学校。教育部向我校发来贺信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6.
黄卫院士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吕志涛院士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1月10日上午,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东南大学共获得4项二等奖,获奖数并列全国高校第5位,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项目涵盖三大奖项.此外,由东南大学黄卫院士参与完成的项目"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吕志涛院士参与完成的项目"土木工程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获奖总数并列全国高校第4位.两类获奖总数均创东南大学历史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17.
《广东科技》2008,(5):4-4
2008年1月8日,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颁布了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名单。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奖项目3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5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235项;授予4名外籍科学家和1个外国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广东在本次大会上收获颇丰,获奖数量为历年最多,共有28个项目获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4项。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月公布的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上,有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教授主持研究完成的成果《抗药性恶性疟疾防治药青蒿素复方的研究与应用》。这个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项目是本年度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唯一一项获奖项目,也是李国桥领导的研究团队第四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如此辉煌的成绩背后,是李国桥多年的心血和汗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新年伊始,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高校在此次颁奖盛典中再创佳绩:复旦大学的谷超豪院士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孙家栋院士分享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传统的国家三大奖通用项目中,全国高校共获198项,占授奖总数的68.5%;在国家技术发明奖中,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占79,5%,其中两个一等奖项目悉数被高校收入囊中(详见本期“聚焦”栏目)……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这一年度,共有2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且全由高校囊括:一为由中国海洋大学管华诗院士领衔的“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项目;一为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军教授主持的“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及装备”项目。本期“聚焦”栏目,将讲述这两个项目背后的科研历程和感人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